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有贫穷的幸运,富贵有富贵的不幸。贫穷的幸运在于没有负担,人生中得到的永远大于失去;而富贵的不幸在于,富家子弟从一开始就是在背负着财富的包袱赛跑,他们总是不能抛开物质的诱惑。因此,富贵并不是贫穷的对手。成功的人大多是从困乏与需要的学校训练出来的,因为成功本身就是排除困难的结果,不经过艰难挫折的拼搏而要想锻炼出能耐来,是不可能的。富家子弟同贫家儿女相比,就像温室中的幼苗和饱经风霜的松柏一样。所以,朱门生饿殍的事情不足为奇,白屋出公卿也是很自然的事情,成功跟血统和出身没有必然的联系,贫者应自勉,贵者须自励。
人生如梦前程似漆
【原文】
醉后乾坤大,壶中日月长。万事皆已定,浮生空自忙。千里送毫毛,礼轻仁义重。世事明如镜,前程暗似漆。
【译文】
醉酒以后觉得世界比平时要广大,进到神仙的酒壶里又是另一番天地。许多事情都是命中注定的,人们奔波一生却可能是空忙了一场。不远千里送一根毫毛,礼物尽管轻,情义却很重。世上的事如镜子一样清楚,但对自己的前途却懵懵无知。
【评析】
本段有些劝导人们及时行乐的意味,万事都是命中注定,一切都身不由己。造化弄人、前途黑暗,不如醉生梦死、无所事事得好。这种观点消极悲观,当然是不可取的。面对人生的灾难,人们当然需要“醉后乾坤大,壶中日月长”的豁达胸襟,但是却不能以此作为生活的方式。对于生活中一些事情自己固然无能为力,但是生活的态度却是可以调整的。
就像在一个故事中所讲的那样,有一位大师经过几十年的潜心苦练,终于练就了一身“移山大法”。有人虔诚地请教:“大师以何神力,才得以移山?我如何才能练出如此神功?”大师笑道:“练此神功其实很简单,只要掌握一点:山不过来,我就过去。”当然,世上本无移山之术,但现实世界当中却有太多的事情就像大山一样,是自身暂时无法改变的。对于“前程暗似漆”的现实世人也许无能为力,但是人们却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和做事的方式,“山不过来,我就过去”,人生的法则有时候就是这么简单。
光阴无限人伦有常
【原文】
架上碗儿轮流转,媳妇自有做落时。人生一世,如驹过隙。良田万顷,日食三升;大厦千间,夜眠八尺。千经万典,孝悌为先。
【译文】
厨架上的碗碟轮流转用,再年轻的媳妇也有当婆婆的时候。人活一辈子,就像白驹过隙般转瞬即逝。有万顷良田的人,每天也不过吃三升米;有大厦千间的人,每晚也不过睡八尺的地方。千万种经典讲的都是一个道理,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应是最先做到的。
【评析】
人情伦常虽然难料,却也脱离不了其内在的规律,人类只是将目光注视在了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上面,从而忽视了本来简单的道理。
“架上碗儿轮流转,媳妇自有做落时。”想来没有人不懂得这个道理,只是人们将还没有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忽略不计了而已。其实只要有人就会有矛盾,婆媳之间并没有什么养育之恩作为牵绊,她们之间更多的是生活方式和物质利益的冲突,无论是生活的节奏,还是思想的模式都存在着分歧。婆媳关系自古以来就是很难处的,然而无论是何种矛盾都不是无法调和的,人若能学会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也许就能相互体谅,因为,婆婆也是当过媳妇的,因此对于媳妇不应过于苛责;而媳妇总有一天也会变得老迈,因此对于婆婆应该以“孝悌为先”,尊敬、奉养老人的原则在什么时候都是适用的。
人生有追求固然不错,只是不要贪心才好。“良田万顷,日食三升;大厦千间,夜眠八尺。”人所能享受的只是如此少的一部分,过多的占有只会给自己的身心带来负担。人不是因为拥有的越多才越富有,心中的欲壑总是很难填满的,只有真正理解了知足常乐的含义,你的心灵才会充实起来。
无钱莫告官做官须读书
【原文】
一字入公门,九牛拔不出。八字衙门向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富从升合起,贫因不算来。家无读书子,官从何处来。
【译文】
一张即使只有一字的状纸被送入衙门,也要身遭讼累,难以脱身。八字形的衙门口朝向南方,有理没钱的人别想在那儿胜诉。财富是一点点积蓄起来的,贫穷是因为不会算计造成的。家中若没有读书的子弟,又怎么能出做官的人呢?
