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曾仕强说中国人全文阅读 > 第40章 乱中有序的奥秘(10)

第40章 乱中有序的奥秘(10)


  按理说,中国人这么多,说中国话的人这么多,中国话应该理所当然地成为世界语言才对。事实上,中国人不一定会说中国的普通话。某些中国人,坚持说方言,装成不懂普通话,也鼓励他们的子女不要说普通话。大家都骂中国人不团结,却不支持大家都说普通话,是不是矛盾?

  幸好如此。大家才会用心学日语、学英语、学俄语,甚至学德语、学法语,虽然学成四不像,却也实在扩大了现代中国人的视野。语言是工具,多一种工具,应该是有利无害。不过,我们希望不管会说哪一种方言,哪一种外语,只要是中国人,都应该会说普通话,也就是国语。

  说国语,不一定要放弃方言或外语,中国人善于兼顾,多说几种语言,不难,也有好处。大家都会说国语,影响力才会大。团结就是力量,不是用来侵占别人或挑战他人,而是“同样的话说多了,说久了,就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力”。大家会注意,说话自然有力量。

  人数多,不一定影响力就跟着增大。人数多,还要加上说共同语言,有共识,心连在一起,力量才会大。应该大而不大,是现代中国人的耻辱,徒然拥有那么多人,见笑!人多好办事,但是一定要办正事,做好事。论人口,世界上没有人胜得过我们。四分之一绝对不是简单的比例,任重道远,现代中国人必须全力以赴,责无旁贷。

  (二)市场广阔,大家都很关注

  由于政治太可怕,而经济很可爱,所以全世界不约而同,大家重视经济,说什么政经分离,其实是先赚钱才有力量搞政治,金权非钱不行,才是实话。

  搞经济必然重视市场,中国市场一向不起眼,想不到忽然间热络起来,引起各方的关注。

  香港受英国人统治一百年,经济发展可能是英国人的功劳,事实上一九九七年香港归还中国以后,预期经济还会持续发展,只是说英语的人会减少而说中国话的人会增多。广东人会说普通话,越来越不令人觉得稀奇。

  新加坡经济发展,看起来走西方的路子,实际上李光耀先生每逢紧要关头,就适时展开中国功夫。执政党要持续下去,主要人物都在暗中补习华语。

  台湾终于听到“经济发展之后,文化很重要”的政策,所指的是日本文化、美国文化还是“台湾”文化,中国人一向含含糊糊却又清清楚楚,看时势变化,来分别轻重。

  中国大陆和当年的苏联共同实施共产主义,结果苏联崩溃瓦解,中国大陆却可能成为明日经济大国,可见中国功夫,才是中国市场起伏的主力。表面上走资本主义路线,实际上却不如此,这才是大家用心探讨的焦点。

  明眼人都知道我们走的并不是西方的资本主义。就算是,也是经过修正的资本主义。中国人不希望贫富过分悬殊,必须有一套防止的办法,这是千古不易的道理。

  (三)素质提高,世界自然欢迎

  不是中华文化有问题,而是长久以来,中国“人”出了差错,产生变态行为,走入偏道。从近年来的种种变化,让我们逐渐看清楚,到处都赞扬中华文化,却常常讨厌中国人,真正的原因,即在于此。

  前面说过,中华文化可以产生君子,也能制造小人。同样依照中国人所说的道理,有时候是君子,有时候又是小人。不分辨君子与小人,对此道不认同或不具兴趣,全凭脑海中那么一点模糊的概念,变成小人的机会特别多。这样一来,海内外的中国人,好像小人多于君子,难怪令人失望,惹人厌恶!

  可是,人多是事实,喜欢到处乱跑也是事实。带着一大堆坏习惯,行走全世界,难怪西方人相当担心:“第二次黄祸又将来临。”

  人多,不能不往外走。有钱,当然要向外求发展;无钱,也要到海外找机会。未来世界,果真“四海之内,都有中国人”。在这种趋势下。中国人更加应该重视修身,提高素质,使大家看得起,才能够普遍受欢迎。

  数量已经够多,今后要注意的,是素质提高。教育非常重要,不但要普及,而且要延长年限。因为需要教育和再教育的人很多,而教育内容繁多,也相当费时。

  但是,教育的方式和教材的内容,必须慎选。我们要教出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而不是全盘西化的假洋人。当然,我们并不担心,因为世界会越来越欢迎真正的中国人。

  (四)保持本性,人家才会尊敬

  普及教育,注重教育,教育些什么呢?当然应该以中华文化为主要内容。世界各国,无不以创造特色、保持特色来吸引外来观光客,并且引以为傲。中国号称世界古国,历史悠久,怎么可能没有特性,又怎么能够不具特性?

