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推理 > 致命杀机全文阅读 > 大 江 东 去 第一章

大 江 东 去 第一章


公元1988年6月20日

巫山县靠着长江边的一个小客栈里,住进了四位旅客。四分人看上去是朋友,但却操着不同的方言。四个人都不像经商的客旅,却都带着很大的行包。四个人的年龄,都在四十岁上下。

窗下就是长江,浪涛拍岸之声,不绝于耳。房间内,大白天的还开着灯,烟雾弥漫,刺喉辣眼。分坐在四张床边的四位客人,此刻正紧张地讨论着一件重大的事情。“事不宜迟,今晚必须动手,老四就不用上去了。留在这里,天亮以后马上去买到武昌的船票。记住,只能买四等舱。”说话的这一位,湖北沙市人,叫许有强。他说完从口袋中拿出一卷子十元的人民币,递给被称为老四的那位,“行,我一定按大哥的吩咐买好明天的船票,做好准备。”这位老四,叫许有义,是许有强的亲弟弟。许有强看看另两位,“你们有什么说法?都提提。”一直坐着没开口的两位中站起来一个,他点着一支烟,在长不过五米的房中来回踱步,约五分钟后开口说话,“是不是再探一次路?摸得实在了再动手?”“强哥是不是有点儿太急了。”这位管许有强叫“强哥“的,是重庆市人,叫文东。不过在这四个人中,还真的就属他文化底子厚。人家毕竟在重庆师范大学念过四年的书。如今与这几位为伍,那叫”实属不得已“而为之。

许有强没理文东,眼睛却紧紧地盯着那最后一位。这一位,人长得精瘦,个子高高。五官却出奇的清秀,乍一看,像个女人。他叫侯涛,河南安阳人。这侯涛扔了手中的烟蒂,用脚踩了踩,皮笑肉不笑地来了句,“都听强哥的,您怎么说,咱怎么办。”三比一,文东翻起白眼看了侯涛一眼。

天还没黑,许有强带着文东,侯涛三人一块儿出了门。他们一人拎着一个旅行袋,到街上找了一辆小货车。文东上前谈价,“师傅,跑一趟万山乡多少钱?”开车是个毛头小伙子,看来了生意,打开车门站到地上。“天都要黑了,尽是上山的路,60远。”文东笑了笑,“50元”,“不走算了,我们到前头再去找。车有的是。”边说边往前走去,他边走边笑地数着自己的脚步,还没数到十。背后小伙子冲他喊:“回来回来,50就50,你走什么嘛!”文东收起脸上的笑容转身,冲许有强一歪脑袋,许有强与侯涛将手中的包往车厢里一扔,两人跨了上去。这里的“长安”小货车都有蓬,车厢里靠两边撑着两块长木板,便是凳子。平时有人拉人,有货把木板往上一叠。不碍事儿。

沿着江边的小公路,车到万山乡时,天已经黑尽了。三人下车付了车钱后,甩开脚步往大山里走去。大约两个多小时后,他们来到了临江的一处断崖前。三个人找了个背风的低处坐下,侯涛从包里拿出两个大塑料袋,一大可乐瓶子的水,一瓶“泸州大曲”酒。吃完喝完,三个人各抽了一支烟,文东将所剩之物包括烟头都仔细地拾起来装入塑料袋。系好袋口后将袋子扔下了长江之中。

侯涛从所有的旅行袋中拿出大量的绳索,还有电筒,头灯。在断崖边的大树上将绳索的另一头抛下崖壁。再将电筒,头灯检查了一遍分发给文东和许有强。侯涛做这一切时,动作干净利索,而且极快。

许有强抬头看了看天色以及四周。漆黑的夜空下除了江水拍岸,就只有阵阵风过林涛声。他朝二人点点头,嘴里直蹦出一个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