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战国志全文阅读 > 第84章 齐宣王称雄(3)

第84章 齐宣王称雄(3)


  周慎靓王五年(公元前316),燕国,燕王哙在位,国相是子之。此时,苏代在燕国,出使齐国刚回来--根据近世学者的考证,苏代其实是苏秦的兄长,先于苏秦扬名于诸侯。

  子之有一个很恶毒的计划,企图夺取而不是控制燕国的政权,便和苏代商量--苏代和子之是儿女亲家。

  苏代说,我有办法。

  苏代打算搅浑一池春水。

  战国之世,诸子百家之争鸣很大程度上是对中国未来出路的探索,其中有一种探索便是主张回到尧舜时代,重新实行禅让制。由此可见,当年的思想界,说自由确实自由,但要说乱,也是相当混乱的。

  这就是苏代打算使用的搅屎棍。

  苏代从齐国回来,不得向燕王哙汇报工作嘛。于是,燕王哙就问苏代:“依你看,齐宣王有没有成为霸主的可能?”

  苏代说:“当然没有。”

  燕王哙问:“为什么呢?”

  苏代说:“齐宣王不信任他的手下。”

  燕王哙似乎恍然大悟了,其实是恍然大蠢,因为自此之后,燕王哙一味信任国相子之。

  和平演变的好戏这就开场了。

  子之充分调动手下人的工作积极性,继续对燕王哙大摆乌龙阵,下定决心要把燕王哙乌龙瘸。

  接下来出场的是一个叫毛寿的大臣,他对燕王哙:“尧为什么会名满天下,是因为他将权力交给别人而不是儿子。如果您也能将权力交给别人,您就是当代的尧。”

  燕王哙非常激动,他要做尧,于是将权力全部交给子之。但燕王哙似乎不大死心,尽管表面上赋于了子之大权,实际控制政府权力的却是太子姬平,燕国中层以上干部,差不多都是姬平的人,都听姬平的。

  子之相当恼火,想不到这个老不死的还有点头脑,他享盛名,姬平享权力,我却成了顶缸的了。这不成,把我当猴可不成。于是,子之决定加大火力,摆平燕王哙。

  子之派出得力干将对燕王哙说:“您表面上将国家大权交给子之,所有官吏却都是太子的党羽,您还是偏心太子,这怕与您的盛名有损吧。”

  此时的燕王哙完全昏了头,一腔热血,满脑袋浆糊,一心一意要做他的尧,全然不管不顾这事的后果。遂下令罢免燕国中层以上干部,将人事权全部交给子之。他想用什么人就用什么人吧,我不管了。

  就这样,相国子之摇身一变,成了国王,燕王哙反倒成为臣僚。

  一场意想不到的风暴就此来袭。

  周赧王元年(公元前314),子之当国三年,搞得国家混乱不堪,怨声载道。有一个人实在看不下去了,此人就是太子姬平。

  姬平打算联合大将市被,办了子之。但姬平很清楚,眼下子之大权在握,党羽遍布,爪牙林立,光是他们二个人和一些热血青年,显然不是对手,他要得到一个国家的支持。

  这个国家就是齐国。

  于是,姬平秘密派人前去联络。

  然而姬平决计想不到,他的这个举动后来竟演变成引狼入室。

  有个叫储子的人,就对齐宣王说:“此时不落井,更待何时?”

  齐宣王觉得有理,就答复姬平:“我听说你要整顿纲纪,恢复君臣父子的名份,这很好嘛,我全力支持你,你说怎么办我就怎么办。”

  堂堂齐国,堂堂齐宣王,却对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姬平如此俯首贴耳,鬼都知道其中必定有诈。因为这是典型的巧言令色,夫子说:巧言令色鲜以仁。大大的没安好心。

  事实也正是如此,但姬平管不了那么多了,他打算在刀尖上跳一回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