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人的某些习性
林语堂说中国人是最伟大的悠闲者,你急他不急,永远慢条斯理,从容不迫。因为他懂得未雨绸缪,一切都胸有成竹,何况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干着急有什么用?为了保持悠闲,尽量深藏不露,有能力也不表现,一切量力而为,省事省力,留一些气力嘲笑他人。中国人又擅长随机应变,什么事情都要看着办,论关系、套交情、看情况,在变动中见机行事。不求人,格自高,只要能无欲,比谁都大,知足常乐,怎么样都好,最起码不会跑去自杀。这些都是中国人常见的习性,但不是全部,所以我们只能说是:中国人的某些习性。
(一)慢条斯理,从容不迫
听见背后响起喇叭声,日本人会小步慢跑,闪到路边。美国人则挥挥手,边抱歉边走开。只有中国人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若无其事地走路。
中国人不是看不见,也不是听不到,更不是不管它。我们有反应,最后一定走开,只是急什么?慢慢来嘛,大家都平安。急事缓办并不是不办,而是不急才安全。
龟兔赛跑,中国人当然希望自己能够像兔子那样飞快,却必须警惕这样的好光景恐怕不容易持久。像乌龟那么慢的时候,就会自我期许:只要持续进行,铁杵也可能磨成针。兔子容易骄傲,乌龟成为长青的象征,有利于长期奋斗。
慢的素养,具有三个要点:
员郾慢工出细活。慢的目的,不在拖拖拉拉,不在浪费时间,更不在应付公事。慢的主旨,在充分利用时间,力求精细、灵巧,把事情做得更好。
圆郾不怕慢,只怕站。愚公移山的精神,代表慢没有关系,只要持续下去,不停顿,不休止,总有成功之日。虽然慢,日有寸进,总比一曝十寒好。
猿郾事缓则圆。凡事求圆满,必须掌握人急造反、狗急跳墙的道理,不可操之过急,也不可不留余地。急躁、匆促,都会顾虑不周,引发不良的后遗症。中国人的悠闲哲学,和现代盛行的休闲不同。休闲是忙碌一阵子,赶快偷个闲,准备再忙。悠闲则是凡事不急躁,从容不迫而不感受到压力,更能够持久奋斗。
(二)未雨绸缪,及早盘算
日本人最希望找到一家可以安身立命的公司,接受终身雇佣,然后全心投入,以公司为家。美国人习惯于申请工作,离开职位,再另找工作,认为这就是生涯。中国人经常有新的愿望,而且盘算得很长久。任何风吹草动,人事变化,都会引起许多猜测,各自打算盘。
中国人慢的哲学,配合着未雨绸缪,事先预测,做好准备,到时候才能够从容不迫。因为一切都在掌握之中,跑也跑不掉,自然可以慢条斯理。
及早盘算,使得中国人十分敏感。一举一动,都会引起大家的注意,并且想得很多。
预先筹划的素养,具有三个要点:
员郾放长线钓大鱼。看得长远的目的,在获得更好的报酬。预先知道有大鱼,而且不容易钓上,必须把长线预先放得远远的,以待大鱼游过,慢慢钓起。
圆郾掌握先机。事情的征兆常常模糊而不明显,等到一切明朗化已嫌太迟。要在模糊当中看出端倪,才能够及时掌握先机,以免晚了一步,徒然悔恨。
猿郾预卜未来。既然先机难明,不如设法预测未来。中国人喜欢占卜,大家对未来的可能变化都很有兴趣,主要是为了掌握先兆,以便放长线钓大鱼,有丰盛的收获。
悠闲需要一些配套,那就是警觉性很高(也可说成怀疑心很重),遇有风吹草动,马上要提出对策。充分掌握未来可能产生的变化,心无恐惧,当然可以悠然自得。
(三)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日本人认为成败的责任,全在自己。做得不好或者良心不安,就应该自杀。美国人承认优胜劣败,如果不能反败为胜,便应该认输。只有中国人永远不认输,也不肯自杀,把失败的责任,推给老天,因为“天亡我也”。中国人主张凡事尽力而为,但是并不能保证成功。孔子尚且感叹“遇不遇者时也”,可见生逢其时,或者生不逢时,对于成功与否,往往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大家嘴巴上说算命、看相不科学,是迷信,实际上偷偷地遍寻高明,要求指点。知识程度越高,官职越重要,好像越相信风水,说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天命的观念,有三个要点:
员郾天命不改。该得的,一个也少不了;不该得的,一个也多不了。天命既然不可改,惟有听天由命。最要紧的,是一切凭良心,以求好心有好报。
圆郾尽心而为。深信心想事成,凡事成功与否,决定在心。所谓皇天不负苦心人,必须尽心尽力,才有成功的希望。万一失败,也用不着气馁伤心丧志,得以问心无愧。
猿郾喜欢卜问。不管信与不信,对于占卜、算命、看相、测字、求神问卜,请求上天启示、菩萨开悟、高人指点,都相当有兴趣。民间信仰的主旨,也在求天保佑。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同样含有谋事在天,成事在人的意思。中国人相信小事谋事在人而成事在天,大事则谋事在天而成事在人。大事天定,人只是承办而已!
