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致一百年以后的你:茨维塔耶娃诗选全文阅读 > 第11章

第11章


  布拉格比庞贝还要死气沉沉——

  我们徒然地把脚步、声音寻觅……

  就像瘟疫使墓地欢娱!

  1939年3月29-30日.鼓声

  在波希米亚的各个城市中,

  鼓声为什么唠叨个不停?

  “放弃——放弃——放弃

  边境——不顾名声,边境——不必交锋。”

  在思索——思索——思索的

  灰溜溜的灰烬下面——前额微倾……

  “咚!

  咚!

  咚!”

  在波希米亚的各个城市里,

  或许那不是鼓声

  (是群山在怨怒?是岩石在低语?)

  而在被镇压的捷克人的心中

  愤——怒

  一如霹雳:

  “我的

  家园

  在哪里?”捷克国歌开头的一句。

  在各个死去的城市中

  鼓声在发号施令:

  “乌鸦!乌鸦!乌鸦

  出现在赫拉德恰尼宫!”赫拉德恰尼古堡为捷克总统府。

  像镶入镜框,镶入覆满冰凌花的窗棂——

  (咚!咚!咚!)

  枭雄!指希特勒从赫拉德恰尼古堡窗口了望被占领的布拉格的照片;这张照片曾登载在法国的报纸上,茨维塔耶娃将其剪下作为资料保存起来。

  枭雄!

  枭雄!

  1939年3月30日.致德意志

  青翠的群山环恃,

  啊,你这位美妙绝伦的处子——

  德意志!

  德意志!

  德意志!

  可耻!

  你这星星的灵魂,对“你这星星的灵魂”这句诗一种解释说,在中世纪的精灵论中,星星的精灵是火的精灵,陨落的天使;另一说认为,此句是“超凡脱俗的灵魂”之意,即把德意志看作是浪漫主义的故乡。

  侵吞了半张地图!

  从前——你用童话迷惑人们,

  如今——开着坦克长驱直入。

  在捷克农妇的面前——

  你是否垂下了眼睑?

  当你驾着坦克隆隆轧过

  她寄予希望的麦田。

  面对这个小小的国度,

  面对她那深重的痛苦——

  德意志人啊,德意志的子孙,

  你们的心中有何感触?

  啊,狂妄的木乃伊!

  啊,妄图称霸称王!

  你耗尽了精力,

  德意志啊!

  你在制造

  疯狂,

  疯狂!

  一个力大无穷的人,

  一定能战胜蟒蛇缠身!

  祝你健康,摩拉维亚!

  斯洛伐克,愿你一展斯洛伐克魂!

  转入水晶的地下,捷克斯洛伐克开采并加工水晶矿石。

  你要准备好还击——

  波希米亚!

  波希米亚!

  波希米亚!

  向你致意!

  1939年4月9-10日.三月

  一本地图集好像一副扑克,

  整副牌都被重新洗过!“扑克”的原文另一种意思是“地图”;“重新洗过”也可作“重新安排”解释。这里都是双关语。

  每年三月都有热闹看——

  “祝贺伸延边界,增加新的份额!”1938年3月***德国并吞了奥地利,1939年3月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

  太沉重了啊——三月的代役租——

  土地——山脉——

  嘿,赌徒!

  嘿,牌桌!

  手里握着满把的王牌——

  一些虽然有勋章佩戴

  却没有头脑的国王,此句诗可能指英国国王乔治六世(1895-1952),他在位期间,首相张伯伦(1869-1940)同希特勒签订了瓜分捷克斯洛伐克的《慕尼黑协定》,执行纵容德国***侵略的绥靖政策。

  一些狡猾的奴才“奴才”一词原文另一个意思是扑克牌中的“杰克”,这里是双关语。

  “我既要肥肉,我也要骸骨!”

  就是这般赌法——那些老虎!

  全世界都将记住

  三月的牌赌。

  当作自己的王牌,

  拿欧洲地图来赌钱。

  (让赫拉德恰尼山

  变成塔尔珀伊亚悬岩指罗马卡皮利丘悬岩,古代称为塔尔珀伊亚悬岩,古罗马时代将判死刑的人从此悬岩上抛下去。)

  残暴的行径没有碰着

  枪弹——布拉格的鄙薄。

  布拉格算老几!维也纳又算什么!

  豁出去了——直捣莫斯科!

