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忠臣良将舍命保江山:两宋兴衰全文阅读 > 第70章 为官正直,主张仁政

第70章 为官正直,主张仁政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司马光出生于世代贵胄之家,他的远祖贵为西晋皇族平献王司马孚。但司马光的四世祖司马林与曾祖父司马炳终身都是布衣百姓。直到司马光的祖父司马炫于北宋初年考中进士,司马氏家族才得以进入仕途。

  司马光之父司马池曾经官居四品,任兵部侍中、天章阁待制。司马光出生的时候,司马池正担任光州光山县县令,因此,司马池为儿子取名为光。

  司马池是一个为官清政廉洁、富有学识的人。司马池家风甚好,对司马光管教非常严格,不像纨绔子弟那样只知享乐。

  司马光在司马池的谆谆教导下,年仅六岁就开始识字读书。司马光七岁的时候听别人讲《春秋》和《左传》,就能跟着讲解出大意。司马池对司马光寄予了很高的期望。

  司马光勤学不辍,酷爱学习,每日手不离卷,就连睡觉的时候也要头枕圆木,圆木只要稍一滚动,他就马上起床读书。刻苦学习之下,司马光变得博闻强识。他15岁的时候,就已经博览群书了。

  司马光小时候和一群小孩做游戏,有一个小孩不小心失足跌到了装满水的在缸里,其他孩子看到这种情形一哄而散,有人去找大人帮忙,有人吓跑了,只有司马光冷静地拿起一块石头砸破了水缸,缸里的水流了出来,缸里的孩子得救了。

  这件事发生以后,在京师和洛阳广为流传,时至今日,人们依然常常讲起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司马池极为注重司马光的品德教育,他一再告诫司马光做人要诚实。司马光五六岁时,看到核桃树上还没熟透的核桃,叫侍女给他摘核桃,没熟透的青核桃皮很难弄。侍女用热水烫去了核桃的青皮,而司马光却对姐姐说是自己剥的。这件事被司马池知道以后,司马池对司马光严加批评,司马光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从此以后,司马光一生以"诚实"为本。

  司马光卖马的故事再一次体现了他的"诚实"。别的卖马人总是想方设法隐瞒马的缺点,而司马光不但不加以隐瞒,还如实向买马之人讲述马的缺点。因此,司马光笑称自己为"迂叟"。

  司马光十五岁的时候,已写得一手醇厚深重的文章。就在这一年,司马光按宋朝恩荫制度(宋朝规定,凡五、六品以上的大臣子弟均可补官。每三恩补一批)恩补为将作监主簿。

  司马光做了官以后,并没有放松自己,他依然刻苦读书。

  仁宗赵祯宝元初年(1038年),20岁的司马光参加会试,考中进士甲科,为司马家光耀门楣。

  司马光进士及第以后,任奉礼郎、华州判官。不久司马池调往杭州任职。为了侍奉双亲,司马光主动请求调往苏州,朝廷于是命其为苏州判官。

  就在这一年,司马光的母亲病逝,司马光辞官回家为母亲守丧。

  庆历元年(1041年),司马光的父亲病逝,司马光因双亲的相继去世而悲痛不已,为双亲在夏县守丧。

  守丧期满以后,司马光到河南任职。

  他27岁的时候,调到京师担任评事、直讲、大理寺丞等职。司马池的好友庞籍出任宰相后,极力推荐司马光担任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等职。

  庞籍于皇佑五年(1053年)被罢相,出任郓州知府。庞籍想让司马光作他的助手,此时庞籍在朝廷上已失势,司马光的去留将直接影响到他以后的仕途,但司马光感于昔日庞籍的提携之恩,毅然与庞籍前往郓州。

  不久,庞籍调往并州担任知府,司马光再次追随他到达土地贫瘠、与西夏接近的并州。司马光在麒州被西夏军打败,庞籍为了保护司马光而被贬。对此,司马光极为不安,他连连上疏引咎自责。

  庞籍去世以后,司马光像对待自己的母亲一样对待庞籍的妻子,像抚养自己的兄弟一样对待庞籍的儿子,当时的人们纷纷称赞司马光贤德过人。

  司马光于嘉祐二年(1057年)第二次调往京城为官。嘉祐六年(1061年)司马光任起居舍人,同知谏院。他虽在官场历经坎坷,却始终不改正直的品格。司马光在担任谏官期间,竭尽忠诚,恪守职责。为了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他针对朝政的失误,在上疏中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提出了很多具有建设性的批评和建议,仅《传家集》就收录了178份。

  例如,当时交趾进贡珍奇的动物叫麟,司马光上奏道:"麟不知是真是假,就是真的,不是自己来的也不能算作祥端,最好还是退回去。"

  司马光为国事一奏再奏,但皇帝却很少采纳他的意见,这使司马光感到不安。司马光于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升任龙图阁直学士,此时,司马光见自己平日在朝廷上结下很多敌人,为了避免祸及子孙,他连上三状,力辞谏职,朝廷最后同意免去司马光的谏职。

  治平四年(1067年),宋神宗赵顼即位。欧阳修极力向神宗推荐司马光,并称赞司马光品德纯正,学识渊博。治平四年(1067年)闰三月,宋神宗命司马光为翰林学士。四月,司马光升为御史中丞。

  司马光曾经出任地方官,因此,深知下层劳动人民的疾苦。他非常重视百姓的力量,极力主张实施"仁政",主张以仁义治民,他认为"怀民以仁","利百姓",才能"安国家"。司马光关注、同情百姓,反对过度剥削和压迫百姓。

  司马光的执政观点,对于缓和阶级矛盾,加强封建统治阶级秩序具有重大意义。

  司马光于元丰八年(1085年)在给神宗的上疏中描绘了百姓生活的疾苦,并告诫神宗应以历史上官逼民反的事件为诫。

  治平三年(1066年),在陕西、河东一带发生了严重的旱灾,百姓们生活困苦,朝廷不仅对人民的疾苦不闻不问,还听从佞臣之言,搜刮百姓,司马光对朝廷的行为非常气愤,上奏道"欺蔽上天,诬罔海内"。

  北宋时期,徭役繁重,百姓们想方设法逃避徭役,司马光对于这种情形非常担忧。英宗曾下诏抽调陕西壮丁二十万组成义勇军,司马光认为这样只会加重百姓的负担。为此,他冒死上谏,直言不讳地连续向皇帝上了几道奏疏,甚至与诸大臣展开了唇枪舌剑的辩论。

  北宋时期,用人方面存在着很多弊端,司马光针对这一弊端提出了很多见解和主张。他认为用人要以"德"为先,反对以文辞代百能的取士方法。

  司马光极力主张破除论资排辈、重视门第选才的陈腐观念。他认为国家原先选拔御史官的规定存在很多弊端。选拔官员应推举贤能之人,司马光认为人的德才并不局限于世禄与贫贱,不能按门第高低进行划分。司马光曾向北宋荐举过苏轼、刘恕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