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朝鲜战争:尘封六十年的内幕全文阅读 > 第6章 中国介入这场战争(1)

第6章 中国介入这场战争(1)


  1 金日成的求援

  在国家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金日成将求援的目光首先投向莫斯科。

  1950年9月末的平壤,秋风萧瑟,万木凋零。

  平壤位于朝鲜中部,三面环山,南面是平壤平原。清澈碧绿的大同江穿城而过,把平壤分成东西两部分。在平壤市内,大同江边,有一座美丽的山峰——牡丹峰。美丽的平壤城山拥水绕,自古以来就有“第一江山”的美称。平壤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早在公元427年,它就是朝鲜高句丽王朝的首都。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内阁首相办公楼位于平壤市内的一座庭院中。这是一座旧式土木结构的三层建筑,朴实而典雅。在一间整洁的办公室内,一位身材魁梧的中年人,伫立在一幅巨大的军事地图旁,凝视着地图上敌我双方的图标。

  这位中年人身着列宁装,穿平底便鞋。他就是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委员长、内阁首相、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金日成。金日成原名金成柱,由于长期革命斗争显示出来的才干,战友们叫他“瀚别尔”(朝鲜语一颗星的意思)或者叫“金一星”,时间长了,就成为他现在的名字金日成了。

  1912年4月15日,金日成出生于平壤万景台一个佃农家庭。当时,朝鲜已沦为日本殖民地。1925年他随其父金亨稷赴中国东北,就读于吉林毓文中学。金日成在读书期间就积极参加反日革命斗争。1929年秋至1930年春被捕囚于吉林监狱。“九一八”事变后,金日成创建朝鲜人民革命军,与中国人民一起进行抗日武装斗争。1935年5月创建朝鲜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祖国光复会,并被推举为会长。日本投降后,金日成回朝鲜创建劳动党。1947年2月,北朝鲜人民委员会成立,金日成任委员长。1948年9月任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内阁首相。

  朝鲜内战爆发后,金日成任人民军最高司令官,指挥人民军从多方面对汉城实施迂回包围,分割三八线、横城、原川、利川和水原一带之敌,在汉城地区聚歼南朝鲜军,解放了汉城和汉江以北各城镇。接着,又挥师南下,迅速突破锦江和小白山脉一线,在大田地区和小白山脉围歼敌主力,解放南方大片土地。1950年8月中旬,人民军强渡洛东江,到达半岛南部的倭馆、永川、浦项一线,将美军和南朝鲜军驱赶到面积仅为1万平方公里的一块狭长地区。为了阻止人民军的进击,敌人在这里调集了美、英军队5个师又一个独立团及南朝鲜军8个师,并调集数百架飞机对人民军狂轰滥炸。双方展开空前惨烈的阵地攻防战。

  麦克阿瑟为了挽回败局,调集重兵在仁川登陆,切断了人民军前线部队同后方的联系。美军各种型号的近千架飞机,在未遭人民军方面任何抵抗的情况下,完全夺取了制空权,对人民军前线和后方实行24小时不间断的空袭。

  在前线,美军机械化部队在数百架飞机的掩护下,无阻碍地进行机动作战,造成人民军人员和物资的巨大损失。同时,敌机肆无忌惮地轰炸铁路、公路,摧毁电报电话线路、通信设施和其他目标,破坏人民军给养供应,瓦解人民军的作战意志,使人民军无法适时展开反击作战。

  美军在切断了人民军各部队之间的所有联系之后,已使登陆仁川的和突破人民军南部防线的这两支部队会合,从而使汉城的失陷已不可避免。在这种情况下,在朝鲜南部作战的人民军各部队已被敌人从北面加以分割,散处于南部的人民军目前无法补充弹药、给养和干粮。此外,一些部队已失去联系,有些已被包围。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已经到了生死危亡的关键时刻,金日成心急如焚。

  一位秘书模样的年轻人静悄悄地走到金日成身旁,轻轻地说:

  “委员长,开会的时间到了!”

