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战国终结者:秦始皇全文阅读 > 第1章 父亲异人

第1章 父亲异人


  父子惨居邯郸城

  孟子曾经说过:“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这句话,用在千古一帝秦始皇身上,也同样适合。

  九岁前的秦始皇,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的话,这四个字最贴切:生不如死。

  要知道,小时候的秦始皇,即使再落魄,也是秦国王室的直系子孙,如果按照现在某些连续剧的模式,他应该是个超级牛人,完全可以无法无天,想干啥就干啥,打个奴才,鱼肉个百姓,都应该是家常便饭。但是对于小时候的秦始皇而言,这些都只是一个梦,因为他现在的身份,不是王子,而是“质子”。

  战国时期,为了表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和平共处,诸侯国与诸侯国之间,都要互派公子为人质,简称为“质子”。

  表面上,质子的地位都比较高,活得很有尊严;实际上,“质子”就是人质,一旦国与国之间发生战争,质子首先遭殃,不仅是敌方发泄的首选,还可能成为祭旗的对象,何况那还是一个今天歃血为盟、明天就兵临城下的战国时代。

  秦始皇的父亲异人,就是为了显示秦、赵和好,而被秦国派到赵国的“质子”。

  一般来说,强国派到弱国的质子,弱国的人民都要巴结、逢迎,生怕怠慢了这位“爷”,导致强国派兵讨伐。所以秦朝派往其他国家的质子,生活得都不错,唯独一个例外——派往赵国的质子异人。

  赵国为什么不巴结秦国的质子呢?因为赵国也是一个强国,它刚刚经过“胡服骑射”,国力迅速强大。

  当时的局势很明显,秦国与赵国是当时最强大的两个国家,而且他们都野心勃勃,意欲统一天下,他们之间肯定会爆发一场大战。在这种背景下,异人父子的生活待遇,可想而知。

  从秦始皇出生的那天起,历史就给他好好地上了一课,只不过题目叫“什么叫世态炎凉”。

  从三岁懂事开始,一直到九岁回咸阳,小时候的秦始皇,活得那叫一个惨。他没有玩具,没有佣人,甚至得不到父亲的宠爱和照顾,只能稀里糊涂地活着,活到可能某天被拉出去祭旗,或者是某天“食物中毒”,暴病身亡为止。更可怕的是,这种生不如死的日子,他根本就看不见结束的那一天。

  如果想摆脱这种生活,除了逃跑当老百姓外,唯一的办法就是重新回到秦国,这也是秦始皇父亲异人的梦想,只是对于现阶段的他来说,回咸阳的“梦想”,就是一个梦,甚至不能想。

  因为,异人的处境很特殊。

  首先,虽然异人的父亲安国君是太子,但是他的祖父秦昭襄王还健在,所以他不是太子,而是王孙。异人与秦王之间,还隔着一群大爷、二大爷。对于秦昭襄王来说,儿子还管不过来呢,根本不会想起这个异国他乡的孙子,更不会召他回秦国。

  其次,异人的父亲安国君有一大堆儿女,光儿子就20多个,异人不是长子,且处于中间偏下的位置,非嫡非长,所以异人不具备立太子的条件,而且他的母亲夏姬也不受宠,根本见不到自己的夫君。所以,在自己父亲眼里,他就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所以才“光荣”地进驻邯郸当质子。

  连自己的亲爷爷、亲父亲都不待见自己,那些在朝堂之上的大臣们,更不会为自己求情。异人如果想回邯郸,除非他中了六合彩,或者天上掉下一个大馅饼。

  佛家云:“世间万物皆因缘而生,因缘聚则物在,因缘散则物灭。”如果你真的信缘分,那么天上真的可能会掉馅饼。

  身在邯郸的异人怎么也不会想到,上天即将赐给他一段奇缘,赐给他一个改变他一生命运的人。

  这个人,不是什么达官显贵,而是一个富可敌国的大商人。

  阳翟奇商——吕不韦

  无论在多么绝望的情况下,也不要放弃希望,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创造奇迹。

  ——当年明月。

  即使深陷绝望之中,异人也有希望,因为,他拥有两个绝对的优势。

  第一个优势:他是太子的儿子。

  按照惯例,只要异人的父亲当上了大王,他就有可能当上太子,甚至当上皇帝,虽然机会渺茫。接近于零,并不是等于零,只要没有到零,就还有机会!