  保持本性,呈现自我本色,大家才看得起;走入正轨,走上正道,自然受人尊敬。中国人要到处走,势必以常态代替变态,以正道取代偏道,才不致被人视为黄祸。

  要保持本性,首先应该了解自己。这一点现在看起来,已经相当困难。有些人日化得忘了自己是谁,有些人美化得听不懂中国话,有些人俄化得好像鼻子也大起来。你用日本式华语,我说美国式华语,他则说俄式华语,就算大家都说华语,已经很难沟通。加以你看不起我,我要求你必须和我一样,他又有自己的标准,怎么了解自己呢?海峡两岸各说各话,说得都是普通话,却怎么说都说不通,是什么道理?用心了解自己,便不致如此。

  了解自己的文化,以文化为共识,才能沟通而彼此适应。初步能够适应,才有办法谋求改进,使中华文化现代化,合理地呈现在世人眼前,令大家安心。

  一个人迷失了自己,已经够可怜,若是整个民族都失去了本性,有再多的人,也等于零。

  做自己,人家才会尊敬。处处学别人,万一成了东施效颦,岂非丑人学美,徒然显得更加丑陋?奉劝自信心低落的人士,重新认识真正的自己,不要再迷失了。

  (五)二看成三,合乎正道就好

  现在,我们已经看清楚,把二看成三,不能说好不好,应该说合理便好,不合理就不好。把二看成三是中华文化的特性,本身没有问题。用得合理不合理,是人的造化,所以说中国人很可能有问题。

  二看成三,合乎正道就好。身为中国人,能够做到时中就好。时中表示合乎正道,无一事不合理,其实就是中庸之道。孔子说:“中庸的道理,真是好极了。可惜大家很少能够做到,已经很久了。”他在两千多年前说这种话,现在又过了两千多年,不是更久了吗?

  现代知识普及,大家脑筋更加灵活,要来体会中庸之道,应该并不困难。我们所担心的是缺乏实践的决心和恒心,一开始就嗤之以鼻,看不起它,或者下决心却不能持之以恒,才是不容易改变的。

  长期以来,许多中国人对中华文化有偏见,有人指称“儒家所有的东西,不过是服从长官这一类的教诲”,有人表示“中国要现代化,只有一条路:全盘西化”,也有人认为“儒学已经朽木不可雕也,惟有整个砍掉,才能移植新苗”。其实,一样米可以养百样人,人要如何,和米没有多大关系,要看自己如何吸收,怎样消化。合乎正道,走上正轨,才是中国现代化的大道。

  把二看成三,主要在多一些选择,更能够择善固执,找到最合理的平衡点。单凭这一种方式,就足以放之四海而皆准,不可能落伍、陈腐或不合现代的需求。

  (六)以正救偏,用心调整不难

  中庸之道为什么不行?主要是大家喜欢走偏道,不愿意用心走正道。走偏道刚开始好像比较容易,也比较舒服,虽然不久之后,就会产生种种问题,带来许多麻烦。走正道刚好相反,刚开始便不容易,而且比较不舒服,因为束缚很多,也不容易恰到好处,以致挫折感很重,虽然日久成习惯,习惯成自然之后,可能获得更大的快乐。

  我们从许多怕麻烦,拒绝中庸之道,却又苦恼日多,觉得越来越困扰,可以推知偏道越来越拥挤,人满为患。

  刚开始比较困难,所以要“慎始”,一起步就走入偏道,自然失之毫厘,造成日后的谬以千里。有人盯着看的时候,只好尽力而为;没有人看见的时候,很可能放松自己,轻松一下吧!以致前功尽弃,所以“慎独”非常重要。走走停停,忽然走正道,不久又偏掉,越偏越远,所以“反省”十分要紧。像这些道理,中国人普遍都知道,只是说说容易,真正付诸行动很难,所以说得多做得少。

  现在我们所要做的,是以正救偏,设法把己从偏道上纠正过来,刚开始要带一些勉强,有几分强制,否则很困难。别人勉强、外力强制,我们都不喜欢,惟有自力救济,自己救自己,自救不是很时髦吗?用来改变自己,使自己走上正道,只要用心,真的很容易!