  金日成将视线从地图上移开,缓步走出办公室,向会议室方向走去。

  在一间宽敞的会议室,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委员们正在召开紧急会议,会场气氛严肃得令人透不过气来。金日成主持会议并首先发言:“军事形势是严峻的,由于汉城陷落后已无法阻止联合国部队越过三八线;如果美军越过三八线,剩余的人民军部队也无法进行有效的抵抗,战争最后将在很短时间内结束,朝鲜将成为美国的殖民地。”

  最后,政治局领导人一致同意请求苏联和中国提供直接的军事援助。

  第二天,9月29日,苏联驻朝鲜大使什特科夫应金日成的邀请来到了金日成官邸。副首相兼外务相朴宪永也在座。

  “大使先生,您是否知道前线的情况?”金日成问道。

  “最新情况还不知道。”什特科夫回答道。

  “由于敌人攻占了沙里院并攻到第2方面军的后方,给前线造成严峻的局面。以前以为可以指望有组织地撤回部队,但是由于纪律涣散,不服从命令,敌人已经突破平泽和礼山,并切断了第1方面军和第2方面军的联系。汉城不明。再三呼叫,都没有接到崔庸健的任何报告,尽管与他联系的电台仍然开着。”金日成说到这里,心情迫切地问什特科夫,“要改善前线状况应采取什么措施?”

  “我很难就此问题有什么建议,因为我不了解朝鲜人民军的情况和所处的位置。但是,我认为司令官采取紧急措施组织三八线的防御是适宜的。在那里迅速部署部队并占据修筑好的防线是十分必要的。”什特科夫淡淡地回答道。

  “敌人会越过三八线以北吗?”金日成有些焦虑地问道。

  “暂时不清楚,但是一定要采取紧急措施组织三八线防线。”什特科夫说。

  “我们原打算依靠自己的力量统一国家,我们想组建15个师继续战斗。”金日成担心地说,“但是我搞不清楚,敌人会不会越过三八线,如果敌人越过三八线,那么我们就不可能组织新部队,也就不可能有效地抗击敌人。”

  金日成还向什特科夫通报了政治局讨论关于请求苏联和中国支援的情况。

  第二天,什特科夫致电苏联外交部长葛罗米柯:

  金日成和朴宪永有些焦急不安。对于目前的形势感到有某种慌张和缺乏信心。

  近日来,形势日益复杂。敌人已完全切断第1方面军的6个师和两个旅,并攻进原州,切断了第2方面军的7个师。汉城已经陷落,能开赴三八线有效抵抗敌军的部队已经没有了。

  在北方新组建的部队向前线运动得十分缓慢,由于桥梁、车站被毁,铁路已经瘫痪,汽车运输很不充分。

  新组建部队武器不足。守卫镇南浦、海州、元山、咸兴的新组建的部队只有教练用的枪械。

  政治形势也在复杂化。

  敌人向北朝鲜境内投伞兵侦察苏联援助何种物资并组织破坏活动。反对势力在北朝鲜已开始抬头。

  什特科夫还将金日成和朴宪永联名写给斯大林的求援信用电报发给葛罗米柯。

  金日成和朴宪永在求援信中写道:

  亲爱的斯大林:

  我们有充分的决心克服面临的困难,不使朝鲜沦为美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和军事基地。为了人民的独立、民主和幸福,我们将斗争到流尽最后一滴血。因此,我们果断地采取坚决的措施:组建和训练一些新的师;把在南朝鲜动员来的10万多军队部署在更有利的作战地区;武装全民,做好持久作战准备。

  虽然如此,如果敌人不给我们时间来实现我们预定的措施,而且还利用我们极端严重的局面来加速对北朝鲜的进攻战役,那么我们将无法依靠自己的力量阻挡敌人。因而,亲爱的约瑟夫·维萨里昂诺奇,我们不能不请求您给予特别的援助。换句话说,当敌军跨过三八线以北的时刻,我们非常需要苏联方面的直接军事援助。

  如果由于某些原因不能做到这一点,那么请帮助我们在中国和其他人民民主国家建立国际志愿部队,对我们的斗争给予军事援助。我们请求您对我们的上述建议给予指示。

  鉴于北朝鲜的混乱局势,什特科夫请示葛罗米柯,可否将部分苏联专家和在朝苏联机构的部分苏联工作人员撤回苏联。

  10月1日夜,金日成召见中国驻朝鲜大使倪志亮和一等参赞柴军武(后改名柴成文),向中国提出紧急出兵援助的请求。接着,金日成又与朴宪永联名写信给毛泽东主席,并专派朴一禹到北京面交毛泽东。求援信说:

  敬爱的毛泽东同志:

  您对于为自己祖国的独立解放而斗争的朝鲜人民深切的关心,百方援助,我们谨代表朝鲜劳动党,衷心地感谢!