  第二个优势;异人所处的环境。

  虽然身处敌国,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但是异人居住的地点太好了,他生活的都城,叫做邯郸。

  战国时候的邯郸,是中国最繁华的城市,没有之一。

  在这座雄伟的邯郸城中,男人们“相聚游戏,悲歌慷慨”,女人们则“弹弦踮屐,鼓琴瑟,游媚富贵”。在这里,靡靡之音与放纵的娱乐活动比比皆是,到处都是一派灯红酒绿、霓虹闪烁的气象。

  按照现在的流行说法,这座邯郸城就是一个东方巴黎,绝对是时尚人士的首选。这么一座繁荣昌盛的城市,肯定会吸引各种社会名流、达官显宦,其中也包括各种商人。

  阳翟人吕不韦,就是一名被邯郸吸引而来的商人,而且还是一个“巨商”。

  据《史记·吕不韦传》中记载:“吕不韦,往来贩贱买卖,家累千金。”可见吕不韦的生意之大,足以笑傲江湖了。但是,商人再有钱,也没用。

  在古代社会,一直“重农轻商”,商人再有钱,也没有相应的社会地位。韩非子在他的《五蠹》中就说道,工商之民为“五蠹”之一,就是社会的蛀虫,败坏社会风气,应该就地消灭。

  而纵观中国整个《二十四史》,但凡立传的,都是“贞洁烈女、名臣贤将”,从来没有为商人单独立过传。即使有的话,也只是在《食货志》《货殖列传》中提到过一些,而且还都是反面教材。

  为了摆脱这种窘状,很多商人就不再推销商品了,而是选择推销自己,希望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惊天伟业之功,博得君主的赏识,光宗耀祖,当上一名出色的公务员。

  春秋战国时期,以孔子为首,百里奚、商鞅、范雎、苏秦、张仪、李斯,都是因为成功推销自己而成就一番伟业的。这类人,我们称之为“游士”。而吕不韦,就是一个商人加游士。

  商人,代表着吕不韦有钱;游士,代表着吕不韦有才。凭借着家里的经济基础,加上自己精明的头脑,如果吕不韦想“弃商从政”,那绝对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他所需要的,就是一个机会。

  这个机会,就是异人。

  在这座邯郸城内,当吕不韦第一眼看见异人的时候,他就暗暗下定了决心,这位仁兄,对得起自己的名字,绝对是“天资异类,奇货可居”也。

  为了印证自己的想法,当天晚上,吕不韦就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父亲,而他们的对话,更是被《战国策》详细地记录了下来:

  吕不韦贾于邯郸,见秦质子异人,谓其父曰:耕田之利几倍?曰:十倍。珠玉之赢几倍。曰:百倍。立主定国之赢几倍?曰:无数。

  吕不韦问父亲,搞农业能挣几倍利润?十倍。搞金融业能挣几倍利润?百倍。如果搞个皇帝出来呢?无数。

  十倍的利润,足以让商人为之疯狂了,何况还是“无数”!吕不韦当时就疯狂了,他直接决定,要用自己家累千金的经济基础、聪明的经济头脑,以及完美的营销手段,给异人重新包装,让他发挥自己最大的力量。

  说干就干,吕不韦立刻去拜见异人。听说一个巨商要见自己,异人都傻了:“一个富可敌国的大商人,找我干吗,我一没钱二没势,难道是让我还钱……”正在异人犹豫不决的时候,吕不韦直接闯了进来,吓了异人一跳。

  见面之后,吕不韦毫不避讳,他开门见山地说道:“我能光大你的门庭。”

  听到这番话,异人先是一愣,然后不屑地笑道:“你先光大自己的门庭,再来光大我的门庭吧!”

  此时的异人一定在想:“这人就是一个疯子,你既无官职,又无威望,最多就拥有几个臭钱,居然要光大我的门庭?”

  眼看谈话就要不欢而散,吕不韦不慌不忙地抛出了第二句话:“你不知道,我的门庭,要等待你的门庭光大之后,才会光大。”

  有点意思……

  一个是虽然落魄,但绝不放弃希望的公子;一个是无权无势,但是却野心勃勃的富商。命运让这两个男人撞在了一起,就是让他们干一番惊天动地、轰轰烈烈的大事。

  既然都知道了对方的想法,异人也就放下了戒心。战国策记载:“子楚心知所谓,乃引与坐,深语”,咱们好好聊聊吧。

  吕不韦开始向异人分析现状:“你现在穷困潦倒,无权无势,即使大王薨,安国君为王,你有20多个兄弟,又居中,无权无势的你不具备竞争力,所以无法当太子,如果搞论资排辈,你也没有那么长的命,所以你还是没机会当太子……”

  如果我是异人的话,早就抡袖子扇人了,这些都是既定的事实,你不说方法也就算了,还拿这些出来,难道是为了消遣我!

