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执政组织资源与执政党的组织建设全文阅读 > 第35章 完善党的组织网络是组织资源整合的重要内容(5)

第35章 完善党的组织网络是组织资源整合的重要内容(5)


  5.部分宗族组织、黑社会组织等力量侵蚀农村党组织资源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宗族组织在中国农村开始复兴。农村宗族势力把持和控制农村基层社会,以大欺小、以强凌弱,把公共权力变成宗族私权,为本宗族成员获得利益和好处提供方便,宗族组织的社会危害越来越明显。例如,被新闻媒体曝光的罗阳镇“黎村事件”、宗族组织已形成了“族—堂—房—家—户”五级组织体系的江西三江村、江西上饶县桥下村等。宗族势力还借机在村委会换届选举之际大摆宴席,为自己人贿选筹集选举活动经费,请人吃饭、桑拿、打保龄球、唱卡拉OK。农村宗族组织的这些行为是对基层党组织权威的变相挑战。在农村社会,各种邪恶因素汇合成黑恶势力,从事种种违法犯罪活动,有的公然与地方和基层党政组织对抗,有的利用金钱、物质收买腐蚀当地党政领导人,有的甚至直接在乡镇和农村基层获取一官半职,取得政治保护伞。例如,2001年广西南丹发生重大矿难事件,当地政府隐瞒不报,就因为黑势力与官府勾结。此外,部分中介组织、社会团体、势力集团等也可能侵蚀我党的组织资源,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权组织面临严峻挑战。

  整合农村基层组织资源是一个新领域、新课题。只有充分发挥党在农村的组织资源的优势,把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党才能做好发展经济、科教兴农、扶贫开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计划生育、移风易俗等工作,这是摆在农村基层党组织面前的根本任务。

  (二)新的历史条件下巩固和拓展农村基层党组织资源

  要办好农村的事情,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根本,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资源的优势是关键。只有统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才能为基层党建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原动力。

  1.做好发展农村党员工作,不断扩大党的基层组织资源

  中国共产党既然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应该特别关注农民这个阶层的利益。相应地,就应该特别重视考虑吸收其中的优秀分子加入党组织,江泽民同志指出:“这是关系到我们的事业在农村是否后继有人的大问题。”如果不注意在农民阶层中发展党员,那么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就不是增强了而是被削弱了,为此要做好发展农村党员工作。一是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启蒙教育。通过在农村大力推广乡镇党校、村党支部的衔接教育、举办优秀青年培训班等方式提高农民青年对党的认识,激发他们的政治热情。二是定期调整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各乡镇村党委坚持每年对入党积极分子队伍进行一次整顿,把一部分培养多年尚不具备条件或存在一定问题的调整出去,把入党愿望强烈、表现突出的优秀青年农民吸收到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中来。三是拓宽选人育人视野,克服压苗保位、论资排位的思想和宗族观念。要优先发展35岁以下的优秀青年,要侧重于在一线、妇女、高中以上文化青年和带头致富的能手中发展党员,当前要着重加强在新经济组织中发展党员工作。

  2.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资源配置和管理,构筑其发挥作用的平台

  一是探索管理新格局。对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目标要围绕建立一个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纵横结合、动态调整,覆盖整个农村的党组织设置新格局。纵向到底,形成乡镇党委—中心村党总支(党委)—行政村党支部的垂直组织网络;横向到边,增强农村党组织对各个领域、各种组织的领导和控制力,做到哪里有新单位、新组织,哪里就有党组织;纵横结合,努力做到党组织与经济组织同步设置、同步运转,不留空白点。要对部分村党支部适时升格、组建跨行政村的农村基层党组织、重新划分党小组。要根据各党支部的设置和党员的从业情况,按照行业相近、地域相邻、作用类同和党员自愿的原则,可以同样按照支部设置的方式对党小组进行重新划分。二是强化党员队伍教育管理。要坚持党员学习、组织生活会等制度,加强党员的日常教育管理。同时,要根据党员的年龄、文化程度、专业特长、行业特点等进行合理分类,制定出不同作用标准和量化考核办法;要着重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组织管理,改变不受组织约束、不参加组织生活、不发挥作用、不交纳党费的“四不”现象;要不断增强党员意识、先进意识,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加大处置“四不”等不合格党员力度,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三是切实改进活动方式。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把拓宽视野,更新劳动观念,加强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村党员致富、帮富能力作为活动的重要内容;要把常规教育与电化教育结合起来、把学与做结合起来,及时对党员宣传教育,并辅之以定期交流研讨;要充分考虑党员的差异性,可以采取以党小组活动为主的小型活动,根据党员不同行业、层次和年龄的分类活动,以求获得时效性和实效性。

