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这个历史挺靠谱2:袁腾飞讲中国史(下)全文阅读 > 第16章 坚船利炮叩国门(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8)

第16章 坚船利炮叩国门(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8)


  御侮不成,反而招祸

  目的是想救国的义和团,救国不成,招来大祸。也不知道是不是想救国,按他们说的是想救国,结果呢,御侮不成,反而招祸,造成了八国联军打进北京的屈辱现实。中国在近代史上三次首都被敌人攻占:1860年北京,1900年北京,1937年南京。损失最大的其实应该是这一次了,庚子国难。要说烧了圆明园抢了多少东西,还能统计,但联军抢老百姓的东西,永远无法统计。连八国联军总司令瓦德西也供认,“所有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但为数必极重大无疑。”接着就签订了《辛丑条约》。

  1900年,清政府被迫与11国签订了《辛丑条约》。主要内容有:

  赔款。中国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年息4厘,本息共计9.8亿两,以海关税、常关税和盐税作担保。

  划定使馆区。将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区,成为“国中之国”。在区内中国人不得居住,各国可派兵驻守。

  拆炮台,驻军队。拆除大沽及有碍北京至海通道的所有炮台,帝国主义列强可在自山海关至北京沿铁路的12个地方驻扎军队。

  胁迫清政府承诺镇压反帝斗争。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任何“与诸国仇敌”的组织,违者处死。各省官员必须保证外国人的安全,否则立即革职,永不录用。凡发生反帝斗争的地方,停止文武各等考试5年。

  对德、日“谢罪”。清政府分派亲王、大臣赴德、日两国表示“惋惜之意”,在德国公使克林德被杀之处建立牌坊(该牌坊现立于北京中山公园内)。

  惩治支持过义和团的官员。从中央到地方被监禁、流放、处死的官员共100多人。

  设立外务部。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成为清政府与列强交涉的专门机构。

  当时的东交民巷使馆区可不只是就东交民巷一条胡同,北到长安街,东到崇文门内大街,南到前门大街,跟紫禁城就一墙之隔。赔款的4.5亿两银子,分39年还清,就是还到1940年。到1936年我们大概支付了6亿多两白银。这笔钱俄国分了1亿多两,德国分了9000万两,然而,俄国1917年十月革命一爆发就不要了,德国1918年一战战败不给了,奥匈帝国战败,也不给了,法国、美国、荷兰把这个钱退给了中国,美国是拿这个钱做中国公费留学生的经费,今天的协和医院、清华大学都是用这个钱建的。只有日本,棺材里伸手——死要钱,一直赔到1936年。《辛丑条约》的签订,给中国造成了严重危害:

  巨额的赔款,是列强对中国空前的大规模勒索;为支付这笔赔款,清政府加紧搜刮人民,使中国人民生活更加贫困,社会经济更加凋敝。

  在北京设立的“使馆区”,实际上是“国中之国”,是帝国主义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外国侵略者控制京津地区,使清政府完全处于外国军队的控制之下,便于侵略者直接派兵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按照条约规定,清朝官吏严厉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进一步成为帝国主义的帮凶。而设立外务部,便于清政府按照外国侵略者的意旨实行卖国的外交政策。

  《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精神屈辱最深沉,从而给中国人民带来空前灾难的不平等条约。从此,清政府成为资本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注释:

  [1]庚申之变,是指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烧毁圆明园,咸丰帝逃往承德避暑山庄,最终被迫签订《北京条约》,对列强作出巨大让步这一重大事变,该年为庚申年。

  [2]总督在清代为地方最高级长官,职掌总理军民事务、统辖文武、考核官吏,为一方面军民最高长官,世称封疆大吏。

  [3]淮军是晚清在曾国藩指示下由李鸿章招募淮勇编练的一支军队。淮军出于湘军,是清朝统治阶层中一个重要的武装政治集团。

  [4]引自郑观应《<;盛世危言>;初刻自序》。

  [5]《天演论》书名直译应为《进化论与伦理学》,作者赫胥黎,英国博物学家。《天演论》的基本观点是:自然界的生物不是万古不变,而是不断进化的;进化的原因在于“物竞天择”,“物竞”就是生存竞争,“天择”就是自然选择;这一原理同样适用于人类,不过人类文明愈发展,适于生存的人们就愈是那些伦理上最优秀的人。

