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还原13个历史真相全文阅读 > 第15章 国共谈判(2)

第15章 国共谈判(2)


  赫尔利发言的主要内容如下:

  “美国并无意卷入中国国内政治。美国是中国的朋友,美国相信民主,中国也相信民主。美国和中国面临共同的敌人。”接着,赫尔利自我介绍,称自己是“民主以及民有、民治、民享政府的忠实信徒”,此行目的是“鼓励中国民主进程的发展”,“帮助整合和团结中国的军事力量,与美国合作共同打败日本”。赫尔利称行前与蒋委员长进行过长谈,“委员长建议,承认中国共产党和其他政党的合法地位”,“考虑让中共加入中国最高军事委员会”,“有必要成立一支统一的、建立在平等自由基础之上的军事力量,共产党的军队将会受到与其他军事力量同等待遇”。

  在拿出包含五点内容的协定文件后,赫尔利说:“蒋介石愿意在此基础上与毛泽东和朱德达成协议”,“这并非最终稿”,“请主席及在座的共产党人士认真研究,美国为建立一个可以与国共双方坦诚交谈的基础,我们在此事上非常尽心努力”。

  毛泽东想知道五点建议是谁的想法,赫尔利说,“这是他自己的意见,根本内容是他的想法,但是,我们大家都做过研究”,“委员长已经同意”了。赫尔利说,“他全部的目标是,实现一个统一的中国并打败日本,而且他希望统一不仅能让中国获得自由,而且还能够阻止内战爆发。如果我们能够帮助这些人达成理解和共识,那么就会产生一个幸福和平的中国,而且战后中国能够在民主自由的基础上进行重建。我们将会非常高兴”。他接着说:“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非常渴望中国能够成为世界四大强国(中国、俄国、英国和美国)之一,并在世界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我们没有,美国也没有任何想法在未来控制中国,我们所希望的是中国的友谊、善意、自由和统一,就像我们在美国所享有的一样。”“我们并不愿意对中国的意识形态和经济政策指手画脚。中国可以选择自己的道路。我们希望中国通过经济规律和人民的意愿来选择自己的经济政策,而不是通过流血和冲突来实现。”

  赫尔利还说:“在与委员长交谈之初,认为委员长坚决反对共产党。但是,在谈话中发现,委员长非常渴望实现中国的和平和统一,他相信共产党正在努力提升普通民众的福祉,而且他自己也希望人民能够获得幸福。”“委员长甚至表达过与毛主席亲自会面的想法,他们会给世界人民和中国人民留下印象,即两人都希望中国普通民众获得幸福,希望阻止内乱、异议的产生和内战和爆发。”

  赫尔利又说:“自己很高兴听到蒋介石先生说他毕生都在致力于维护中国统一,促进民众福祉,相信这也是毛主席所支持的。”“如果在座各位能够找到一个共同基础,与蒋介石先生达成协议,实现中国统一,那么我们将会非常高兴。”

  最后,赫尔利说自己“相信毛主席和蒋介石先生都是为中国的利益而努力,而我们也将会与两位一起共同努力来打赢这场战争”,“蒋介石先生给自己的印象是一个真正爱国的中国人,毛主席也给自己相同的印象”,“双方能够首先确立一个基础,达成一个真诚、持久的协议,推进中国的民主进程”。

  在赫尔利讲话之后,毛泽东仅说:“感谢赫尔利将军来帮助中国实现统一以联合抗日。问题是如何联合中美军事力量共同尽快打败日本,重建中国。这是最根本的问题。”会议结束。

  第二次会谈于同日下午举行。会议持续三个半小时。毛泽东作了长篇发言。针对赫尔利所称蒋介石的目标是“实现一个统一的中国并打败日本”,毛首先强调,中国需要“民主基础上的统一”。

  他说:“中国拥有巨大的人力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但问题是,如何联合这些力量共同抗日。中国需要统一,但为了实现统一,我们需要民主。换句话说,我们需要在民主基础上的统一。考虑到中国缺少民主的事实,当世界范围内的反法西斯战争进展顺利之际,中国的战事却步履维艰,这也是为什么赫尔利将军代表罗斯福总统来中国帮助促进中国统一的原因,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对你表示衷心欢迎的原因。”

