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正能量心理学全文阅读 > 第3章 改变认知——结识正能量(2)

第3章 改变认知——结识正能量(2)


  亲爱的朋友们,你是个拥有正能量的人吗?以下十个问题将给你答案(用是和否来作答):

  1.大多时候我觉得自己精力充沛,精神饱满;

  2.我对大多数人会露出甜蜜的微笑并且主动和他们打招呼;

  3.总体而言,我认为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4.总的来说,我是一个快乐又乐观的人;

  5.大多时候,我都能看到事情的积极方面;

  6.我认为和别人在一起并且交流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7.我更倾向于和积极乐观的人做朋友;

  8.我每周会抽时间来陪自己的家人和朋友;

  9.听到好的消息,我会振奋一整天;

  10.当遇到不快的事情时,我总会尽快调整过来。

  如果以上10条,你的选择有5个以上是“是”的话,那么恭喜你,你是一个拥有正能量的人。如果没有5个,那你可要加油哦,多和身边那些拥有正能量的人在一起,慢慢地他们的正能量也会传递到你的身上,你也会变成一个拥有正能量的人。

  面向阳光,获取能量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大多数人之所以不快乐,或许是因为我们过多地将我们的注意力转移到负面的、消极的事物上,又或许是生活中快乐和幸福的事件太多了,多到已经触及不到我们敏感的神经了,唯有另外一些负面的、消极的事件才能引起我们的注意。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的幸福观似乎也改变了。

  有位心理学的老师做了一个实验,他走进了教室,用粉笔在黑板上点了一个白点,然后问班上的学生:“这是什么?”大家都异口同声说:“一个白点。”这位老师故作惊讶地问:“只有一个白点吗?这么大的黑板大家都没有看见?”

  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如果你一味地纠结于自己看见的这个白点,那么你将失去看见整个黑板的可能。

  莉莉是一个很挑剔、很消极的女孩子,直到31岁,她都没有找到合适的男朋友,因为每一次见到一个男的,莉莉总能从他的身上发现不足之处,比如说别人的鼻子长得太大了,头发太稀少了,说话有点吞吞吐吐……

  眼看女儿已经成大龄剩女了,这可急坏了莉莉的母亲,忽然她想到了一个主意。她偷偷跑到侦探公司,雇了一名私人侦探,她就给侦探一个任务,每天偷偷跟踪她的女儿,用照相机拍下她最丑的动作和行为。侦探虽然很诧异,但还是接下了这个任务。

  一晃一个月就过去了,莉莉又和她最近交的男朋友谈崩了,理由很可笑,竟然是因为人家的工作太死板,没有活动,并且还不懂浪漫。无奈之下,莉莉的母亲拿出了自己的撒手锏,她将一沓厚厚的照片扔在了莉莉的跟前,莉莉诧异地盯着母亲看了一会儿,终于一张一张翻开了那些照片……

  天哪!那是一些什么照片啊!有她吃完饭对着镜子剔牙的,有她裤子没提好就打开卫生间的门冲出来的,也有她瞌睡了打哈欠的……莉莉自己看得面红耳赤,母亲顿了顿说:“每个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哪有一个人全身都是优点,如果你一味地只盯着别人的缺点和不足看,那你永远看不到别人的闪光点。”

  莉莉忽然明白了母亲的良苦用心,她羞愧地低下了头。

  故事的最后当然是莉莉不再用挑剔的眼光只盯着别人的缺点,而是学会了发掘别人的闪光点,戏剧性的是她最后竟然和那个拍她照片的私人侦探走到了一起。因为在私人侦探看来,莉莉认为丑的行为和动作竟显得无比可爱,连自己的缺点都可以无限包容的人,怎么会不值得爱呢?但更重要的是,私人侦探那颗善于发现美的心,因为他的脸一直对着阳光,所以阳光也不吝啬地一直照耀着他。

  还有一个外国的关于把脸转向阳光的故事,主人公是尼克·胡哲,他是一个失去四肢的残疾人,但他的生活完全能够自理,独立行走,上下楼梯,刷牙洗脸,甚至还能操作电脑。最初了解他是在一个励志视频上,他就像素描课上的一尊半身雕像,站在演讲桌子的中央,在桌子的一角还放了一本圣经。我第一眼看时心里还苦笑,像他这种没有四肢的人,放本书有什么用呢?他凭什么把它拿起来呢,只不过是哗众取宠罢了!