  即使这样,异人还是忍住怒气问道:“然也,为之奈何?”可见,异人绝对有自己的优点,即使被损,也能放下架子,虚怀若谷、彰显王者气派。要知道,在整部《史记》里面,只有两个人说过“然也,为之奈何”,第一个是他,第二个则是刘邦。

  看见异人不急不躁,吕不韦暗暗高兴,他继续说道:“虽然现在有很多不利的条件,但是只要摆平一个人,大事可成。”

  “谁?”

  “你父亲的第一夫人——华阳。”

  吕不韦巧言如簧

  异人有20多个兄弟,可见他老爸安国君也是一个追求风流快活的主儿。即便如此,安国君也有自己的最爱——他最宠爱的就是华阳夫人,即使安国君有无数个女人,也把她视为最爱,这些年他们夫妻一直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华阳夫人更是“纵使后宫三千人,也集宠爱于一身”。

  可惜的是,华阳夫人有一个致命的弱点:无子。

  这就要了命了,要知道,在旧社会,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传宗接代那可是头等大事,一个女人要是生不出男孩,就是武则天、慈禧也白搭。

  “无子”的这个弱点,正是吕不韦的突破所在。因为他知道,华阳夫人虽然无子,但是她的一句话,却可以决定谁是太子!

  已经说服了异人,发现了突破的地方,且看吕不韦如何对异人进行包装吧。吕不韦的公关手段,绝对让后人顶礼膜拜。

  第一步:吕不韦拿出自己一半的家产,即五百两黄金供异人消遣,让异人换新衣服,买一辆好点儿的车,广交赵国政要及各国使节,打出自己的品牌,改变自己的形象,让自己的名号传遍大江南北,传回秦国。让他的爷爷、老爸知道,赵国的首都邯郸还有一位很“牛”的秦国王子。

  第二步:在异人打出自己的名号,跻身上流社会后,吕不韦又收集了很多的奇珍异宝,西行入咸阳,求见安国君和华阳夫人。

  这次会见,吕不韦什么都没说,只是混了一个脸熟。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难道吕不韦会让自己的金钱打水漂吗?

  如果直接说,他就不是吕不韦了。面对异人,是面对一个穷困潦倒、无权无势的落魄公子,如果拐弯抹角地叙述,很可能让异人起疑心,进而成为惊弓之鸟,还不如直截了当、开门见山。如果异人犹豫了,也正好说明他胸无大志,不是奇货可居,吕不韦连钱都省了。但是对华阳夫人,这套方法就行不通了。

  尽管华阳夫人是一介女流,但也是经过宫廷PK、百里挑一的宠妃,不可能被轻易忽悠的。

  如果吕不韦告诉她:“你没有孩子,你看异人这个孩子如何?”这不是挑明了告诉她,我给你介绍一个居心叵测的孩子。所以这种事情,不能心急。

  当然了,吕不韦是一个商人,商人不会胡乱投资的,这次花钱换脸熟的举动,可以让吕不韦认识两个人,而这两个人,才是搞定华阳夫人的突破口。

  第三步:吕不韦找到了华阳夫人的姐姐和弟弟阳泉君,开始公关。

  《战国策》里详细地记载了这次公关的全过程。

  华阳夫人的两个姐弟都是色厉胆薄、胸无大志之人,平时没有什么爱好,就喜欢敛钱。对付这种人,吕不韦的突破口就在“钱”上面。

  吕不韦告诉他们:“你们现在家里财宝无数,宝马良驹在院子里闲逛,美人更是数不胜数,朝中大臣能不眼红吗?虽然你们现在没事,但是你们也不想想,一旦太子即位,届时执掌后宫的自然是太子之母,还能是你们的姐姐吗?你们姐姐失宠了,你们的这些财宝,还不知道归谁所有呢?”

  这几句话,把阳泉君说得无言以对、一身冷汗,华阳夫人的姐姐更是浑身直哆嗦,差点儿昏了过去。

  看见他们不说话,吕不韦接着说道:“眼下夫人之貌如春花之艳,安国君之宠如东海之深,夫人应该在诸子中选一贤者收为义子,他日安国君登基,此子必为太子。即便安国君百年之后,此子也必承王位,大人一家的权势也可安如泰山。”

  听到这番话,阳泉君如梦方醒,他支支吾吾地说道:“只是安国君二十余子,各有其母,谁肯为华阳夫人所收养?”

  等的就是你这句话,吕不韦内心高兴得不行,但是他还要再按捺一下心中的喜悦,因为他还有一番话没有说。

  吕不韦继续说道:“那还不简单,寻找义子,要找其母早逝、孤立无援、身居国外的,这样才能感恩戴德,孝敬夫人。除此之外,还要谦而有礼、勤而好学,有君子之风,才能荣登大宝……”

  对于这种说法,华阳夫人的姐姐和弟弟表示赞同,但是他们有一个疑虑,秦国还有这种的子孙吗?