  3.积极探索农村繁荣新举措,夯实基层党组织资源的物质基础

  壮大农村基层党组织资源,要围绕发展农村经济、带领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建设富裕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来进行。集体经济是提高农村党支部战斗力的物质基础。江泽民同志指出:“集体经济没有一点实力,村级组织就很难从物质条件上为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服务,所谓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统统都谈不上。”为此,我们须从两方面做好工作。一方面,农村基层党组织要积极探索发展集体经济的办法,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采取多种形式,选准起步点。可以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通过劳务输出逐步推进“农民市民化”,也可以积极稳健发展小城镇,以城镇化带动产业化,选择合适的产业化路子,创新农业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增加农民收入。但要明白,发展集体经济主要是指发展集体统一经营的经济实体,通过兴办企业,开发新的农业资源,开辟新的生财之道,而不是侵占农民利益。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必须注重发挥农村党支部干部的作用。农村党支部处在农村工作的第一线,我们常听到“农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送钱、送物不如送个好支部”、“村官不算官,头顶半边天”的说法。农村基层党支部是带领广大农民进行创业的重要组织力量。

  4.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资源的自身建设,提高其政治控制力

  党员队伍是组织资源的主体,纯洁队伍,切实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形成合力来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这也是解决政治控制力弱化的根本途径。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要加强对基层组织领导班子和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能力的培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引入竞争机制,采取“三推双考”等形式,把一些素质好、能力强、群众信任的同志选配到领导班子中来;推行规范化管理,用严格的制度约束干部,提高考核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作风建设,走好群众路线。在广大农村基层,多数党支部基本上能够按照党中央的要求,切实培养和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他们脚踏实地,勤奋工作,努力带领群众治穷致富,为群众办实事、好事,改变农村面貌。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在一些地方,农村基层党支部的工作作风还存在相当多的问题,有的甚至十分严重。要切实代表好人民群众的利益,加强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取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使人民群众自觉跟党走,这是党的组织资源的主要来源,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

  5.大力打击向农村基层党组织资源伸手的各种势力

  要通过健全和完善党的规章制度,运用法制武器,清除和打击地方保护主义家族势力、黑恶势力、犯罪组织和既得利益集团等在内的各种势力或组织,决不允许其侵蚀和损耗党的组织资源。在多元经济成分的体制下,一要防止威胁基层党组织的宗族势力的壮大。应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例如,对当地的宗族组织而言,对于修族谱、建祠堂等宗族活动要予以明令禁止;对于利用宗族组织操纵选举、破坏民主、目无法纪的行为,要进行说服教育直至法律追究;对于恶劣分子要坚决加以打击。二要防止掌握资本的集团与党政干部勾结起来。在民营企业经济蓬勃发展的情况下,一些私营主和农村地方党政干部勾结起来,改变党的政策,使党的执政资源为少数人服务,客观上掠夺了党的组织资源。总之,要打击抢夺党的执政资源的集团和组织,要按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好党政组织,发挥其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绝对的领导作用,不允许其他集团和组织架空党的组织,抢夺党的组织资源。

  实践与探索:山东诸城农村社区党建“诸城模式”引起全国关注

  山东诸城市创新农村社区党建工作模式、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的做法,被授予“2009年度山东组工创新奖”,得到中央、省、潍坊市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