136书屋 > 其他 > 忠臣良将舍命保江山:两宋兴衰全文阅读 > 第8章 轻启战端,引火烧身

第8章 轻启战端,引火烧身


  从崇宁二年起,在蔡京的怂恿下,徽宗命童贯发动了对西夏的战争,收复很多地方。西夏上表谢罪。

  多少年来,宋朝一直向西夏称臣,而徽宗却取得了辉煌的战果。徽宗欣喜若狂,奏告天地、宗庙。

  不久,徽宗想征讨辽国了。

  政和元年,徽宗派童贯出使辽朝,窥察辽国的虚实。童贯带回燕京人马植。

  马植是辽的大族,因淫乱名声很臭。童贯给他改名叫李良嗣,徽宗赐其姓赵。

  赵良嗣说:"辽天祚帝荒淫无道。大宋可派使臣从登莱渡海与女真人建立的金国结盟,到时辽国必亡。陛下恢复中国原有的疆域,此乃替天行道,只要王师一出,北方百姓定会夹道欢迎。"

  徽宗心想若能把燕云十六州收复回来,可以大大增加财政收入。这样的好事不做,等待何时?

  从1118年春开始,徽宗派马政等人出使金国,商谈夹攻辽国的事宜。

  宣和二年秋,宋金立下《海上盟约》:金取辽的大定府,宋取辽的燕京,灭辽后,宋把每年给辽的岁币献给金国。

  没想到,方腊起义了。徽宗命令童贯率领军队前往镇压。

  辽国知道了"海上盟约"的活动,徽宗害怕辽国报复,想撕毁盟约。

  宣和三年(1121年)二月,金国使者催促宋朝出兵,徽宗故意拖延,想坐收渔翁之利。

  宣和四年,金兵攻辽,辽国天祚帝逃到夹山,留守燕京的耶律淳称帝,辽国已经不堪一击了。徽宗连忙命童贯、蔡攸率十五万大军攻打燕京。

  童贯徽宗将妙计送给童贯,说:"若燕人闻风而降,趁机抢占燕云;若耶律淳纳款称臣,甘愿当大宋的藩国,就答应他;若辽军不好对付,就撤退。"

  徽宗到处张贴黄榜,说谁能献降燕京,就封谁为节度使,丝毫不作战争准备,只等辽国投降了。

  童贯听后大笑,率军出征。结果辽军不仅不降,反而将宋军击败。徽宗连忙下令班师。

  不久,辽帝耶律淳逝世,徽宗大喜,再次出兵,形势对宋军十分有利。但宋军非但不敢参战,而且烧营逃跑,多年来在北方边境积攒的粮草军需都扔掉了。徽宗的伐辽战争失败了。

  宋朝竟如此软弱!金国上下感到震惊。十二月,金军攻下燕京。双方多次谈判,宋朝收回燕京等六州,条件是:宋朝要把给辽的岁币五十万两交给金国,还要每年加纳一百万贯的"燕京代税钱"。金军撤退时,把人口、财富掳走,宋朝得到的只是一座座废墟。

  徽宗大赦天下,作《复燕云碑》,给参与这场战争的王黼、蔡攸等人加官晋爵,童贯被封为广阳郡王。

  满朝文武都沉浸在醉生梦死之中,不知道大难临头了。

  宣和七年(1125年)十月,金军兵分两路攻入宋境。西路军以粘罕为将,自大同攻太原;东路军以斡离不为将,自平州攻燕山。

  急报像雪片一样传进汴京,宋朝君臣惊慌失措。金朝使者来到汴京,徽宗不敢召见,让大臣替他接见。金使说:"我国两路大军马上就到!"大臣蔡攸、白时中、李邦彦吓得脸都白了,问:"请问贵国如何才肯退兵呢?"

  金使喝道:"割地称臣!"