  根据国民党军在西南战场节节败退,而美军已经进抵菲律宾的情况,毛泽东提出中国应该出现“转折点”:他说:“尤其在当前,日军已经攻打西南,美军已经进抵菲律宾之际,的确需要中国战场的配合和努力。但是,在国民党当局负责的主要前线却遭遇惨败。对此,全体中国人以及外国友人都十分忧虑。我们希望能出现一个转折点。过去,事态似乎朝一个错误的方向发展,国家统一遭到破坏,中国的战斗力量分散,民主受到干扰,中国与世界大国的关系恶化。因此,是该将这个机器朝着新的方向扭转的时候了,朝着团结、民主、增强抗日力量的新的方向努力。因此,赫尔利将军在扭转局势方面提供的帮助,所有中国人民对赫尔利将军表示感激。”

  接着,毛泽东肯定国民党和政府的“好的一面”:“到目前为止,国民党仍然是一个大的政党,拥有庞大的军队。这支军队在抗战的最初两年里,战果是比较不错的。目前,仍然还在打日本。国民党当局还未最终破坏民族团结,这显然是蒋介石先生领导的党和政府的好现象。”“以此为出发点,紧接着,我们需要团结一致抗日。我们从没有放弃这一点,也就是与蒋介石合作共同抗日。”

  赫尔利对毛泽东肯定国民党和蒋介石很高兴,回答说:“谢谢,非常好。”

  毛泽东陈述“困难”和“危机”,他说:“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事情的另一方面,也就是今日中国之困难、我们的弊病以及严重的危机。如果我们看不到这一面,我们就无法解决问题。”

  “目前,中国政府的政策是全国人民团结的障碍,换句话说,团结存在障碍。我们希望中国的政策会有一个改变。今日中国被分成三个部分或三个区域。其一是日本占领的地区,其二是,中国共产党以及与中共并肩作战的党外人士占领的解放区,其三是国民党统治的区域。

  “关于日占区,国民党当局并没有积极组织地下力量,也没有在这些地区开展抵御入侵者的斗争。至于解放区,国民党当局却采取各种办法来阻挠,甚至破坏。你可以看看地图。当你看到解放区广袤的疆域时,你就能明白这是中国人民八年来艰苦斗争所取得的成果,而且这些斗争都是在最为困难和艰苦的环境中展开的。我想重申,国民党当局想尽一切办法阻挠解放区人民的斗争。他们尝试各种办法发动攻击,往解放区安插间谍,这类活动数不胜数。因为时间有限,所以我觉得没必要向你细述这些事情。

  “在国民党当局直接控制的区域里,存在着严重的危机。很大一部分国民党军队已经失去战斗力。说很大一部分,意思是也有很少一部分国民党军队还没有失去战斗力。从四月至今,国民党军队的规模从二三百万减少至不到两百万,更确切的数字是一百九十五万。国民党军队很大一部分在遇敌之初就四散溃逃,所以,他们无法承担激烈的战斗。

  “在国民党控制的地区,土匪遍野,恣意横行。人民对政府的信任度从未像现在如此之低。如我之前说过,这是一场严重的危机,在大学教授、学生,甚至是国民党党员,以及小党派内部广泛存在着极强的不满情绪。”

  接着,毛泽东提出对赫尔利的“五点建议”的意见,认为“很有必要讨论一下与该协议基础有关的几个问题”,“至于具体条款,我还不准备提出。”

  毛泽东提出,首先必须改组政府,成立联合政府,改变政府政策。

  “包括共产党在内的绝大多数中国人首先希望在政府政策以及政府组织方面有所改变。这是最基础的东西,否则将无法达成任何协议。这个问题不解决,协议不可能有一个坚实的基础。改组政府十分必要,为了建立一个真正的国民政府,建立包括国民党、共产党,以及其他政党和无党派人士在内的联合政府十分必要。

  “除此之外,政府的政策应为团结全国人民一致抗日的事业服务。这是为什么不适合团结抗日的政府政策应该改变和调整的原因。重组政府不仅必要且十分重要。首先能够避免国民党统治区发生军事、政治、财政、经济危机。在解放区,尽管我们面临很多困难,但没有任何危机。如果政府未能改组,即使军队配备有新武器、战斗机、坦克,军队的斗志和士气都无法提高,而且国民党当局一直以来对外国未能提供充足的武器装备心存抱怨。但是,如果政府未能重新改组,那么即使部队得到了更多的供应和补给,军队的士气也根本无法提升,因为包括军事、政治、财政在内的整个组织机构都已经腐败至极点。因此,改组政府首先能够避免国民党统治区发生危机。国民党是该区域的当权者,如果他拒绝改组政府,那么,危机就不可避免。因此,政府改组的问题首先是为了防止国民党当局自己发生危机。