  倾注着捷克的暴雨,

  还有布拉格的仇恨切齿。

  “元首,你要切记,切记,

  切记三月望日公元前44年3月15日(“三月望日”)这一天,凯尤斯·恺撒(前100-前44)被暗杀。

  据茨维塔耶娃的稿本中记载:“‘一本地图集好像一副扑克……’一诗中必须加进去:‘三月的牌赌’与‘三月望日’呼应:‘元首,你要切记,切记,切记三月望日……’”!”

  1939年4月22日.掠取了……

  捷克人走到德国鬼子跟前,向他们吐口水。

  ——见1939年3月报章

  掠夺得既神速,掠夺得又轻便——

  掠取了山峦,掠取了矿产,

  掠取了钢铁,掠取了煤炭,

  掠取了水晶,掠取了锡铅。

  掠取了苜蓿,掠取了砂糖,

  掠取了西部,掠取了北方,

  掠取了禾垛,掠取了蜂箱,

  掠取了南部,掠取了东方。

  掠取了卡尔斯巴德捷克斯洛伐克的疗养地。掠取了塔特拉山捷克斯洛伐克的山脉。

  掠取了腹地,掠取了穷边,

  然而比夺走人间天堂更痛苦不堪!——

  挑起了战争——夺走了故园。

  掠取了子弹,掠取了刀枪,

  掠取了情谊,掠取了臂膀……

  然而只要还有口水——在口腔——

  举国上下也就有了武装!

  1939年5月9日.森林

  你可见过伐木?抡起斧头——叮咚!

  橡树一棵接着一棵——齐根削平。

  可是刚刚被砍掉——却又复活!

  森林——不会绝种。

  如同砍伐的森林,俄顷!——

  复又变得一片葱茏,

  (青苔如同绿色的轻裘!)

  捷克人——不会死净。

  1939年5月9日  啊,泪水充盈着眼窝!这首诗写作开始于1939年3月15日,亦即捷克斯洛伐克被占领的那一天。茨维塔耶娃在这一天的笔记中写道:“1939年3月15日——进入布拉格。7时45分赫拉德恰尼古堡〔总统府〕灯火通明,旗帜飘扬。全体布拉格市民集合在广场上:最后一次国歌,全体群众一边唱着一边哭泣。16日连续不断的游行,军乐队演奏,布拉格全城都是军官。人群向着为捷克独立而牺牲者纪念碑走去:群众找到了自己的道路……3月15日适逢奥地利维也纳被德国***吞并周年。”

  愤怒和爱的泪——如雨下!

  啊,浸在泪河里的捷克!

  浴在血泊里的西班牙!1939年3月西班牙共和国被摧毁,佛朗哥统治时期开始。茨维塔耶娃在信中或笔记中曾多次悲愤地谈到西班牙事件。她曾把西班牙被强制***化称为“把死人的血注入活人的躯体里”。

  啊,黑压压的山岑

  把全部光明——遮住!

  赶紧——赶紧——赶紧

  把入场券退还给造物主。“把入场券退还给造物主”一句是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长篇小说《卡拉马佐夫兄弟》中主人公之一伊凡·卡拉马佐夫的一段话的暗喻:无辜者的遭遇,无论是以对折磨者的报复,还是以基督的摩西在人世间的天堂的世界和谐,都不能得到补偿。“和谐被估价得太高了,我出不起那样多的钱来购买入场券。所以我赶紧把入场券退还。只要我是诚实的人,就理应退还,越早越好。我现在正是在这样做。我不是不接受上帝,……只不过是把入场券恭恭敬敬地退还给他罢了。”(第二部第二卷第五章《叛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页367)

  我拒绝——苟且偷安。

  我拒绝在豪强

  疯人院里——苟延残喘。

  我拒绝同广场上

  豺狼一起——狂吼。

  我拒绝与平原上

  鲨鱼随波逐流——

  兴风作浪。

  我既不需要耳朵敏锐,

  也不需要眼睛洞察一切。

  对你的疯狂的社会

  回答只有一个——拒绝。

  1939年3月15日-5月11日

  不是魔鬼——追逐高僧,

  不是痛苦——追逐英才,

  不是皑皑高山上的雪崩,

  不是洪水的泛滥成灾,——

  不是野兔——在草丛中守候,

  不是森林中熊熊的火海,

  不是暴风雨下的白柳,——

  追逐元首的是——孚里埃据希腊罗马神话传说,孚里埃是罗马的地府精灵,司复仇和良心谴责的女神,同复仇女神厄里倪厄斯混成一体。

  1939年5月15日

  10.人民

  枪弹也不能使他屈服,

  声色也不能惑乱他的心!