【评析】
在君权时代,除皇帝之外最有权威的恐怕就是“官”了。做官的途径很多,但是对于无权无钱的平民来说读书则是唯一的方法,“家无读书子,官从何处来”,学而优则仕,科举制度为庶民做官带来了希望和曙光,读书成为平步青云的垫脚石。即使是出身豪门的贵族子弟也是要靠读书来装点门面的。当然一旦做了官就可以为所欲为、作威作福,至于是不是能够做到为官清廉、造福百姓,那就要看个人的思想和觉悟了。
在封建社会,老百姓作为被压迫的对象是尽量不想同官府打交道的。因为一旦惹上官司就很可能倾家荡产,甚至无故受牢狱之灾。“一字入公门,九牛拔不出。”因此,普通百姓不愿意轻易打官司。至于官司能否胜诉,就要看金钱的魅力了,没有钱的人是打不起官司的。“八字衙门向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吏治腐败,贪污受贿是官场的普遍现象,真正能为百姓做主的官少之又少,即使为官清廉,也未必就能明察秋毫,皮肉之苦是难免的,耽误时间是必然的,而对于平民百姓来讲耽误时间就等于剥夺他们的生计。因此,古代百姓轻易不打官司,因为打不起。当然,现代人就不必有太多的顾虑,学会拿起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是现代文明的一种标志。
人间私语暗室亏心
【原文】
万事不由人计较,一生都是命安排。人间私语,天闻若雷。暗室亏心,神目如电。
【译文】
凡事不要太计较,许多事情都是命里安排好的。人们之间的私房话,在上天听来也像雷一样响亮、清晰。在暗室所做的亏心事,神的眼睛会像电光一样看得清清楚楚。
【评析】
“万事不由人计较,一生都是命安排”是一种宿命论思想,人当然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也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是同时人也应该有自己的信仰,没有信仰,人的思想和行为就没有约束力,当然这种信仰未必就是指神灵佛道这些虚无的东西,它可以是道德、良知和爱,等等。人们的思想只有受到了某种规范才能保持自身行为的正确,才不会做出逾矩的举动。
“人间私语,天闻若雷。暗室亏心,神目如电。”人在私下无人的时候往往容易放纵自己,生活中总是有一些不光彩的行为需要被掩盖。可是我们的行为并不可能是神不知鬼不觉的,中国人常以“四知”来告诫人们不要做出什么越轨行为,它指的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既然有人知道就有不稳定的因素存在,就终有大白于天下的一天。你可以欺瞒过别人,却不能欺骗自己的良知,自己的信仰一旦有了动摇就可能导致心理防线的崩溃,最后受煎熬的就是自己的心灵。所以,人不可做亏心事,即使在无人察觉的情况下也不行。人在独处时更应该学会自律、自重。
与人为善吃亏是福
【原文】
一毫之恶,劝人莫作;一毫之善,与人方便。欺人是祸,饶人是福;天眼昭昭,报应甚速。
【译文】
一丝一毫的坏事,劝人们也不要去做。再微小的好事,也会给别人带来方便。欺骗别人迟早会有灾祸,宽恕他人早晚会带来幸福。苍天的眼睛十分明亮,报应来得极为神速。
【评析】
善良是一种心理素质,并不是每个人时刻都能保持善良的品质。有的时候人们会经受不住心头杂念的啃食,做出一些令自己心灵蒙尘的事情。不要瞧不起那些不起眼的善行恶举,它可能会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一日,佛祖从花园的井边向下望去,看到生前作恶多端的人正因自己的邪恶饱受地狱之火的煎熬。此时,一个江洋大盗无意间发现了佛祖慈悲的注视,于是他向佛祖呼救。睿智的佛祖发现他虽然作恶多端、十恶不赦,但是却并没有完全泯灭自己的良知,生前曾因自己的一念之慈放过了一只自己差点踩到的蜘蛛,这也是其一生中罕见的善事。于是,佛祖大发慈悲,决定用那只小蜘蛛的力量来救他脱离苦海。很快,一根蜘蛛丝从井口垂了下去。大盗发现后立刻抓住游丝向上爬去。其他恶人看到了也蜂拥而上抓住了游丝,完全不理会大盗的恶声大骂。大盗担心游丝不堪重负,毁了自己脱离苦海的唯一希望,于是便将身后的游丝砍断。结果原本可以承担所有人重量的蜘蛛丝却突然崩断了,大盗的最后一丝良知也被自己斩断了,跌入了万劫不复的地狱。
人们常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小小的善可以拯救一个甚至很多的生命;小小的恶也能摧毁一个人的良知和最后的生机。有时候,生命中最后的一丝希望正是被人类自己的私心和邪恶斩断的。
圣言贤语心各有见
【原文】
圣言贤语,神钦鬼服。人各有心,心各有见。口说不如身逢,耳闻不如目见。养军千日,用在一时。
【译文】