  可后来发生的一幕彻底改变了我的想法,也改变了我消极灰暗的生活态度。尼克在演讲中慢慢前倾身体倒下去了,但他在倒下时说,他会凭借自己的力量重新站起来。奇迹出现了,正是靠着桌角的那本圣经,他将头顶着圣经,慢慢地撑起了自己的躯干,这本圣经成了他重新站起来的助力。

  但我想更多的恐怕是尼克对于生活不屈不挠的热情和执着,演讲台上一次轻松地站起,在尼克真实的生活中得有多少次的摔倒和尝试,才能练就。我很喜欢尼克那种诙谐幽默又发人深省的演讲,他总能用最朴实无华的语言告诉我们,珍惜我们现在拥有的幸福生活。但我更喜欢他身上阳光般的精神和灵魂,他的快乐不仅感染着见到他的人,也吸引了没见过他的我。

  感慨尼克故事的同时,我又深深地为他庆幸,他有一对深明大义的父亲和母亲。尼克的父亲是一个牧师,母亲是一个护士,尼克的降临无疑让刚刚为人父母的喜悦一下子烟消云散,起初他们也不停地质问上帝:“如果上帝爱人,又怎么会有现在这样的悲剧发生?”

  可所有的言语在现实面前都显得如此的苍白无力,最终他们接受了上帝的旨意,他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关心和呵护这个被上帝特别对待的孩子,使这个孩子成为千万人的偶像和楷模。中国达人秀冠军刘伟曾经评价尼克说,尼克是他见过的这个世界上最健康的人。而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呢?

  随着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物质化,极度丰富的物质似乎并没有满足我们空虚的心灵,我们要的越来越多,以至于我们忘了最初的梦想是什么?面对广阔的世界,我们只盯着自己心中那个阴暗的角落,我们不停地满足那个阴暗角落的诉求,阳光很多也很充足,可是我们无法停下我们的脚步去享受。我很喜欢尼克母亲的一句话,她说:“不要为你缺少什么而生气,而要为你拥有什么而感恩。”比起尼克来,当下的我们实在可以称为“亿万富翁”了。

  张鹏,男,28岁,几个月前因为被逆向行驶的车辆撞倒,进了医院,后半辈子将面临只能依靠轮椅生活的悲惨现实。他苦恼,他悲伤,他无法接受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因为28岁的他尚未婚娶,人生的事业也才刚刚起步,一度消沉的他脾气变得越发暴躁了,经常把母亲送来的可口饭菜打翻在地。但是母亲从来不说什么,只是默默地打扫干净,但就这样一个平凡的举动,却深深打动了张鹏的心,他回想自己出事以来的种种举动,不禁流下了后悔的眼泪。

  是啊!28岁的他什么也没有,那53岁的母亲又有什么呢?父亲去世得早,母亲含辛茹苦地抚养他长大,培养他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本该到了安享晚年的时刻,却偏偏遭受了如此大的变故。自己不但要承受巨大的痛楚,还要顶着痛苦来照顾他这个病人,想到这儿,张鹏搂着母亲大哭起来。

  从此,张鹏像变了一个人,他不再郁郁寡欢、闷闷不乐了,他让母亲回家拿来了自己的电脑,腿不能动,但胳膊和手能动呀,他每天坚持看新闻,并且在网上开通了自己的微博,专门记录自己和病痛做斗争的经验,激励那些对生活失去信心的人们。他还自学了安全知识和环保知识,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告诉别人,要爱惜自己的生命,也要爱护我们的地球这个大生命。

  上天永远是公平的,当它向你关闭一扇门的时候,必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我们应该庆幸我们没有和张鹏一样的苦难,但我想他的故事会让我们体会到关于积极和阳光的心态问题,有的时候经历苦难之后的成长未尝不是一种幸福。

  半瓶水的警示一直在我耳边鸣响,一个“仅剩”,一个“还有”,却给了我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体会,每当遇到困境和不顺心的时候,我会将脸对着阳光,然后拿“还有”来提醒自己是多么璀璨华丽地幸福着。我还有爱我胜过一切的父母,我还有懂事听话的弟弟妹妹们,我还有不离不弃、相濡以沫的男朋友,我还有同甘共苦、风雨同路的好朋友……

  你呢?你没有“仅剩”下什么,你还有……

  用心发掘正能量

  最近网络上关于正能量的话题比较热,什么“和田的‘私车公用大叔’”、“吐鲁番的‘善良妈妈’”,这两个草根人物都来自新疆,一个自己赔上上万的成本,免费搭载乘客上万名;一个收养汉族的双胞胎弃婴,不离不弃地照顾脑瘫儿。其实,他们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道理:用心来发掘正能量,并且传递正能量。

  撇开当下的一些流行人物和事件,我想说一下汶川地震时有关发掘正能量的人和事留给我的最深感触。在记忆中,最刻骨铭心的往往是那些带给我们宝贵经历和成长的片断。

  5·12地震带给我们的伤痛已经渐渐远去,但其中震撼人心的场景却时时在我脑中回放。伟大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经说过,人的意识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潜意识就是人们无法意识到的深层心理和欲望,但它却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比如说在危险到来时,人的潜意识发挥出来的力量,有时竟连我们自己都无法相信。