  现在反对美帝国主义侵略者的我们朝鲜人民解放战争的今日战况是,在美国侵略军登陆仁川以前,我们的战况不能说不利于我们,敌人在连战连败的情况下,被我挤入于朝鲜南端狭小的地区里,我们有可能争取最后决战的胜利,美帝军事威信极度的降低了。于是美帝国主义为挽回其威信,为实现其将朝鲜殖民地化与军事基地化之目的,即调动了驻太平洋方面陆海空军的差不多全部兵力,遂于九月十六日以优势兵力,在仁川登陆后继续占领了汉城。

  目前战况是极端严重了,我们人民军虽然对于上陆的敌人,进行了极顽强的抵抗,但对于前线的人民军已经造成了很不利的情况。

  战争以来,敌人利用约千架的各种飞机,每天不分昼夜地任意地轰炸我们的前方与后方,在我们对敌空军毫无抵抗力的情况下,敌人则充分发挥其空军威力了。各战线上敌人在其空军掩护下,活动大量机械化部队,我们受到的兵力与物资方面的损失是非常严重的,后方的交通运输、通信及其他设施被大量破坏,同时我们的机动力,则更加减弱了。

  敌人登陆部队与南部战线的部队已经连接一起,切断了我们的南北部队,结果使我们在南部战线的人民军,处于被敌切断分割的不利情况,得不到武器弹药,失掉联系,甚至有一部分部队,已被敌人分散包围着。如果汉城完全被敌占领,则我们估计敌人可能继续向三八线以北地区进攻。如果不能急速改善我们的各种不利条件,则敌人的企图是很可能会实现的。要保障我们的运输、供给以及部队的机动力,则必须具备必要的空军,但是我们又没有准备好的飞机师。

  敬爱的毛泽东同志!我们一定要决心克服一切的困难,不让敌人把朝鲜殖民地化与军事基地化!

  我们一定要决心不惜流尽最后一滴血,为争取朝鲜人民的独立解放民主而斗争到底!

  我们正在集中全力,编制新的师团,集结在南部的十余万部队于作战上有利的地区,动员全体人民,准备长期作战。

  在目前,敌人趁着我们严重的危机,不予我们时间,如果继续进攻三八线以北地区,则只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是难以克服此危机的。因此,我们不得不请求您给予我们以特别的援助,即在敌人进攻三八线以北地区的情况下,急盼中国人民解放军直接出动援助我军作战。

  2 焦虑的斯大林

  斯大林说:“他们将来到这里,但我们现在不应该同他们作战。我们不准备作战。”

  苏联斯大林休养所坐落在风光秀丽的黑海之滨的一片墨绿色的松柏林中,几幢俄罗斯风格的别墅,红瓦白墙,拱门长廊,精巧而别致。

  休养所的主人已无心欣赏周围的一切美景,叼在嘴里的木制大烟斗冒出一缕缕青烟,紧锁的眉头下,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盯着案头那封来自朝鲜的求援信。

  斯大林出生于格鲁吉亚哥里城一个鞋匠家庭。30多年的斗争生涯造就了他坚强果断、万难不屈的气质。苏德战争初期,苏联遭受惨重损失,陷于十分危急的境地。斯大林力挽狂澜,组织领导全民进行反法西斯战争,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动员一切力量,保障反侵略战争顺利进行。他依靠最高统帅部大本营及其指挥机关总参谋部及时做出战略决策,制订战略计划,组织战略协同,组建和使用战略预备队,总结失利教训,先后取得莫斯科会战、斯大林格勒会战、库尔斯克会战等一系列战略决战的重大胜利。同时,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和巩固,最终战胜了纳粹德国企图毁灭人类的战争,对人类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经过战争考验的苏联已经强大起来。斯大林在战后国际事务的重大问题上,坚持不向美国让步。他在1946年2月发表演说,指出战争是“现代垄断资本主义基础上发展的必然产物”,只要资本主义存在,战争就是不可避免的。西方攻击这篇讲话,说它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宣言”。

  朝鲜战争爆发后,斯大林一直密切关注着这场战争。斯大林一直认为美国不会对朝鲜进行干涉,但令他始料不及的是,美国人最终还是干涉了。美国人的干涉令斯大林十分担心,他不愿卷入苏联与美国的公开对抗。斯大林在帮助北朝鲜加强军事力量时采取了非常谨慎的态度。他主张把苏联的作用限制在武器和后勤供应方面。

  当金日成要求苏联顾问直接归属于前线的作战部队,什特科夫向金日成保证将说服莫斯科批准这一要求时,斯大林向什特科夫发出了警告:

  苏联驻平壤大使:

  显然,您犯了一个错误,因为您没有问过我们就允诺给朝鲜人派顾问。您必须记住您是苏联的代表,而不是朝鲜的代表。我们根据所要求的人数而派出的顾问是去前线的司令部(而不是去作战部队),他们将穿着文职的服装,作为《真理报》的新闻记者。您个人将对苏联政府负责,不能让他们成为俘虏。

  冯西(斯大林的笔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