  我敬仰地一下子停住——

  “人民啊!何等的人民!”

  人民——如同诗人

  是普天之下的代言人,——

  就连诗人也敬仰地停止——

  “人民啊!这般的人民!”

  如果说无论是暴力还是神威,

  都不能使这样的人民卑躬屈节,——

  那么死缠活缠怎能使人民崩颓?

  竟然死缠活缠想把花岗岩掳掠!

  (他闭门把小石头琢磨琢磨石头、水晶和玻璃是捷克的传统手工业。

  并且珍藏起光荣的史牒……

  石榴石埋藏在你的心窝——

  它在燃烧!——在创造着磁铁。)

  ……从自己的胸膛掏出镭茨维塔耶娃赋予“不死的”镭以特殊的意义,并打算为此写一首诗。她在给捷斯科娃的信里说:“请写信告诉我,在您的国家具体来说到底何处产镭?……具体来说,在何处,在哪一座山里产镭?我为了写诗急需此情况。一会儿请给我寄一张景观图……”来奉献,

  是这般的大度慷慨!

  这样的人民——在欧洲中间——

  难道应当遭到活埋?

  上帝啊!假如你也是这样的,

  你就不要让我所热爱的人民

  同着圣像一起安息——

  而要同活人一起抖擞精神!

  1939年5月20日

  11

  人民啊,你不会灭亡!

  保佑你的是上苍!

  他给你石榴石般的心脏,

  他给你花岗岩“花岗岩”原文另解为“性格坚强的人”,双关语。般的胸膛。

  人民啊,愿你昌盛兴旺——

  像石碑一样坚硬刚强,

  像石榴石一样热情奔放,

  像水晶石一样纯洁明朗。

  1939年5月21日

  巴黎

  山之诗

  啊,亲爱的,这话可能让你大吃一惊?所有离别的人说起话来都像醉汉,而且喜欢一本正经。

  ——荷尔德林荷尔德林(1770-1843),德国诗人,题词引自他的长篇小说《许佩里翁》。

  献词

  只要抖动一下——就会卸掉负荷,

  心灵就会冲向山巅!此行诗系据教会斯拉夫语句“举目仰望山巅”转化而成,意即“向上”。

  让我来把痛苦讴歌——

  讴歌我那座山。

  无论是现在,还是今后,

  我都不会把黑洞堵塞。

  让我屹立山头,

  来把痛苦讴歌。

  那山恰似新兵的胸膛累累伤痕——

  他被炮弹击倒在地。

  那山想要亲吻处子的嘴唇,

  那山要求举行婚礼。

  海洋化作了一片欢呼——

  骤然之间闯入了耳郭!

  那山在追逐,

  那山在肉搏。

  那山好像雷霆在怒吼。

  我们妄然同巨人调戏!

  你可记得郊区的尽头——

  那山的最后一座屋宇?

  那山就是尘世人寰!

  为保安宁,上帝索取高昂。

  痛苦本是从山起源。

  那山凌驾于城市上方。

  不是帕耳那索斯山帕耳那索斯山,据希腊神话传说,是太阳神阿波罗和文艺女神缪斯的居住地。不是西奈山西奈山(旧译西乃山),据《圣经·旧约·出埃及记》第19章记载,摩西在此山上接受上帝传给以色列民族的律法戒命,故西奈山成为摩西代表以色列民族和上帝立约的圣山。

  只是一座驻兵的光秃的山冈——

  向右看齐!开枪!

  然而不知为什么,依我的眼睛观看

  (既然是十月秋寒,而不是五月春光)

  那山——竟是天堂?

  仿佛被赐予掌上的天堂——

  千万别去触动,既然灼热!

  直奔你的脚下——那山冈

  嶙峋陡峭,且又坎坷。

  好像用灌木丛和针叶林

  伸出的枝桠把巨人拦阻,

  那山抓住我们的衣襟,

  同时大喝一声:“站住!”

  啊,远非什么乐园——

  穿堂风漫天吹刮!

  那山把我们撂倒,仰面朝天,

  那山诱使我们:“躺下!”

  猛攻之下,有些张皇失措,

  如何是好?至今难以领悟!

  那山仿佛一个撮合者——

  对圣徒指出:“就在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