  转了一个大圈,终于讲到正题上了,吕不韦强行按捺内心的激动,慢慢地说道:“有啊,不韦在赵经商,常听邯郸城中公卿大臣说……”

  后面的话就不说了。对于两个被完全洗脑的人,吕不韦说的话,比他们老爸说的话都好使。当天晚上,他们就冲到华阳夫人的面前,痛哭流涕,以死相逼,哭着喊着要华阳夫人收异人为义子,好保住他们现在所拥有的家产。

  虽然华阳夫人对异人不是很了解,但是她姐姐、弟弟说的话,确实也是华阳夫人所忌讳的,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华阳夫人决定找吕不韦来,听听他的意见。

  还听啥呀,如果吕不韦放弃了这个机会,他就不是吕不韦了。对付华阳夫人的姐姐、弟弟,要晓以他们的利害,说钱;而对付华阳夫人,则要涉及她的利益:情。

  对于收养义子的父母来说,最怕的是什么?不孝。

  辛辛苦苦养了十几年,最后养成了一只白眼狼,这是华阳夫人最害怕的问题;而吕不韦,恰恰就是针对这个问题,来展开自己的攻击。

  吕不韦说道:“异人谈及秦国及夫人,未尝不伤心落泪,思念之情溢于言表;自知在诸子中居后,其母又早逝,且身居国外、孤立无援,愿意依附夫人;夫人若能将此子收为养子,则异人无国而有国,夫人无子而有子。他日一旦主持秦国之政,还不全凭夫人主持?”

  百里之外,背井离乡,自己都吃不饱,还会为夫人流眼泪?虽然这些全是假的,但是吕不韦这么一说,还是说得华阳夫人心花怒放、眉开眼笑,慢慢地,她也对异人产生了好感。

  至此,吕不韦用其圆滑的智慧,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本领,彻底为异人打开了成功之门,而他也因为这一战,成为了战国时期最出色的商人、游士,兼公关部经理。

  但是很可惜,吕不韦虽然是一个合格的说客,却是一个蹩脚的政治家,如果他的政治水平也像他的舌头一样厉害的话,他也不会迎来那么悲惨的结局。当然这是后话,至少现在,他还是一个成功者,成功游说了华阳夫人,接着就要看异人自己的了。如果华阳夫人不喜欢异人,那吕不韦的一切努力都是白搭。

  面对游说华阳夫人这个艰巨的任务,异人到底行不行呢?

  华阳夫人完全中计。

  异人当然行,不是一般的行,而是非常行。

  多年颠沛流离、孤苦伶仃的生活,锻炼了异人奇高的情商。不管是真心的,还是虚情假意的,异人真把华阳夫人当成了自己的生母。

  当得知华阳夫人是楚国人、喜欢楚国服装后,异人立刻找了一件楚国的衣服,还刻苦学习楚国的礼仪舞蹈。这些举动,让华阳夫人心花怒放,她亲自为异人更名,取名“子楚”。

  这还不算,异人还极力孝顺华阳夫人,“亲尝汤药、啮指痛心、扇枕温衾、尝粪忧心”,把华阳夫人感动得哇哇的。

  被感动的华阳夫人当机立断:“愿得子楚立为嫡嗣,以托吾身。”

  华阳夫人这关过了,就剩下最后一个Boss了——异人的父亲,太子安国君。事实证明,过这道最终的关卡根本不费事,因为摆平安国君的,正是他的“第一夫人”——华阳。

  我们看历史书,评价一个人办事情迅速:如暴风骤雨一般,快速而严谨地办完。殊不知,最猛的风,不是暴风,而是枕头风;最狠的雨,也不是暴雨,而是“梨花带泪”。

  “温柔细语”外加“柔情带泪”,再绝情的男人也没招呀。“千金难买美人笑”,只要你能高兴,让我干什么都行,不就是认个义子吗,让我认干爹都行。

  至此,异人终于成为了华阳夫人的义子。如今的他,再也不是那个邯郸的落魄王孙了,而是大秦的国之储君!

  而吕不韦,也完成了自己人生的转变,虽然他还是那个南来北往、跑东跑西的商人,但是他一手打造了一个帝国的君王!假以时日,吕不韦的前途不可限量。

  就在他们两人欢呼雀跃的时候,命运女神和他们开了一次玩笑,而这次玩笑,不仅毁了他们之前的所有努力,还差点要了他们的命……这是后话,我们先来看一下当时的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