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忠臣良将舍命保江山:两宋兴衰全文阅读 > 第74章 豪放一派,大放光彩

第74章 豪放一派,大放光彩


  元丰二年,宋神宗把苏轼贬为黄州团练副使。黄州的生活是艰苦的,苏轼买来富人不愿意吃的猪腿,做成"东坡肉"。他尝尽了世态炎凉:"故人不复通问讯,疾病饥寒宜死矣。"

  苏轼没有遭陷害前,很少有人追随他,遭贬以后却有许多崇拜者,甚至不远万里来看他。杨济南派儿子来拜访他,王彦商也派了人来,杭州的两个和尚渡海来看望他。

  苏轼居住黄州时,巢告曾经来探望。苏轼流放惠州时,巢告赶往惠州,但苏轼又被贬到海南岛。七十三岁的巢告从惠州出发,走到新州时不幸病逝。

  苏轼不再寂寞了:"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写下:《初到黄州》、《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迁居临皋亭》、《南堂五首》、《东坡八首》、《问大冶长老之桃花亲栽东坡》、《元惰菜》、《闻洮西捷报》、《给友人陈糙》、《蔡州道上遇雪》、《陈季常所蓄嫁娶图》、《鱼蛮子》、《秧马歌》、《前后赤壁赋》等诗。

  他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再现了赤壁之战,刻画了英俊潇洒的周瑜形象。其他诸如《江城子》、《定风波·沙湖道中遇雨》、《西江月》、《临江仙·夜归临皋》、《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等,都是绝世之作。

  《前后赤壁赋》奠定了苏东坡在"唐宋八大家"中的地位。苏东坡的词使北宋豪放一派确立起来,成为词坛上一支奇葩。

  到了黄州以后,苏东坡曾经两次和好友驾着小船游览黄州赤壁,两次挥笔写下"赤壁赋",前一篇称为《前赤壁赋》。

  赋中写道:"客人说道:"月儿亮星儿少,乌鸦鹊儿南飞了",这不是曹操的诗吗?往西看夏口,往东望武昌,山川连绵,树林绿葱葱,这不是曹操被周瑜围困时的景象吗?那时他破荆州,往下克江陵,顺江而下,船只连起来有千里,旗帜遮住了天空,喝酒望江水,把握着大刀写诗,真是当时大英雄,那今天他在哪儿呢?我与您和鱼虫为伴,和鹿儿为友,驾这小船,举酒杯互相劝酒。像天地中一个小虫,如同沧沧大海中一沙子,唉!生命是多么短暂,宇宙多么无穷啊!和神仙一样玩吧,和明月做伴吧,可这是梦啊,只好在秋风中这样哀伤了。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宇宙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

  同伴慨叹人生短暂:"曹操曾是不可一世的英雄,可现在还不是一样死了。人的生命就像蜉蝣一样短暂,就像一粒谷子一样微不足道。"

  苏东坡在文章中指出,江水总是不断地流去,月亮有缺又有圆,它们都没有消失。万物和人类一样是永存的,不要悲观。在有生之年奋发进取,不断地努力,才是人生的道理!

  元丰七年四月,苏轼被调到汝州。赴任途中,苏轼在金陵看望王安石。他们摒弃了过去的仇视,欣然相聚。王安石也是饱受排挤的人,苏轼和王安石都主张改革,只是手段和缓急程度不同。他们互相佩服对方的诗文,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使苏轼大喊:"此老乃狐狸精也!"王安石劝苏轼重写《三国志》。王安石的兄弟王安上、王安国、王安礼都和苏轼往来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