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曾仕强说中国人全文阅读 > 第1章 序言

第1章 序言


  ——说不尽的中国人

  这不是一本骂中国人的书。身为中国人,专门骂中国人,就算写得十分精彩,毕竟“灭自己人的威风”,何必?骂到后代子孙失去了信心,对我们到底有什么好处?

  这也不是一本捧中国人的书。自己捧自己,等于“往自己脸上贴金”,并没有实质意义。捧得后代子孙自以为高人一等,处处眼高手低,亦是枉然!

  我们所做的,只是描述、分析中国人。不敢说什么“客观”,至少保持相当“忠实”。中国人看似简单,实际上很复杂。骂的人骂来骂去,都只骂到中国人的皮毛,并没有伤害到躯体。捧的人费尽口舌,不过是锦上添花,好像也没有让中国人格外光彩。

  骂也好、捧也好,中国人几千年来,永远还是中国人!

  说中国人改变了,似乎没有。我们不是常说中国人不改农业社会的习性吗?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有什么办法呢?

  说中国人没有改变,好像也不对。我们时常担心,中国人变了,变得越来越失去中国人的味道。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时代不同了,中国人也改变了。

  这到底怎么一回事?

  全世界的民族,不都是这样?有稳定的部分,就有变迁的部分。从社会文化发展的过程来看,不可能完全稳定下来,维持不变。也不可能变得失去原来的面目,因为上一代的血液,依然流在下一代的身上。

  然而,中国人比较特殊。我们的历史那么悠久,证明中国人在“持续中有变化,变化中有持续”的功夫,确实有其独到之处。

  中国人一直在变,却又永远没有变。

  所以不必紧张地怀疑:“什么是‘中国人’?”凡是认同中华文化而又正在实践中华文化,换句话说,具有中国人特质的,都是中国人。

  如果不认同中华文化,失去中国人的本性特质,就算拥有中国人血统,面貌像中国人,而且中国话说得很流利,恐怕已经不是中国人了。

  当然,认同与否,必须出乎自愿,丝毫没有勉强的必要。人各有志,何必强人所难?血统、语言、风俗习惯,不过是构成民族的自然条件,今天这些条件都已不如过去般具有力量。认同文化,形成民族意识,发挥良好的民族精神,才是真正的中国人。

  关于论述“中国人”的书籍,已经为数不少。有骂的、有捧的,当然也有客观研究的。不过,我们希望从另一个角度,采用另一种方式,来剖析中国人。

  首先,我们找出中国人最常见的现象,用案例来加以分析,期盼对中国人的深层心理,得以浅出地获得真实的表达。

  中国人最常见的事情,当然不限于本书所列举的内容。我们抱着抛砖引玉的心情,希望有兴趣的读者,大家一起来参与研究分析。如果大家深具同感,我们还会有续集。

  方智出版社顾问简志忠先生,从事文化事业多年,亲眼目睹中国人的生活百态,亟思对中国社会有所回馈。多次聚谈,共同获得初步认识:要解决中国人的问题,惟有帮助中国人真正地了解中国人。居于这点小小的心意,才有这本小书的发行。其中案例部分,曾经在直效行销杂志连载;附录部分,也在“中央副刊”发表过,在此谨向有关人士致谢。并请各界朋友,不吝指教,幸甚。

  曾仕强

  序于台湾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