  徽宗马上派李邺向金军求和。当天,中山府三道急报先后送来。

  十二月二十二日,金军距离汴京只有十天的路程了。

  徽宗赶快降罪已诏:承认自己即位二十多年来的种种过失,导致天怒人怨,社稷危殆;废除西城括田所,把土地还给百姓,裁减宫廷用度;从即日起废除苛虐政治,天下郡县从即刻起率师勤王,捍御边疆,百姓中若有立功者立即提拔重用;朕禀赋不高,借着祖宗遗产才勉强支撑局势;奸邪掌权,贪婪之人得志,正直的官员遭到流放除名;赋敛过重,夺百姓之财;戍役繁重,士兵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百官应直抒胸臆,各陈所见,当者采用,不当者不加罪。

  为了表示自己是认真悔过,徽宗将那些不得人心的弊政,差不多都革除了。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若不是到了这种将死的地步,徽宗是不肯这样做的。

  徽宗成天愁眉苦脸,动不动就痛哭失声。他表面上准备抗战,暗地里却准备逃跑。

  公元1125年十二月二十日,徽宗封太子赵桓为开封牧,赐排方玉带。二十一日,金军攻打中山府,久攻不下。

  金军越来越近的消息使京城一天数惊。群臣平时欺压百姓,作威作福,一旦金军来了,竟溜之大吉。徽宗想禅位,大臣想逃亡。

  童贯得到金使送来的书信,拆开看时,竟是声讨徽宗的檄文,满篇都是不逊的话。众大臣在宣和殿将檄文呈上,徽宗见了檄文,说:"卿等晚间再来商议!"这时,徽宗已决心禅位了。

  但太子赵桓不肯接受帝位,徽宗把皇后召来劝说,太子仍然不肯接受。

  徽宗命内侍逼太子登基,太子竭力挣扎,昏了过去。由于天色已晚,太宰白时中宣布皇帝即位。当时赵桓被人抬到福宁殿,仍昏迷不醒。后因天色太晚,百官纷纷离朝。

  从此,徽宗交出皇权,退出政治舞台,时年43岁。

  徽宗退居龙德宫后,每天都忙着准备南逃的事情。

  正月初三下午,金军攻陷溶州,渡过黄河。深夜,徽宗乘小轿溜出通津门,登上小船,顺河向东南疾驶。随行的还有宠臣蔡攸及几名心腹内侍。

  不久,童贯、高俅率军护卫太上皇后赶到,徽宗命童贯率三千兵马护卫自己过淮河前往扬州,高俅率三千禁卫军把守淮河渡口。

  许多禁卫兵跪在轿子前不让徽宗走。童贯下令向这些人放箭,倒地者达一百多人。到达扬州后,徽宗又被百姓拦住,童贯下令把百姓们轰开。

  正月十五,徽宗乘船到达镇江,把太上皇后郑氏丢在了扬州,皇子皇女们丢在沿途各州县。

  稍微安定后,徽宗以"太上皇帝圣旨"的名义发号施令了:东南地区发往朝廷的报告被截住不准放行;东南援兵就地待命,听候徽宗的调遣;军用物资留在镇江府。徽宗把持着东南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大权。

  汴京的钦宗知道后,下诏剥夺了徽宗的权力,将童贯、蔡攸等人革职。从此,徽宗和钦宗的矛盾激化了。

  二月初,金军从汴京城下败退。钦宗派人接徽宗回京。十五日,徽宗发布诰命,表示今后决不再窥伺旧职,重当皇帝。父子矛盾缓和了。

  四月三日,徽宗回到汴京。钦宗亲自到郊外将徽宗迎进龙德宫。

  此后几个月的徽宗惊恐不安,昔日的宠臣或贬或死,几十个追随多年的心腹内侍被轰出京城,李师师的家财被充公。徽宗的举动处在钦宗的严密监视下。这样的日子,徽宗怎能安心养老呢?

  八月,金军再度大举南下,攻破太原、真定。徽宗向钦宗提出去洛阳主持军务,被拒绝。

  靖康元年十一月二十五日,金军占领汴京,捉住徽宗、钦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