(四)深藏不露,量力而为
日本人就算没有本领,也要装成很能干的样子,任何人都要追求第一,大家专心追求卓越。美国人有多少本领,就要找机会表现出来,并且到处宣传,有些什么良好表现。只有中国人深藏不露,有能力不一定表现,还喜欢伪装成没有本领,比较省力省事,留下力气嘲笑表现的人。
一个中国人常常练习乒乓球,遇到有人找他打球时,第一句话往往会说:“好久没有练球了。”
为什么中国人显得神秘、奸诈、不实在,就是喜欢保留实力,不强求出头。有时谦虚过分,也会给人一种莫测高深的感觉。没有必要,尽量少表现,是明哲保身之道。
深藏不露的修养,有三个要点:
员郾人怕出名,猪怕肥。人越出名,遭遇的麻烦越多。越有能力,承担的责任越重,所要承担的事情也越多。不如隐藏实力,凡事才有量力而为的可能,省力省事。
圆郾不要夜郎自大。中国人对那些自我膨胀,把自己看得很伟大的人,大多抱着敬而远之的态度。背后则嘲笑为夜郎自大,不自量力,十分看不起。
猿郾慎防人上有人。自己的本领高强,也要慎防人上有人,强中更有强中手,所以深藏不露,以免泄露自己的实力,招来更为强大的破坏力,对自己不利。深藏不露并不是不露,而是站在不露的立场,来求取合理的露,以免露得过分或不及,对自己有害。有能力必须合理地表现,凡事量力而为,才能恰到好处。
(五)随机应变,见机行事
日本人做事,会全力以赴,因为做得不好,可能就要自杀。美国人做事,先估算代价,给多少钱做多少事,如果多做,就会说出来,甚至要求增加报酬。中国人做事,完全“看着办”,一切随机应变,并无一定模式。
随机应变,好像是中国人的最爱。我们的处事原则,不外乎关系、套交情、看情况。而关系、交情和情况三者,时时都在变动,所以中国人讲求适时应变,以求得此时此地最合理的解决方案。
时机变动,方法和态度都要随着调整,中国人看似毫无原则,变来变去,其实是为了见机行事,提高效益。
见机行事的原则,有下述三个:
员郾以逸待劳。时机不利时,要“守”、要“待”,叫做“度小月”。时机有利时,趁时而动,及时而为,可以事半功倍。保留精力以待不时之需,不要乱动、蠢动。
圆郾行百里者半九十。时机改变,原本会成功的,也可能变成失败而功亏一篑。把握最后关头,才能确保万事顺成。哪怕是一路风顺,也不能够掉以轻心。
猿郾狡兔三窟。聪明的兔子有三个洞穴,才能临危脱逃,以免被擒。既然要随机应变,也应该事先想好各种应变之道,最好再加以沙盘推演,才能高枕无忧!
随机应变,看起来和投机取巧一模一样。所以中国人常常说自己在随机应变,而别人则是投机取巧。形成中国人对自己和对别人的双重标准,以致引起很多误解。
(六)无欲则刚,知足常乐
日本人非胜利不可,一旦失败,就觉得一切都完了。美国人力求胜利,却也接受失败的事实,勉力奋战,以求反败为胜。只有中国人乐天知命,胜败处之泰然。既然已经尽力,问心无愧,虽然失败也无所怨责。
人之所以不够刚强,常常委屈自己,做一些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主要是因为自己欲望太多,弄得一点骨气都没有。被欲望牵着鼻子走,以致为名为利,一辈子痛苦。
如果减少欲望,自主的程度便会增高,这样的人,当然刚强得多。随遇而安,知足也就常乐。中国人能够过着毫无压力的生活,和这一种观念,有密切关系。
知足常乐的心态,具有三个要点:
员郾人不当头,木不当轴。再结实的木头,当轴心也承受不了多久。人要当头,责任马上加重,而压力也就增大。中国人不为天下先,凡事退让一步,才能自保。
圆郾不以胜败论英雄。这次挫败,下次可以再来。一时成败,实在不必计较。何况功没过存,所有功劳最后会被人一笔勾销,所以中国人只求无过,不求有功。
猿郾喜怒哀乐不形于色。因为情绪反应在脸上,容易让人识破自己的欲望,而加以利用。既然知足,哪里还有什么喜怒哀乐,一切都是自然满足,何来形色?
