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快一慢”,是江若跑长途的一贯节奏。也就是说定好了里程,开始上路快速开进。到中间,放慢时速以作休息和调整状态。最后一段里程再加速。的确是一套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不到22:00,江若就开进了西湖边上的环湖饭店。在路上时,他已给“知道我吧”打了电话,告诉对方今晚到杭州,所以这会儿,江若倒是不着急了。一切,都需要制订一个计划,只有按照计划去执行,才不会乱了方寸。
方东,便是这个留言的“知道我吧”,是“杭州日报”社的摄影记者,而且人家命生得好,还是旅游板块。整天除了游山玩水,就是吃香的喝辣的。为什么?因为这些个开发出来的和没开发出来的旅游景点儿,都愿意拉拢他。求着多拍点儿好风景,写几多的好话。那叫广告效应。
江若刚洗完澡,方记者到了,又高又瘦的身条儿往那一竖,只见长度不见宽度。“江若,你小子只怕是把死人也给说活了吧?!否则你们那头儿怎么这么痛快?”人还没坐下,话先出来啦。江若笑笑,“咱们就别说这些个废话了。挑灯夜战,先搞个方案出来,怎么个弄法子。”最后一句话,是学着苏北强调说出来的。两人哈哈笑了一阵,挪桌子搬凳子开始干活儿。
方东先简单介绍情况,“筱舟我已悄悄接触了一次,她也给我留了电话。她认为,她的男朋友的失踪,已成了定局。佛学院交不出人来,她就决不会罢手。”“呵呵,人家,可是恋爱了五年。”方东喝口水继续,“她的男朋友纪诚来杭州一年多,每月都有两封书信。天知道,这年头和尚们都玩手机,可他们还用书信。可最近的半年,突然间音信全无,手机也早已关机。后来是停机。”“筱舟与家里打了招呼,到了杭州就直接找到了佛学院。可学院说”查无此人“。这下筱舟急了,拿出纪诚从学院寄出的书信质问,问得学院中的大和尚直念佛。但筱舟自己也在学院内翻天似的找了几回,终无下落。”“唉,人家孩子,其情其心,可对日月!急切之下,投了西湖。”“当然,苍天哪能让这样的人淹死。筱舟为西湖船娘所救,讲述了一切,这些,就是你先前写稿的那一段。”江若点头称是,“这消息,借着西湖的清风,一夜之间传遍了杭州城。”方东停了停,不为卖关子,而是伸手要烟抽,忘带了。
“起先大家不知道这女孩的身份背景,只为同情,百姓哗然。有人在湖边的树上拉出了横幅,【好端端新时代,岂能使良家女子投湖!】这一来,惊动了媒体。”“原先这筱舟读书的浙江美院的老师们最先赶到,带走了筱舟。后来,事关宗教,必然重大。方方面面的领导出面了。警方本想干预,一看事头有些不对,就由明转暗的开始立案侦察。”“毕竟,这是一个法制已逐步健全的社会,光天化日之下,岂能容妖魔横行。从事发至今,已快一月,尚无结果。”“筱舟被家长悄悄接回了南京。有风声传出来,人家原是省府主要领导之女。这一下,动静反而不大了。”“这其中的原委,我就知道这些。”江若一看方东要停,急问他,“那么这次女孩儿悄悄来杭,你见了她,都有何说法?”
方东一乐,“一开始我不就说了吗?失踪,找人。”江若大悟,“噢,噢。”“这佛学院,也应是佛门圣地。会出现这种事情?于情于理,都有些讲不通啊?”江若自言自语,觉得事出有违常规,难以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