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推理 > 致命杀机全文阅读 > 青 山 似 海 第六章 (1)

青 山 似 海 第六章 (1)


灵魂的悸动,能产生执着的信念。而这样产生的信念,可以伴随一生。

内江市公安局在省厅的协助下,成立了“111”大案组。这三个一,指的是十一月的一日。另外,此案还占了三个一。建国以来的,第一桩银行抢劫案。在相关的大案中。第一次遇到破案难度如此之大的犯罪高手。改革开放以来,全国首例作案成功的银行劫杀犯罪。

市局的领导,本来考虑让何为回避。但经不住何为的再三要求和请战,终于还是让他担任了大案组的组长。何为的第一个直觉是,罪犯,是孤身一人作案,所以现场很“干净”。第二个直觉是,罪犯一定利用了快速的交通工具,所以实施犯罪后才能逃离的如此之快。他认为,对于“金色大茶楼”当日中午之前的盗车案,绝不能独立的去看待。果然,他的第二个猜想很快地被证实。根据重庆市交警部门的通报,何为从重庆朝天门附近领回了在十月一日中午前,于“金色大茶楼”丢失的长安面包车。

经过技侦部门严格地勘查,该车车内后视镜的背后发现的一枚指纹,与“111”案现场遗留的相框指纹相符。另外,驾驶室副座的坐垫上,曾有过一个七毫米直径的血滴。经对从布纹深处提取的血样进行DNA比对,证实此血滴与李琴的DNA相符。仅以此两点,就能认定此车为罪犯作案后的逃逸工具。但车上有几人,尚不能确认。

尽管有了一些收获,但何为认为这样一来,案情更加扑朔迷离。因为沿着长江航运线,罪犯可以由近而远地逃至世界各地。但他却并不气馁,他放下了手中的车案,开始从照片入手,追寻罪犯的踪迹。在连续一个月的寻访下,终于有位老人认出了照片上的背景建筑物,是内江市民政局所属的孤儿院的宿舍楼。但兴冲冲找到民政局去的何为,却得到“孤儿院十几年前就解散了,如今这块地片之上,两年前就建成了内江市体育馆。”这样的答复。刚刚摸到一点儿头绪的线索,马上就断掉了。

何为开始寻访该孤儿院曾经的老师,以及工作人员。不料,这孤儿院除解散之后,所有的老师和曾经的工作人员星飞云散似的到了全国各地。于是,何为跑了几千公里的路程,去了二十多个县、市。只分辨出了这张照片上不到三分之一的孩子。而且,这些孩子们的去向,还有待遇查证。市局领导对于他的思路有些担心,局长在找他谈工作时,对他说出了这种担心。“省厅和公安部对这个案子催得很紧。但是按照你目前的思路和作法,战线恐怕会越拉越长的。”何为对领导的答复是这样的。“凶手是一个人或是几个人,我们现在仍然无法确认。唯一能确认的,是与这孤儿院肯定有关系。或者,罪犯就藏在这张照片中。只有找到了这些过去的孩子,现在的成年人之后,才能逐个排除地将他,或是他们,找出来。”“除此而外,别无他法。”局领导也同意他的意见,但毕竟压力太大,心中着急,并且,一时也没有更佳的方案。所以也很为难。

何为给领导出了个主意,“时间过去这么久了,案子没有进展。你们把我给撤下去,再给个什么处分。另外换人或是请省厅派人担纲,就可以争取一些时间。而我呢,可以从明查转为暗访。我们来个两条线作战。如何?”

两位局长没有点头,但表示可以考虑。但给个处分却不太合适,此条作罢。过了一个星期,局长悄悄地找何为谈了一下,不但把他撤了下来,还调出了刑警队,调到内勤办理杂务。目的是让他能放开手脚,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就这样,何为在队里弟兄们的抱怨和不满声中搬到了内勤处。不久,何为拿了医院开的肝炎证明到局里请假。他在局长办公室里待了四个小时后出来。局里放了他的长假。何为揣着警官证,包里藏着枪支弹药和手铐,胳膊下夹着一大堆的材料,从内江市公安局的大门出来之后,就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他这一消失,就是整整的十五个年头。这期间,内江市公安局的领导换了两三届,原先刑警队里的人大多数退到了二线。再也没有什么人会提到何为这个名字。而且,也极少有人能提及发生在一九九零年十一月的这桩血案。

只是有一点,每当市局的领导换届时,工作的交接中都会有几个小时的密谈。交接的文件中也总会有一个卷宗,一任一任的交下去。除了到任和卸任的局长,没人知道这个袋子里装的是什么。

那里面装着的,市内江市公安局的一个耻辱,和一个长久以来的希望。还有的,就是一名刑警执着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