  至今,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的是一个母亲匍匐在废墟之下的姿势,很多人都记得这个事件,报道的题目叫做“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很多人都记住了这位可歌可泣的伟大母亲,因为她用自己的生命成全了孩子的生命,可我却从她的身上看到了另外的东西,她不仅仅是一个伟大的母亲,她也是一个用心发掘正能量的人。

  现在让我们闭上眼睛,先来还原一下当时的情景:

  玩闹了好一会儿,小宝宝的肚子饿了,妈妈赶紧给他喂奶,吃完奶,小宝宝脸上挂着甜甜的微笑,在妈妈轻轻的摇篮曲中睡着了,妈妈欣慰地站起来,揉了揉有点酸疼的肩膀和手臂,准备脱衣睡觉。忽然,一个巨大的摇晃使她猛地打了一个趔趄,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儿,又一次摇晃了,这次似乎比上次还要猛烈。不容多想,她一把抱起了在熟睡中的宝宝,快速用被子包好,紧紧地搂在自己的怀里。

  这时,漫天的瓦砾和碎片铺天盖地地砸了下来,妈妈被砸倒了,可她看着幼小稚嫩的宝宝,依然强忍着痛楚,用双手撑着地面,跪了下来。当时她想,只要多给宝宝一点空间,那么他就多一份活下来的希望。慢慢地,她的整个上半身都匍匐在了地面上,可她依然倔强支撑着,在自己的身体底下给孩子留下了足够他生存的空间。也许她知道自己挺不过来了,就在自己生命最后的那一刻,她看了一眼依然在熟睡的宝宝,用手机写下了“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故事到这已经感人至深了,这个母亲的姿势感动了现场救援的所有人以及电视机前与汶川同呼吸共命运的亿万国人,当然还有在一旁哭得稀里哗啦的我。我清晰地记得,在那一年的高考作文中,我写下了一个孩子对于母亲的意义所在,十月怀胎的辛苦终于换来了宝宝的平安降临,初为人母的她应该无数次地想象过她和孩子在一起嬉戏玩闹的场景。可一场可怕的灾难就这样悄无声息地降临了,她甚至没来得及听宝宝叫一声“妈妈”。

  时隔四年多,理性地重新回顾这个感人至深的画面,除了当初感性的哭泣之外,我觉得让自己更为之动容的是那位妈妈的“力量”。试想,一个正常的血肉之躯能扛起多少斤的重量,而这位还在哺乳期的妈妈却用她瘦小的身躯扛起了千斤重的钢筋水泥。力量来自于对孩子深深的爱,她用自己的心挖掘出了这种强大的能量。正是这种用心挖掘的能量最终带给了她巨大的力量。

  我想,这个孩子有一天终究会知道妈妈用生命来保护他的故事。在感念母爱的同时,希望他能明白妈妈让他积极乐观地活下去的一份苦心,像自己的妈妈一样,用心挖掘正能量,并把这种能量发挥到他需要的地方去。

  其实,现实生活中做每一件事情都需要我们用心,只有用心了,潜藏在内心深处的能量才能发挥到极致,你同时也会意外地发现自己的很多惊人之举,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不胜枚举。而有的时候,在用心的同时也需要我们竭尽全力。

  在美国西雅图,有一家特别豪华的大餐厅,里面会聚了全世界很多地方的名吃,去那里饱餐一顿,是那个时期每个孩子梦寐以求的愿望和梦想。

  这时,有一个酷爱圣经的牧师,对孩子们许诺说:“如果谁能背出圣经中的第五章到第七章的内容,我就请这个幸运的孩子免费去西雅图这个最高档的餐厅吃一顿。 ”

  这真是一个足够大的诱惑呀!很多孩子都开始背诵圣经的内容了,可当他们拿起圣经,看到长达几万字的内容,一个个都望而却步了,他们心里嘀咕:“这么长的内容,怎么可能背得下来,牧师肯定是在和我们开玩笑,因为这根本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们一个个都放弃了。

  然而,一周以后,一个特普通的小男孩来到了牧师的跟前,他声称自己已经完成了在大家看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牧师和众多小孩诧异的表情中,他流利地背诵了下来。

  当牧师对他过人的天赋大加称赞时,他淡淡地说:“我其实和别人一样,只不过我尽了自己的全力。”

  后来,牧师兑现了自己的承诺,领着这个小男孩进了西雅图最豪华的餐厅,享受了那顿美味大餐。

  这个小孩就是后来的世界首富比尔·盖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