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战国志全文阅读 > 第62章 寻找孙膑(2)

第62章 寻找孙膑(2)


  随着田忌的亡命天涯,孙膑自此也消失在历史的丛林里,跟我们玩起迷藏,从此不再露面,生死未知。

  孙膑此后的去处成了一个永远的谜。

  当然要解开这个谜也还是有办法的,因为所谓的谜,就如多解方程式,它存在多个答案,我们不敢肯定哪个答案是正解,因此才显得扑朔迷离。虽然如此,只要我们的推理是合情合理的,符合事情的发展逻辑,也符合人物本身的性格特征,我想,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假设,是可以做到八九不离十的,起码也可以得出大体的轮廓概貌,这就象刑侦专家通过受害者的描述而给犯罪嫌疑人画像一样。

  这就是著名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管用的解谜方法。

  那么好吧,我们就用这个方法,试试能否寻找到深度失踪的孙膑先生。

  当田忌亡命天涯的时候,孙膑有三种可能的选择:

  一是随田忌出逃。

  二是回到齐国,继续做他的军师。

  三是选择离开田忌。

  第一种选择可以排除,就孙膑那个样子,跑不了多远就得在牢里呆着,孙膑不可能这样蠢。第二种情况也可以排除,清除异已向来是连死党一并清除干净,邹忌不可能在自己的身边留下一个“豫让”,孙膑也不会蠢到回去遭罪。

  唯一的可能就是第三种,孙膑选择离开。

  那么孙膑离开田忌的最佳时机是什么时候呢?

  答案明摆着,那就是劝不动田忌之时。孙膑的心里跟明镜似的,邹、田之间必有一场火拼,这是可以肯定的,而依田忌的直肠子,断然不会是邹忌的对手。这是孙膑选择离开的第一个理由。

  第二个理由就是,孙膑冒着身家性命和盘托出造反一事来,他还有留下来的理由吗?万一田忌某一天,酒后失言,他孙膑必定死无葬身之地。

  综合以上考虑,于是某一夜,月明中天,或者夜色朦胧,孙膑上路了,带着他的几个贴身随从和他的辎车,从此消失在历史的视线里。

  孙膑一定和他的老师鬼谷先生一样,找一个可以餐风饮露的地方,一个风景优美得可以练成仙风道骨的地方,随便搭一个草庐,很自在过起他的自耕农生活。

  晨曦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这个日子是很舒坦的,远离政治,远离喧嚣,远离阴谋鬼计与尔虞我诈,做一个面朝太阳的人,坐看云起之时。

  无聊的时候,孙膑可以教授几个弟子,收点“束修”换点酒喝。他也可以写写自传之类,回忆回忆并不平静的前世今生。有孩子的话,还可以当故事讲讲曾经的苦难与辉煌。

  事情一定是这样的,这才是孙膑的才智。

  现在的山东省日照市九仙山,有一处掩映在竹林深处的名胜古迹--九仙书院,又称为孙膑书院。据说此地就是孙膑当年选择离开之后,最后落脚的地方。

  九仙山风景之盛,宋代文学家苏轼用一句诗概括:“九仙今已压京东”。孙膑便在这个风景如画的地方,自己动手修筑石屋三间,聚徒讲学,研读兵法,这才有了千古不朽的军事巨著--《孙膑兵法》。

  清康熙年间文人李澄中登临此地,曾赋诗曰:“孙子何年去?空余此讲堂。云深丹灶冷,竹覆石坛荒”。

  孙膑的一生好象是专为与庞涓过不去而存在的一样,当初被庞涓折磨得要死,后来他也把庞涓折磨得要死。这分明就是不是冤家不聚头,庞涓一死,孙膑也就解甲归田,无声无息了。

  当然他的这个无声无息,相当有智慧。

  先于诸侯孔明,孙膑成为中国历史上智慧的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