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凯从唯影拍回来的四十多张照片中挑出了一部分,他用电脑放给唯影和梁亦看。“这辆车上,至少应该有两个爆炸点。你们看,”杨凯用手指点着屏幕上的照片,“虽然炸弹的冲击力和瞬间产生的高压气浪已经将车的地板完全撕开,但起爆点仍然有迹可寻。这里。和这里。”杨凯指着前门和后部应急门的位置,“这两处的钢板像花朵那样向上张开的地方,就应是起爆点。”“如果真是油箱着火爆炸,就应当从行李箱的另一侧起爆,而且,爆炸的威力不会如此之大。乘客也应当以烧伤为主,而不应当被炸得支离破碎。”唯影和梁亦同时点头,认为杨凯的分析是站得住脚的。“那么,站在凶手的角度,为什么要炸毁这辆旅游车呢?”唯影提出了一个类似办案刑警提出的问题。
杨凯右手拿着一支笔在左手的掌上敲着,在室内来回踱步。梁亦低头想了想,抬起头来,“第一,江湖恩怨?第二,政治目的?”梁亦说完,两眼看着走来走去的杨凯。唯影的眼睛盯着屏幕,仿佛陷入了沉思。
来回走动的杨凯突然停下,“要找到谋杀的动机应该不难,只要能找到包括驾驶员在内的全体车上人员的名单及相关的背景资料,找出这名单的人与人之间是否存在着某种联系,就能顺藤摸瓜的找到动机。”“不过,这样的一份名单,只有旅行社的接待定团的电脑里才会有。”梁亦听完杨凯这句话补上了一句,“这名单,要在出事前可能还好办,这是出事之后。说不定,已纳入绝密范畴,不是轻易能搞到手的。”唯影接了一句,“要是这样,还不如将我们手中掌握的资料直接交给警方。让他们去找旅行社。他们不就是干这个的吗?!”杨凯摇了摇头。
“动员警方出案?不容易。报纸,电视台不都已经公布警方调查后的结论了吗?!”“那是由于天气原因引起油箱着火而造成的。但凡这样的结论一下,再要推翻就难了。除非是检察机关觉得证据不足后立案重新审理。”
唯影想了想,“那么,我再返回福州,我到旅行社去想想办法,看看是否能把名单弄出来。”杨凯轻轻地摇摇头,“这家旅行社的名字叫‘福隆’,就在鼓楼附近。前两年一直生意很好,他们主要接待海外团。”“直到后来出了交通意外,一辆大巴翻下了山崖。媒体披露后,生意就垮了下去。”“这一年多刚刚才好起来。交通意外已经要承担很大的后果了,如果再扯上刑事案件,就彻底完了。所以他们会全力阻止你的调查。医院里发生的事,我估计与他们多少有些关系。”“再有,狗急了都会跳墙,谁也不能保证有人会在跳楼前拉几个垫背的这种事情不会发生。”“我的意思,要充分地估计一下事情的危险性。”杨凯说完这番话,梁亦也点头同意。
三个人一边讨论,一边决定。最后还是唯影回福州的提议得到认可。梁亦先回一趟安溪老家,然后再赶去福州,做唯影的后援。杨凯留守在泉州,接受汇总各项资料,一旦时机成熟就向媒体披露,将事件的真相大曝光。在舆论的压力下,敦促警方干预。
晚饭前,梁亦开车去安溪,唯影乘上了回福州的夜班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