  “至于民主进程的问题,我党认为应该是改组政府,建立联合政府,改变政府政策。过去许多事情表明,蒋介石先生的想法是一拖再拖直至抗战结束。危机日益深重,照此以往,危机的发生不可能避免,将会拖延和扩大,而政府也存在崩溃的危险。不仅是共产党,我们的国际友人以及记者也能感觉到政府崩溃的危险。因此,如果依照蒋介石先生的思路,将问题搁置到抗战结束后,那么,危机将拖延,而且将扩大,也存在政府崩溃瓦解的危险。”

  接着,毛泽东介绍共产党人的工作,分析国民党统治区的“危机来源”,指责国民党对共产党的“错误政策”。

  他说:“在日占区,共产党竭尽全力组织地下力量,积极准备与登陆中国的盟军合作,抵御日军侵袭。“在解放区,共产党展开公开的活动,以推动抗日事业。因此,我们从来没有妨碍国民党在其统治区的工作,但是,国民党却妨碍我们在解放区以及日占区的工作。一百九十五万人的军队中,七十七万五千的国民党军队用来包围我们,甚至袭击我们的解放区。但就我方而言,我们倾尽全力与日作战。我们从来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干扰他们在我们区域内的工作。

  “在国民党控制的地区,国民党当局一见到共产党就逮捕杀害。从1939年起,我党在大后方只能被迫转至在地下开展工作。只有在重庆,我们的日报才允许出版,一些党员才允许公开开展工作,在西安,也有一些党员允许公开开展工作。在国民党控制地区,我党不得不被迫展开地下工作。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命令在大后方的同志不要在工厂和市场组织罢工、罢市的活动,而要支持国民政府抵御日军的行动。”

  毛泽东强调,国民党统治区危机的来源是国民党的错误政策与腐败机构,而不在于共产党的存在,相反,共产党和解放区的存在对于“保卫”国民党大后方有着重要意义。他说:“这表明,危机的根源在于国民党当局的政策本身,以及无法抵御敌人进攻的腐败军队。共产党不存在危机根源。如果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没有共产党,没有解放区,国民党当局早就被日本人击溃了。近期,我们的军队的规模扩展到六十三万人,还有超过二百万的民兵和九千万人口,这是一股非常强大的力量。如果我们在后方与日本入侵者战斗,我们好比拉住了牛尾,我们正在保护国民党的大后方。若没有这些,他们早就被日本人彻底消灭了,因为他们不可能抵御日军的攻击。”

  当年6月国共谈判期间,国民政府代表王世杰、张治中向中共代表林祖涵提交《对中共问题政治解决之提示案》,提出中共部队“合共编为四个军,十个师,陕甘宁边区定为“陕北行政区”,主席由中央任免。对此,毛泽东批评说:“建议的实质是解散百分之八十的第十八集团军和新四军,并解散由人民自己选举产生的解放区政府。如果解散了大后方的第十八集团军和新四军,将不会有人拉住牛尾,届时日本侵略者将直指国民党控制地区,因此,我们认为此建议只能危害到他们自己。”

  毛泽东分析国共两军情况,认为需要改组的应该是国民党军。他说:“协议基础中有一点可能出自蒋介石先生之手,即,我们的军队、官兵在重组之后,将会受到与国民党官兵一样的俸禄和待遇。我认为,接受改组的军队应该是失去战斗力、不服从命令的部队。比如,这些部队在遇敌时四散溃逃,不服从命令,而且极为腐败堕落,只有此类的军队才需要改组。至于我们的军队,我希望我们的朋友能够看看敌人后方更多的根据地,我们有许多根据地,其中十七个是比较大的。美国军事观察组已经访问了包括延安在内,以及位于五台山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以及晋绥军区。我希望我们的美军友人能更多地参观一些根据地。我希望你们能参观所有的根据地。我认为,这也是中国人民的观点,重组那些腐败、没有战斗力的军队是当务之急。”

  关于军饷和军队供应问题,毛泽东比较国共两军说:“国民党军队食不果腹、缺衣少穿,甚至虚弱到无法行军,国民党士兵的每月军饷是五十元,这仅能够买一包香烟。而我们的军队丰衣足食,因此你看,如果我们军队被重组,与国民党军队享受同等待遇,这将如何进行呢?如果我们军队被重组,与国民党士兵得到相同的军饷,你能想象这将如何实现和完成呢?他们将会忍饥挨饿,甚至虚弱到无法行军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