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增广贤文全文阅读 > 第105章 心存善念 福及子孙

第105章 心存善念 福及子孙


  【原文】

  路上有饥人,家中有剩饭。积德与儿孙,要广行方便。作善鬼神钦,作恶遭天谴。积钱积谷不如积德,买田买地不如买书。

  【译文】

  路上有饥饿的乞讨之人,家里有剩余的饭菜。不如拿来积德行善,将食物送给他们,行些方便。做善事能使鬼神钦敬,做坏事必会遭到老天的惩处。积攒钱粮不如多做善事广积阴德,买田置地不如多买书籍。

  【评析】

  中国人提倡积德行善,认为善恶有报,“作善鬼神钦,作恶遭天谴”,善良的人会得到神佛的眷顾,罪恶的人会受到上天的惩罚。同时行善会为儿孙积福。虽然这些观点里面不乏一些宿命论的成分,但是总的指导思想还是可取的,并且也能从生活中得到一些印证。

  说到善恶到头终有报,这种思想也是不无道理的。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他在生活中通过一点一滴的善行在人们心目中逐渐树立起一种高大慈悲的形象,无论是否受过他恩惠的人,在他需要帮助之时都自然会伸出援助之手,能够在危难之中逢凶化吉也并不奇怪。同时,一个真正善良的人,他的心中往往是满腔和气,暴戾之气很容易轻松化解,试问一个内心和平、处世泰然的人又怎么可能不健康长寿呢?同样,一个作恶多端的人,身边树敌自然就多,即使没有受到法律制裁,也会受到敌人的报复,就算没有受到敌人报复,也终有一天被自己的灵魂出卖,总之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至于说到行善能为儿孙积福,也不是没有依据的。中国人重视家族、家教和家风的传统,家教的高低和家风的好坏对个人的一生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生活在心地善良、讲究礼义、重视文化的家庭,在日常的生活中必然会受到身教和言教的双重教导,家长的善行良举必然会对儿女起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于是,家庭上下,良言善举蔚然成风。善根代代相传,儿孙自然能够享受到心存善念带来的益处,因此,福及子孙的说法并不迷信,而是一种美德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