功没,表示没有人会记住别人的功劳。过存,告诫我们别人会长久记住我们所造成的过失。中国人主张“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便是居于功没过存的事实依据。
我们的建议
一、中国人的习性,当然不止这些。因为我们身为中国人,对自己了解太深,所以知之甚详,说也说不完。这些习性,到底好不好,似乎也没有定论。有时候觉得很可爱,庆幸自己生为中国人;有时候又非常厌恶,为什么中国人会这样令人失望?能不能试一试,用“不好不坏”的心情,来重新省察一下,看看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二、日本人和美国人,是我们几十年来接触最频繁的,拿来和我们做比较,希望大家稳定情绪,不要马上断定“像日本人多好”或者“难怪美国人那么进步”。我们所需要的,是重建信心,能够冷静地和人家比一比。如果连这种勇气都没有,做中国人也未免太悲惨了。
三、慢条斯理,从容不迫;未雨绸缪,及早盘算;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深藏不露,量力而为;随机应变,见机行事以及无欲则刚,知足常乐,究竟是不是中国人的习性,我们先不要立即反应。因为第二章我们又将列举若干和这些习性几乎完全相反的项目,看起来也很像中国人的偏爱。怎样才是中国人的习性,我们已经讨论了很久很久,而且各有主张,互有不同的看法,是不是因为中国人本来就具有矛盾性格,以致无论怎么说,好像都是对的?这一点我们也暂时保留,以后再说比较保险。
二、中国人的另一些习性
中国人看似慢吞吞,推也推不动,但是动起来有如脱兔,所以有时候捷足先登。一方面重视未雨绸缪,主张事预则立,另一方面却能拖就拖,什么事情都到时候再讲。你笑他喜欢求神问卜,他却在趋吉避凶,你笑他深藏不露,他却忽然见义勇为,舍我其谁?中国人虽然善变,看起来毫无原则,有时候却择善固执,坚持原则,丝毫也不让步。无欲则刚,知足常乐,是自我安慰的方式,取法乎上,方得其中,又积极得不断求发展。中国人好像有时候这样,有时候却那样,这些同样不能完全代表中国人,只是另一些习性。
(一)动如脱兔,捷足先登
中国人虽然欣赏龟兔赛跑中的乌龟,只要踏踏实实、不停地前进,就不用担心爬得慢。
然而,条件充足,情况许可,或者有所需要的时候,中国人也十分乐意充当兔子。为了捷足先登,我们经常动如脱兔。虽然几分钟之前,还是静如处子。
平时,中国人优哉游哉,漫不经心。但是,紧要关头,或者关键时刻,我们速度之快,简直出乎意料之外。同样一个人,静下来的时候慢吞吞地,甚至闻风不动;一旦动起来,却有如疾风。脑筋动得快,手脚更动得快,谁说中国人慢呢?
快的条件,有下述三个:
员郾始如处子,终如脱兔。刚开始如处子一般文静,才能够分散别人的注意力,认为主要竞争力量不在于此,然后如脱兔般快速,使大家措手不及,而捷足先登。
圆郾人急造反,狗急跳墙。没有理由,大家急不起来,就不肯快速地动作。找到相当的理由,造反也有理,当然不肯静待处置,而采取快速反扑了。
猿郾先发制人,以免被制。不下手就会被害,不利于己的时候,中国人多半不再犹豫,采取快速的行动。情势不妙,不能再拖时,我们会迅速处理。
中国人的阴阳文化,说慢的时候,含有快速的意思。我们既不反对慢,也不赞成慢。我们既不赞成快,也不反对快。总之一句话,应该快就要快,应该慢当然要缓慢。
(二)能拖且拖,到时再说
中国人虽然重视未雨绸缪,主张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然而,挂在我们口头的,却是:“到时再说!”
拖字诀使中国人成为“穷则变,变则通”的实践者,看起来像消极的反应,得过且过,用不着费心盘算,因为“船到桥头自然直”,操心什么?
今天拖过去,还有明天。说不定情势变化,对我有利。晋文公历经十九年的艰辛亡命生涯,即王位后居然可以称霸,可见拖的好处多多。等待情势变化,是拖的最佳借口。凡事到时再说,才能够配合当时的情势,以求合理。
拖的要诀,也有三个:
员郾老天饿不死人。中国人相信只要凭良心,天无绝人之路。何况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枉则衰、满则缺,时间会改变一切,目前的困境,拖过去,总有好日子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