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正能量心理学全文阅读 > 第1章 前言

第1章 前言


  随着生活的滚滚洪流,我们一路奔波向前,本该越走越澄明的心却陡然间失衡了。我们越来越明显地感觉到,房子越买越大,衣服越穿越贵,食物越吃越讲究,身外的一切都在进步,都在丰富,唯独我们的心却越来越空、幸福感越来越低。

  一个终其一生都在追逐名与利的迟暮老人,整天都把自己关在漆黑的屋子里,时而对着窗外失声大哭,“我,为什么开心不起来!”

  一个饱经风霜、满脸泪痕的中年妇女,猛然推开身边的丈夫,声嘶力竭地大喊,“我到底哪里比不上她?”

  一个满脸稚气又浑身疲惫的小男孩,近乎疯狂地撕扯着他那张满是红叉的试卷,愤怒地大喊,“为什么我老不如别人?”

  理想受阻,婚姻危机,自我否定,自尊心受挫……这些看似遥不可及的字眼却无时无刻不伴随在我们的身边,太多的无奈致使身心俱疲的我们只能在夹缝中求生。

  忽然之间,我们心中的正能量被点燃了。它就像黎明的一道曙光,带领我们看到希望的光芒,它也像黑暗之中的一盏明灯,指引我们迎接光明的到来……

  正能量,究竟是什么?它真有这么神奇吗?

  心理学家运用实验的方法,试图解释行为对人情绪的影响,即行为上如果表现出正能量,也会引起情绪上的正能量。这种方法一度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詹姆斯曾经提出,通过面部表情判断别人情绪的能力是根植于人脑的。人的表情蕴含着不同的能量,拥有正能量的人,更常展现出欣喜、欢愉的表情。

  根据詹姆斯的理论,与皱眉的人相比,微笑的人应该感觉更快乐,更能传递内心的正能量。因为当人们做出微笑的表情后,会感觉自己快乐了起来,体内的正能量就会越聚越多;当人们皱起眉头时,会感觉自己也无端生起气来,内心瞬间就会被负面情绪充满。

  后来,人们又发现了几种方法,可以主动地去制造正能量,比如嘴里不断发出“子”的声音、用牙咬住笔、随身携带自己开怀大笑的自画像等等。正如詹姆斯所预测的那样,只要改变你自己的面部表情几秒钟,你就会感到情绪上的巨大变化,负面能量也随之被驱散。由此可见,催生正能量,就是这么简单。

  埃克曼的实验结果告诉我们,表现出一种情绪,不仅仅能影响我们的内在情绪,更能直接有力地影响我们的身体,催生不同的能量。而只有愉悦的、振奋人心的情绪,才能激发出正能量。

  又有实验结果显示,人们不同的走路方式与情绪有着密切的关系。大踏步走路的人比较快乐,而拖着脚走路的人情绪低落,负面能量增多。由此可见,快乐是可以被创造的,身体上小小的改变,就能让身体充满正向的能量。

  从上面的种种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与在脑海中想象一些快乐的事情相比,表现得快乐更加快捷、高效。所以,请尽情微笑,让脚步轻快起来,高昂起头,快乐地说话、跳舞、谈笑、歌唱,做你喜欢的事情,这样正能量才能被驱动起来,将所有好的情境、人和事件带入你的生命中。

  或者,换句话说,如果你想要变得快乐,那就先得感觉美好,这样才能吸收美好事物的能量。

  再后来,由于受到关于“表现”原理制造快乐情绪的启发,研究者们开始思索,是否“表现”原理也能帮助人们找到真爱,激发强大的吸引能量,在长久的婚姻关系中同舟共济、共渡难关。

  沙克特的研究证明了人们对自己身体感受的解释决定了他们的情绪。据此,怦怦跳动的心可以被看成是生气、快乐、爱情的迹象。在沙克特理论的指导下,人们可以通过观看滑稽的电影、走过危险的桥梁、乘坐恐怖的过山车来制造爱意。这一理论也解释了爱情许多奇怪的方面:为何拒绝会引发人更强烈的情感,为何试图拆散一对情侣反而会加深他们的感情,为何人们很难离开那些明明对自己非常不好的伴侣。

  而本书,将从认知的改变———结识正能量、情绪的控制———掌握正能量、意志的锻造———修炼正能量、思维的转换———开启正能量、自我的探索———寻找正能量、人脉的搭建———传递正能量、婚恋的经营———运用正能量、家庭的教育———拥抱正能量、事业的拼搏———制造正能量、拒绝负能量———保护正能量等十个方面,对如何培养正能量进行详细的阐释,希望会给读者朋友的生活带来积极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