  各民族的不同文化,并没有好坏的区别,不过是各有不同的生存之道罢了。依中国人观点,不管怎样做,合理便好。让我们包容更多的花样,但是一定要调整得合理。

  【我们的建议】

  一、人多好办事,但是人多问题也多,真是一则以喜,一则以忧。既然多了,就要正视它。想办法提升素质,无论居家出走,都受欢迎,这才是正道。人多的好处,表现在正面的影响力;人多的坏处,也在强大的破坏力。中国人多,既然是事实,无法改变,只好让大家走正道,以增强影响力,减少破坏力。希望做到这种地步,必须大家认清中庸就是合理,而合理化即是现代化。

  二、中庸之道为什么不能实行,孔子当年说得十分明白:“聪明的人太过了解,认为不足行;愚笨的人弄不明白,因而不能行。”只要进者退之,不要以为自己很聪明,而退者进之,勉强使自己聪明一些,其实不难解决。现代知识普及,大家脑筋都很灵活,再一次认识中庸之道,应该比较容易。比较要紧的,恐怕是勉强自己,约束自己,早日下决心,早一点开始行动,以走上正道,步入正轨。

  三、仔细观察,中国人已经动起来了,而且越走越快,越走越起劲,也越走越有信心。我们不要像日本人那样,老希望世界第一,不必像美国人那般,一心希望别人让着他走。中华文化必须尊重他人的自主,包容各种的花样,既不自卑,也不骄傲,不样样学人家,也不勉强别人学我们,才算是正道,自己心安,也使别人心安。

  结语

  中华文化的阴阳变化,有常态也有变态,有君子就有小人。父母长辈鼓励子女后进走正道,走来走去,却时常走入偏道。人人立志当君子,尽力不做小人,却把握不住,成了伪君子。

  大家都不愿意做小人,虽然小人不一定是坏人。大家都希望成君子,不料修来修去,竟修成伪君子,令人痛恨,自己则以为瞒骗了所有的人。

  我们常常说暴君、奸臣可恶,有了汉奸之后,才明白原来汉奸比暴君、奸臣更可恶。我们以为小人可怕,残害君子,其实小人和伪君子比起来,伪君子更加可怕,不但害忠良,而且利用小人之后再予加害。

  伪君子为什么如此可怕,因为外表和君子一模一样,使人不觉得怀疑,而内心和小人相像,一心为私。中国人“公”字很重要,才不致成为小人,“诚”字很要紧,才不会变成伪君子。

  把二看成三,带给中国人许多乐趣,因为阴阳消长,变化多端,适应力很强。也带来很多苦恼,君子和小人之外,又生出个伪君子,很伤脑筋。天底下有阴就有阳,有乐趣就有苦恼。如何合理消长,全凭个人的修养。

  以往中国闭关自守,好坏自己承担。坏,也是自家事,与外人不相干。如今交通便捷,中国人有钱无钱,都想到处看看;资讯发达,中国人不管能听不能听,都要想办法听听。这样一来,中国既不能自外于世界,中国人就必须成为地球村的一分子。

  说一分子,其实是一大分子。光凭人数,多得令人咋舌;数人头,中国人最多,这一点西方人十分担心。中国人素质好坏,也很引人注目。现代中国人,比过去更应该重视修己,实践君子之道,极力远小人。

  中国必须现代化,但是现代化不失去中国人本色,才有意义,也才有价值。把二看成三,要持续下去,想办法用得合理便好。让全世界都了解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已经开展出几千年文明,并且对西方的近代化做出很大的贡献。也让未来地球村的人明白“现代化不一定要西化”,而不致惊慌失措。

  中国人现在的经济发展,表面上好像是资本主义,其实不然。德国学者韦伯(酝葬曾宰藻遭藻则)早就指出,像儒家这样的学说,无法产生资本主义。现代日本、韩国、香港、台湾以及中国大陆,都深受儒家学说的影响,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并不是资本主义,而是中华文化的正道表现。我们已经开始走上自己的道路,更应该好好了解自己,恢复信心,更小心翼翼地走上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