  [6]刘永福是以“反清复明”为宗旨的天地会领导人之一,其队伍以七星黑旗为战旗,故称黑旗军。“太平天国”失败后,黑旗军活跃于中越边境。

  [7]暹罗,现今泰国的古称。

  [8]引自《1901年:一个帝国的背影》,王树增著,海南出版社,2004年3月出版。

  [9]1876年,日本迫使朝鲜签订《江华岛条约》后,朝鲜逐渐沦为殖民地。随着朝鲜国内社会矛盾加剧,1894年2月,东学党领导人全琫准领导农民起义,攻占古埠郡衙,活捉郡守。起义军攻占郡城后建立革命政权执纲所,提出“灭尽权贵”的口号。3月,农民军击溃前来镇压的反动军队,并乘胜前进。5月底,一举攻占南方重镇全州,起义浪潮席卷全国。

  [10]在明清两代,朝鲜与中国是宗藩关系。藩属国的国王继位,须经过宗主国的册封,才算取得合法的地位;藩属国需定期向宗主国进贡;宗主国负有帮助藩属国维护统治秩序的责任。

  [11]另据史料记载,卫汝贵治军不严,常纵兵抢掠,但在平壤之战中,他率盛军在西南战场作战,重创日军。平壤失守后,清廷以卫汝贵罪责严重,将其革职逮问。1895年1月,被斩于菜市口。

  [12]另有一种说法,此信并非卫汝贵家信,而是另一位清军将领的家信。

  [13]黄海海战历时5个多小时,北洋水师损失致远、经远、超勇、扬威以及触礁后被毁的广甲五艘军舰。来远受重伤。

  [14]制海权指交战一方在一定时间对一定海区的控制权。目的是确保己方兵力在海上行动的自由,剥夺敌方兵力海上行动的自由;保护己方海上交通运输的安全,阻止敌方的海上交通运输,使该海洋区域为己所用而不为敌所用。

  [15]节略,外交文书的一种。用来说明事实、证据或有关法律的问题,不签字也有用印,重要性次于照会。

  [16]引自《李敖有话说3》,李敖著,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6年1月版。

  [17]同上。

  [18]引自《李敖有话说3》,李敖著,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6年1月版。

  [19]格致是中国古代认识论的一个命题,指穷究事物的道理而求得知识。

  [20]汪大燮(1860-1929),原名尧俞,字伯唐,原籍安徽黟县,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中举,援例为内阁中书,升侍读,户部郎中,后考入总理衙门章京,以明敏谨慎著称。辛丑和议时,沙俄妄图在山东享受特别权利,汪上书陈述利害,被清廷采纳,拒绝了沙俄的无理要求。1914年,汪任教育总长,明言废除“中医”之举,为近代中国第一次掀起废中医之议。1917年,汪任代理国务总理。同孙宝琪、钱能训合称“三老”。晚年致力于红十字会慈善事业。

  [21]李提摩太(1845-1919),英国浸礼会教士,1870年来到中国,最初他在山东、东北一带传教。积极投入山东、山西的救灾活动,在甲午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期间,他积极活动在上层人士中间,曾建议将中国置于英国的“保护”之下。他主持广学会达25年,出版《万国公报》等十几种报刊,通过译介西学,出版刊物,李提摩太影响了许多官员和知识分子。他参与了戊戌变法,被维新派视为精神导师。李提摩太在中国近代外交舞台上也扮演了重要角色。他经常参加中国和列强间的斡旋活动。另外,他还热心中国的教育,创办了山西大学堂,这是中国最早的教会大学之一。1916年,由于健康原因,李提摩太回到英国。著有《亲历晚清四十五年》。

  [22]这里保教的“教”,特指儒家思想。

  [23]清朝的工部主管兴修水利、主要的土木建筑工程。

  [24]引自《近600年历史的天安门》。

  [25]另一种说法是,宣战诏书实际上未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