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推理 > 致命杀机全文阅读 > 青 山 似 海 第三章 (1)

青 山 似 海 第三章 (1)


“阳江水产批发部”的主要业务,是批发鄱阳湖中所产的银鱼,和九江武宁的特产“棍子鱼”。主要的客户呢,原来也仅限于上海一地。但自从罗青山来了以后,他就提议增加了淡水养殖虾和湖螃蟹。客户群呢,也努力地扩展到整个江淮地区。罗青山能吃苦,而且能吃大苦。为了拿到最好的银鱼,他在湖边一住就是半个月,蹲在养殖户的窝棚里,风风雨雨地帮着养殖户忙前忙后。碰上发鱼瘟,罗青山大半夜里开着车,满世界地找“医生”,买鱼药,不吃不喝地一忙就是几天不合眼。到后来,养殖户们拼着不挣钱,也要发给他第一批“时鲜货”,可罗青山呢,拿货时不吭声,等赚了大钱,他却把差价给养殖户们送回来。你想想,养殖户们拿他当什么?当他是庐山仙人峰上下来的圣人。久而久之,没人记得他叫罗青山,都管他叫“罗圣”,圣与胜谐音。不知就里的人们,都以为他叫“罗胜”。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九江市的水产品市场上,没有罗青山办不到的事情。那云横烟锁的鄱阳湖上。罗青山的名字,最好使。

虽然这样,罗青山还是一心一意地在“阳江水产品批发部”开着“皮卡”拉货送货。为了分点儿“时鲜”,多少人磨破了嘴皮子,又送礼又送钱地找到他。可罗青山回身一指,“这事儿,你去找我师父谈。”外人不明白,罗青山心里,是要报当日顾伟忠收他为徒的“点水之恩”。顾伟忠心里可是再清楚不过了。这只鹰,终于开始高飞了,可他的翅膀之下,仍罩着顾家的天下。所以,他师徒俩喝酒的时候,罗青山总是说自己会说的那一句“三生有幸”。而顾伟忠却总说自己是上辈子“烧了高香,积了大德。”才修来这么一个好徒弟。

“阳江水产批发部”在九江鲜活水产品批发市场那边,又开张了一个分部。罗青山现在已是真真正正的“二当家”了。但他从不以当家人自居,大凡小事的早请示,晚汇报。弄得顾伟忠烦了就骂街,“小赤佬”“大赤佬”的骂个不停。但你再骂,罗青山还是如此,常常气的顾伟忠敲着他的脑袋骂他是“一根筋儿”。

九江的银鱼和棍子鱼让罗青山给垄断了,没有他发话,谁也拿不货。沿着长江下至上海,上到重庆,这两种河鲜,都是顾家的充氧箱运来,牛!

罗青山到九江后第三个春节的前夕,批发部刚刚忙完了各地要的年节货,顾伟忠因糖尿病复发住进了医院。这一下子可忙坏了罗青山。白天,忙着发货、补货催款收账。晚上,忙着跑医院照顾病人,感动的顾伟忠躺在病床上清泪长流。

除夕的前一晚,病房中无啥病人了,顾伟忠拉着罗青山的手,语重心长地说了一番话:“罗青山啊,我这个身体啊,即便是好起来,以后店里的事,恐怕都要交给你啦。”“你,师母太年轻,她撑不起来啊。”罗青山将头轻点,“师傅不要多想,早日养好身体早日回家。店里的事情我会担起来的。”“这两年,在师傅的培养下,罗青山已学了不少的东西。你只管放心,有罗青山在,这天,塌不下来。”罗青山语音虽轻,但语调坚定。顾伟忠点头,“这两年也算是看着你是怎样成长起来的。你的人品和为人,我当然放心。但商场诡诈,风云多变。特别是人与人的关系,你要多加当心才是呵。”罗青山点头,“另外,我有一件心事,埋在心里很久了,趁今晚就只有咱们俩,我跟你说说。”罗青山仔细地听着。

“我有一个女儿,今年二十七岁,叫顾小囡。在上海的一家公司里做事。她不是你现在的这个师母所生养,是我与前妻的孩子。”“别的,我都不担心,就是这孩子的婚事,是我的一块心病。因为她本身的条件不错,读了大学,书看多了,所以这个不行那个不行的,到今天,也没一个看得上的。”“我想,你也应该有个家了,要是心下愿意,我回头打个电话给她。让她到九江来过年,你也好见见,如果觉得行,就悄悄告诉我。我去给她做工作。你看…。”顾伟忠故意打住了话头。罗青山早已明白了,说实话,长这么大了,还从不知道啥叫谈恋爱,更不敢去想结婚二字。现如今师傅这么说了,心里哪有什么不愿意的,“师傅,你作主的事,我从不说个不字。只是,我没文化是个粗人。干活儿下力气行,我怕,我怕。”“唉呀,你怕个什么呀,又不是去上断头台。”顾伟忠迫不及待地将罗青山的话打断。“什么粗人细人的,没文化?你这两年多的成绩,是他有文化的人能做的出来的吗?啊?”罗青山心里咬咬牙,横竖只是大家见见,行不行的,再说呗。“行,师傅。这事儿,我听你的。”“唉,这就对了嘛。天下间哪有男子汉怕见自己未来媳妇儿的。再说了,再厉害,她还能吃了你不成?对吧。见见,成不成还不是在你们自己吗?!”罗青山心里,七上八下地十五个吊桶打水。他想的事,可不仅仅是相亲,结婚之类的。他怕面对的,也不是别人,而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