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官场 > 张居正官场奋斗史全文阅读 > 第八章 知遇援拔(六) (1)

第八章 知遇援拔(六) (1)


几天后,陈瓒弹劾户部尚书杨博的奏疏,连同圣上的御批,就在邸报登出了。陈瓒的奏疏弹劾杨博交通商贾,收受商贾贵重礼品,为其驰驿提供便利。其中,关于礼品,举出了波斯地毯为例。而要害是,陈瓒把收受礼品和提供驰驿便利联系起来,这样一来,收受礼品就有了以权谋私之性质。圣上收到奏疏,并不按惯例交内阁票拟,而是直接作出御批:“往者严嵩在政府,中外皆指斥其贪墨,朕痛下决心,为国除此墨臣。朝廷三令五申,明令为官者务以清廉从政为要旨。今者户部尚书杨博,身为重臣,理应表率,却置朝廷纲纪于不顾,交通商贾,谋取私利,有失朕望。着杨博开缺回籍。”r

正如预料的那样,看到陈瓒的参折和圣上的御批,朝野一片哗然。r

“因为收受同乡的馈赠就罢黜公卿?”这样的疑问在坊间流传着。也是,在众人看来,一个无官不贪的官场,贪墨索贿、日进斗金者大有人在,收受同乡礼品算得了什么?再说这样的事每天都在发生,人们早已习以为常;至于为驰驿提供便利,不要说陈瓒在参揭中只是含糊说“道路传闻”杨博为张百万运输食盐驰驿提供便利,即使是真的,这也不是什么新鲜事,朝廷有关使用驿道的规定,早已是具文,谁也没有当回事,怎么突然间,这竟成了罢黜大臣的理由?难道,圣上真要重振朝纲,说到做到,不容有丝毫偏离吗?人们根本不会相信。再说,贪墨受贿有据的官员比比皆是,言官弹劾、商贾举报,但每每如石沉大海,并没有谁仅仅因为贪墨受到追究,与许多官员相比,杨博的“罪状”实在不值一提。而且为什么仅凭科道的参折就御批罢黜?与体制不合啊!按常规,应该是命有司查核后区处,怎么查也不查就据此罢黜大臣?因此,罢黜杨博的谕旨一颁发,就不免猜测纷纭。r

游七和李幼滋搜集的讯息源源不断地提供给我。r

“杨博得罪了徐阶,所以唆使言官媒孽他!”r

“杨博何等老练,怎么可能会开罪首辅?定然是徐阶害怕杨博有朝一日会取而代之,未雨绸缪,预为清除。”r

“徐阁老宅心仁厚,开诚布公,不会如此卑鄙吧?定然是杨博哪里考虑不周,惹得圣心不悦!”r

“反正,一定另有隐情!”争论双方往往到最后倒是达成了一致。r

“隐情”很快就不再是隐情,而成为公开的秘密。r

按照我的吩咐,游七把“隐情”悄悄说给了他的一些同行,很快,京城官场就明白了,杨博是因为抵制为圣上购买龙涎香一事遭到报复。这很重要,如果这个“隐情”不让官场知道,最受指责的就是徐阶了。不要说关于徐阶预为清除政敌的猜测,对徐阶的声望具有致命的损害,既使不把这样的议论当回事,仅仅因为徐阶是阁揆,在道义上对杨博的被罢黜也负有责任。在官场,已经形成了根深蒂固的观念:首辅作为文官的代表,有义务在皇帝那里替全体文官说话,同时还要为个体的官员伸张正义。谏阻圣上任意处分大臣的责任,是首辅所不可推卸的。如果朝野认为哪一位大臣因行为端正而受到皇帝的不公正的处分,那么官场就会指责首辅希宠固位,没有首辅之风。所以必须把罢黜杨博背后的真因泄漏于外,方可减轻徐阶的责任。r

一旦真相外泄,杨博的声望骤长猛增。杨博离京的当天,京城官员倾巢相送,欢声笑语不绝于耳,就像杨博受到提拔重用要去履新。反倒是弹劾杨博的陈瓒,一下子成为众矢之的。到都察院,御史们都躲着他,到内阁去会揖,下得轿来,没有人和他同行,搞得陈瓒灰溜溜地,“人心不古矣!”陈瓒见到我,感叹道。r

徐阶的责任只是减轻了,并不等于没有责任。这个缺憾很快就得到了弥补,这就是对李幼滋谏阻修建兴都皇宫的调息。r

按照预先的筹划,李幼滋在陈瓒弹劾杨博的同时,上疏谏阻修建兴都皇宫和雩坛。疏上,圣上交内阁票拟。徐阶悄悄问前去送奏疏的冯保:“公公察言观色,可觉察出圣上愠怒否?”r

冯保把圣上的话传达给徐阶:“这样的御史,不是朕的耳目风宪之司,而是一意讪君卖直、沽名钓誉之徒!”r

徐阶谢过冯保,就找袁炜、李春芳聚议。他没有把圣上的话传达给两位同僚。r

“此事不可小视,”袁炜说,“李御史谏阻修建兴都皇宫,虽是从节约财用角度入手,但我辈不能不从政治上考量,此议实乃包藏祸心,妄图否定议大礼的成果,质言之,不承认兴都为国都之地位,进而否定兴献皇帝皇考身份!此等言论若不重重惩处,不啻助长翻案之风,后果不堪设想!”r

徐阶微微一笑。他对袁炜的无限上纲充满鄙夷。事后徐阶对我感叹道说,幸亏这位袁某人不是首辅,不然这样的话说给圣上听,又会兴起一场大狱。但刻下他什么也没有说,只是微微一笑而已,然后就请李春芳提出处置建言。r

“春芳随元翁办事,甫入内阁,正要向元翁、懋翁学习。”李春芳乖巧地说。r

徐阶沉吟片刻,道:“我辈身为辅臣,务以宽大开帝意,此乃我辈的责任。言官自有言官的责任,彼等弹劾公卿,谏阻皇上,也是其本分,一时不合圣意,圣上欲遣之,我辈当力争,安能导之遣乎?”他避开了袁炜所谓的政治高度,从辅臣当为言官开脱,以显示皇帝的宽大仁厚的角度,反驳了袁炜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