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战国志全文阅读 > 第90章 苏秦出山(3)

第90章 苏秦出山(3)


  苏秦仅凭三寸不烂之舌,却抵得上百万雄兵,平空套来十座城池。燕昭王惊奇得眼珠子差点都掉出来,当即提拔苏秦为武安君。

  武安君苏秦再接再励,着手实施他的第二套方案,那就是再使齐国,以燕事齐。换言之,就是承认齐国的老大地位。苏秦这样做,表面上的理由是回报齐国归还十座城池,实则是希望达到麻弊齐国之目的。

  然而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

  有人在燕昭王面前诋毁苏秦说:“苏秦是个反复无常的小人,您得防着他点,他可以骗齐宣王,也可以骗您,因为苏秦没有理由要对燕国忠心耿耿--换言之,苏秦也可以对齐宣王忠心耿耿,只要给他更大的利益。”

  燕昭王一想,对啊,是这个理,遂有了某种想法。当苏秦从齐国返回燕国时,燕昭王二话不说,直接撤了他的职,甚至连“苏府”都不让进。

  苏秦到底是聪明人,他知道,一定是有人在燕昭王面前中伤他,而中伤他的最好理由莫过于忠诚度,正如鲁国大臣中伤吴起所做的那样。

  于是,苏秦决定去见燕昭王。

  苏秦说:“现在假如有象曾参一样孝顺,伯夷一样有节操,尾生一样讲信用的人,让这三种人去奉事大王,您认为乍样?”

  燕昭王说:“那敢情好啊,我正需要这三种人。”

  苏秦料定燕昭王会这样回答,他也知道燕昭王的意思,要把我苏秦赶走。所幸我苏秦从不打无准备之战,他已然想好了驳倒燕昭王的办法。

  因为苏秦知道,曾参是一个大孝子,为尽孝道,决不离开父母半步,决不在外面过夜。商朝末年的伯夷,很有节操,商朝灭亡之后,宁愿饿死首阳山下,也不愿做周武王的臣子。还有一个叫尾生的人,很讲信用,与女子相约在桥下幽会,女子没来洪水却来了,可是尾生不肯离去,结果被水淹死。

  象这三种人,又守孝道又有节操又讲信誉,如何肯千里迢迢来燕国,又如何肯低声下气去齐国要回十座燕城,又如何肯坑蒙拐骗把齐军坑退?

  综上所述,苏秦说:“象这三种人,大王根本没办法用他们。”

  燕昭王沉默不语。

  苏秦接着说:“忠诚有二种,一种忠诚只为自己着想--博得名誉,一种忠诚却是为别人着想--建功立业。我正是处处为燕国想着才获罪的呀。”

  燕昭王还嘴硬:“罢罢罢,你自己不忠诚也就算了,怎么反倒怪罪起忠诚来?”

  苏秦接着又给燕昭王讲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极像后来的武大郎、藩金莲与西门庆之间的三角恋爱(虽然结局不同),为了表述方便,我决定以上述三位知名人物代之。

  从前哪,有个叫武大郎的人在很远的地方作官,他的妻子藩金莲不甘寂寞,遂与西门庆私通。当西门庆得知武大郎要回家省亲时,担心棒打野鸳鸯,好日子从此结束,很是吃不下饭。藩金莲说:“勿虑,我已备好毒酒。”

  过了三天,武大郎果然回来了,藩金莲遂让侍妾端着有毒的酒给他接风。侍妾知道酒中有毒,想告诉武大郎真相,又担心他把藩金莲赶走;可是不说吧,又害怕真地害死武大郎。于是她假装跌倒,把酒泼在地上。武大郎大发雷霆之怒,抬出家法,把她打了五十大板。

  苏秦说:“侍妾那一跌,在上保存了主父,在下保存了主母,可是自己却不免挨板子,怎么能说忠诚就不会获罪呢?其实我就是那个侍妾啊。”

  这回燕昭王不再嘴硬了,他说:“那好吧,我恢复你的职位。”

  从此燕昭王越发善待苏秦。

  之后,燕昭王为继续麻弊燕国,质子于齐,苏秦也跟着去了。这且按下不表,下面我们接着说张仪耍猴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