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88年6月23日
秭归,长江水文监测站的丁连云今天是早班。每年长江一到快进汛期时就四班三运转,连休息日都取消。他应当在早晨六点接班,所以天刚亮了一会儿,就到了江边的监测所。接完班之后他又看了看夜班所有的记录,一切正常。丁连云甩着手走出了监测台的小屋。若是上早班,他总在这短短的栈桥上跑上几十个来回。这就是他的晨练。
刚跑了几圈下来他就发现二十多米远的防洪木桩那里黑乎乎的有条大鱼搁浅了。丁连云心里那个高兴,起忙回屋拿抓钩。边跑心里还边想着刚才交班时小虹还让他“多注意观测”。他问为什么?晓虹说:“农民!不知道23这个数字不吉利吗?!是魔鬼数字!”运气不好么?这不马上白捡了一条大鱼!丁连云有经验,长江中但凡有大鱼搁浅,捞上来就有百十来斤。
丁连云跑着笑着到了防洪桩前。远看是觉得是条鱼,走进了却又不太像。他举着长长的抓钩杆子一抓,吓得他一屁股坐在了水里。这那里是条鱼,分明是个死人!是一具浮尸!
半小时以后,派出所来了人。捞出了浮尸,一看胸前有枪伤,立刻有通知了刑警队。又过了半个小时刑警来了,法医来了。不一会儿,水上公安分局的快艇也来了。
丁连云回答了无数次的询问,按了无数个指印,眼前的警察换了一拨又一拨。他眼也晕了,头也晕了,也没搞清楚谁跟谁一拨,也没明白到底后面还有多少次的“询问”。等到刑侦队长问话时,他不由自主地说了一句:“唉!二十三号真是个倒霉的日子。”弄得这位队长一愣,随后才明白他说的是什么。笑着递了支烟给他:“小丁同志你辛苦了,抽支烟也好清醒一下脑子。”
被这“小丁同志”发现,被秭归警方打捞起来的这具浮尸,正是在那断崖上饮弹落水的侯涛。到发现时,他已顺着东流的江水漂流了两天三夜。经法医验证,“死者的死亡原因是背部中弹击穿心脏。在水中漂浮的时间不超过三天”,够精准的。可按照目前长江的水位和流量流速,三天的时间能漂好几百公里。那么从秭归往上游的几百公里的大江两岸都有可能是案发地。这案子,让长江两岸上上下下的警察们跑个两年三载的不是问题。毕竟是枪杀案,凶手使用的是一只丢失的警用枪。弹道学分析室的工作人员虽说指出了枪的出处,但也给案件蒙上了更多的阴影,和无形之中加重了案件的份量。
当然,警察所能想到的一些问题,文东同样能想到,所以他才敢用枪来解决问题。同时,6月23日这一天,也是从大山里走出来的文东回到重庆的日子。他靠着从许有强口袋掏出来的几千块钱,“大隐隐于市”地在重庆过起了清净的日子。他想休息两个月,一来看看动静,二来为手上的“货”,找一个合适的买家。
他也不怕许有义找他。许有义并不知道他在重庆的地址。偌大的重庆,一千多万人口,谈何容易!还有他认为,许有义应当估计他文东是不敢回重庆的。可他偏就回来了,而且,一住就是两个多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