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现代 > 纸婚(那些结婚后才能懂得的事……)全文阅读 > 第六章: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 (17)

第六章: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 (17)


管桐也叹口气:“前阵子,我看了一篇文章,说的是农村孩子的路为什么越走越窄。里面提到了包括教育公平在内的一系列问题,专家说‘阶层分化不可怕,可怕的是阶层固化,只有随着社会的发展,每个人都有向上流动的机会和希望,整个社会才能充满活力、充满希望’,真是一语中的。我才发现这么多年来,如果说我有点忧国忧民的心,可能都是因为自己有幸从这种阶层固化的危机中挣脱出来,才有力气回头看那些不想挣脱或者无力挣脱的人,只是越看心里越难受……”r

就这样,那个清晨,顾小影第一次听管桐讲起自己的少年时代。r

那是个生在山里的少年,每天起早贪黑地去上学,因为离家远,从初中起就住到了学校里。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可是他一个月也吃不上一次肉。虽然身高还不算是太矮,可是那年那月的他面黄肌瘦,天天都觉得吃不饱。那时候,每到寒暑假他就要去帮人收扇贝,然后一分一分地攒下钱来拿去买复习资料。他天资并不聪颖,所以便要咬紧牙关,用超过常人几倍的努力去读书,直到考上大学、考上研究生。r

然而,就是这样寻常的七年,对他来说却更加艰辛:他要不停地兼职,给电大生上课、给中学生做家教、给电器公司发调查问卷……他几乎没有休过寒暑假,最困难的时候连衣服都是同学们捐献的。可是他没自卑过,他还是很认真地读书、做论文,以省级优秀毕业生的身份毕业,考入省委办公厅。他只是没想到,当生活开始一帆风顺的时候,相恋三年的女友却提出分手。r

那一刻,从来都很自信的他几乎被潮涌般的自卑打倒,他嘴上可以给蒋曼琳的母亲一个不卑不亢的回答,心里去无法战胜那些惶恐、孤独、忧虑……他第一次发现,自己有这样致命的缺陷,自己再怎么努力,也无法弥补这些缺陷……r

所以,管桐真是用了很久,才从昔日这些绝望的深谷中爬起,再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勤奋,给自己换来一份体面的生活、树立起职业的自信,也一片片修补好自己碎了一地的自尊心。r

这样的生活,出生于城市里的顾小影、甚至看这个故事的你我,可曾经历?r

顾小影就这样被震撼了。r

她第一次听到这些心酸的故事,也第一次知晓这样的管桐……似乎也就是从那一刻起,顾小影知道了,她之所以曾经爱上这个男人,就是因为他从这样的生活里走出,他身上带有岁月赐给他的善良、大方、坚定、豁达、从容、积极……这些,在她顾小影的心里,是至关重要的品格。r

其实,这些年里,她身边不是没有城市里的男孩子献殷勤——正相反,不止一个高干子弟曾经递过这样那样的小纸条或是表现出明显的好感。可是,她不喜欢甲的优越感强烈、不喜欢乙的没有上进心、不喜欢丙的花钱大手大脚、不喜欢丁在对待爱情时的三心二意……他们身上,总有一个致命的缺陷,让她无论如何都无法接受。r

而管桐,他除了家境贫寒,真的是样样都符合顾小影对于一个配偶的全部要求——他出身农村,但并不吝啬;他成长过程坎坷,但并不怨天尤人;他虽然没有生活情趣,不晓得买花讨好老婆,却尽可能在有限的几次早下班时去楼下西点屋买顾小影最喜欢吃的乳酪蛋糕;他对家务活不精通,无论讲多少遍还是笨手笨脚,可他还是尽可能承担一些家务,比如洗碗、倒垃圾……甚至于,他全心全意想要给父母一段安然的晚年,可是面对父母和妻子之间的摩擦仍然不失公允——顾小影不是不知道,他有多少次对顾小影偷偷道歉,就有多少次背着顾小影去和管利明讲道理,偶尔也做这样那样的妥协……r

是的,管桐不完美,可是他缺少的那些,恰恰是顾小影并不很在乎的那些;他具有的那些,又恰恰是顾小影极其强调的那些——原来,你最后选定了要一起走下去,并真的在同行的过程中相扶相持、白头到老的那个人,未必是这世上最好、最优秀的那个人,却一定是最适合你的那个人。r

婚姻中,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r

这次,顾小影是真的悟了。r

所以,后来,顾小影就说出了那些话——而这些话,管桐想,他会记一辈子。r

那天,顾小影转过身,看着管桐,正色道:“管桐,对不起。这一年,是我太任性了……这些天我想了很多,才发现我除了脾气不好,还从来没有试图走进你的世界……我不肯陪你去应酬、不让你看新闻、嘲笑你看党报党刊……我一直以为我不阻碍你去做你喜欢的事就可以,可我静下来想想才发现,其实我从来没有尊重过你的爱好、习惯甚至事业。”r

管桐微微有些惊讶,他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能呆呆地看着顾小影。r

她叹口气,说:“从段斐师姐的事情里,我才知道,我喜欢的未必是你感兴趣的,你认为对的也未必是适合我的。长期以来,我们都知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我们忘记了,己所欲,亦要慎施于人。江老师说得对,到了我们这个年纪,谁也甭指望别人为自己改变多少。我只知道自己不喜欢你乱动我的东西,却还要嫌你干家务活的时候程序紊乱,还要看见你洗碗时用那么多水就生气、就斥责你浪费……是我错了,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习惯,我本来就不该强迫你按我的工作流程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