圣贤讲的话,连神鬼都钦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每颗心都会有自己的见解。只是嘴里说不如亲身去经历,耳朵听见的不如亲眼所看到的。培养士兵需要很多年,使用士兵却只在一时。
【评析】
人的语言具有魔力,不论是生活中的闲言碎语,还是圣者贤人留下的圣言贤语。对于自己所听到的东西,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看法,因为人们的思维方式不同,看待问题的角度自然也不同。但是对于圣言贤语,人们往往奉若至理,因为它经过了时间的洗礼,通常遗留下来的都是精华,这些精华对后人的影响是巨大的。然而,并不是每句圣言贤语都是真理,既然时代是发展的,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生存状态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圣言贤语也应该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要想保持它的新鲜就要为其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至于那些闲言碎语,人们愿意相信它往往是出于自己的猎奇心理。没有亲见的事物更能激起人们的好奇心。而是非的曲直和事件的原委还是需要人们通过事件去判断的。“口说不如亲逢,耳闻不如目见”,社会上的事情是复杂的,有些事情只听传言不行,要了解事情的真相,必须亲自调查了解一番,人们应该重事实、重实践。当然,也不是所有的事都需要人们亲自去考察和证实,对于一些已经既定的科学成果,人们只要学会运用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去浪费时间和精力。
贫富各有忧公道不饶人
【原文】
国清才子贵,家富小儿娇。利刀割体疮犹合,恶语伤人恨不消。有人堪出众,无衣懒出门。公道世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
【译文】
国家政治清明,有才学的人就会受到尊重,但家庭富裕了,小孩子就会娇生惯养。利剑割破皮肤,伤口会渐渐愈合,恶毒的语言伤害了人,积下的仇恨却很难消失。有的人相貌出众,但是没有像样的衣服连门也不愿意出。只有衰老是人世间最公道的,即使达官贵人也改变不了。
【评析】
人无论贫穷、富贵都有自己烦恼的事情,只是烦恼不同罢了。
“国清才子贵,家富小儿娇”。国家的政治清明,自然藏污纳垢的概率就会小得多,那么贫穷而才高的读书人晋升的机会就会增加。无论古今,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能够任人唯贤、唯才是举,是人才们的幸运,更是一个国家的幸运。古人都懂得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何况是科学社会发展的今天呢!现代社会人民生活相对富足,这当然是今人的幸运,但是随之带来的社会问题也不容忽视。对于生活安逸中的子女教育问题已经成为社会一大关注的焦点。生活条件的改善为子女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空间和机会,然而在富足的生活中,后代的教育便成了一大难题。再加上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子女成为家长们生活的中心,变得越来越娇贵。而温室中的花朵又怎能经得起社会生活的考验?看来物质的丰富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是不能丢的。
人在贫穷中往往不愿意抛头露面,尤其是相貌出众的人,没有像样的衣服来衬托就没有自信。因为他们信奉“人靠衣装”的教条。当然,生活中人们的确需要得体的穿着为自己的生活增添信心,使自己的生活看起来更有质感。但是如果没有条件也没有必要强求,“贫家净扫地,贫女净梳头,景色虽不艳丽,气度自是风雅”,生活毕竟不是过给别人看的,不凡的气度更能体现一个人的高贵。因此,无论穷富都不要成为自身的困扰,功名利禄终成过眼云烟,人生逃不过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唯有一颗豁达的心胸才能笑看风云、宠辱不惊。
为官须作相家和万事兴
【原文】
为官须作相,及第早争先。苗从地发,树由枝分。父子亲而家不退,兄弟和而家不分。
【译文】
做官应努力做到宰相,考中科举也要越早越好。禾苗在土地里发芽,大树是由枝干上分杈。父子亲近,家道就不会衰退,兄弟和睦相处,家庭就不会分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