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增广贤文全文阅读 > 第8章 总序(8)

第8章 总序(8)


  【评析】

  本段主要讲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应该注意的言行。温暖的春风化育万物,寒冷的冰雪使万物枯萎。为人行事也是如此,一个气度恢宏的人,无论到哪儿都受人欢迎;反之,为人如果心胸褊狭、尖酸刻薄,则会被人当成是难缠的人,大家躲避都唯恐不及,更别说还有人愿意接近了。人们常用“面恶心善”、“刀子嘴豆腐心”来形容一个人的心地不坏,只是待人比较严肃苛刻,在你我身边随处可见这类拙于表达温情的人,他们必须要经过相处,而且信赖对方时,才会释放出温情。然而,常言道“恶语伤人六月寒”,有时候无心的一句话,往往极具杀伤力,说出的话是不能收回的。对方还来不及发现原来你有一颗善良无比的“豆腐心”时,就已被“刀子嘴”伤害得遍体鳞伤了,试问,他还愿意再接近你吗?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用雷霆之怒、虎狼之威这些强迫的手段可能使他人做出屈辱的选择,也可能激起他人做出强烈的反抗,以致矛盾激化不可调和,甚至势不两立,最后两败俱伤。改善人际关系,应该从我做起,以平等、友善的态度对待每一个人。将心比心,善待每一个人,其实是善待自己。人没有理由虐待自己,也同样没有理由轻视每一个同类,不管他是谁,也不论他是不是你的朋友。在尊重他人中获得他人的尊重,在善待异己中提升做人的境界。

  择师须明从师要虚

  【原文】

  道吾好者是吾贼,道吾恶者是吾师。路逢险处须当避,不是才人莫献诗。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

  说我好话的人是害我的人,讲我缺点的是我的老师。行路遇到危险之处应当避开,不要向没有才学的人吟诗。三人同行,其中一定有能做我老师的人。对他们的长处要虚心学习,对他们的缺点也可借鉴改正。

  【评析】

  从师学艺要有选择性,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还要虚心。

  俗话说“良药苦口,忠言逆耳”,千万别因为别人的称赞和恭维就得意忘形,因为那会影响你的自我评价。只懂得对你甜言蜜语的人不是对你有所图就是对你有所谋,这样的人不会对你的学习和生活有任何帮助,还是少与之接触为妙;而那些能指出你缺点,并给予你忠告的人,才是对你有帮助的人,这样的人才能担当起为人师的责任。

  然而光有一个好老师还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自己要有一颗虚心学习的心,目中无人的人又怎么会听得进去别人的劝告呢?因此,不论你的目标是什么,如果你想要追求成功,谦虚都会是你必要的素质,只有谦虚的人才能得到智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以人之长补己之短,观人之短改己之过,不失为一种充实自我的好方式。我们也只有虚怀若谷、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不被社会所淘汰。

  和顺为善少壮读书

  【原文】

  欲昌和顺须为善,要振家声在读书。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人有善愿,天必佑之。

  【译文】

  想要家庭和顺美满,就要多做好事;要想振兴家声,就要刻苦读书。年少力壮的时候不知道努力,到年老体衰的时候只能空自伤心了。人如果有善良的愿望,上天也会帮助他。

  【评析】

  本段主要讲行善和读书,这两者又可以统一到一个家庭当中。“家和万事兴”,一个家庭要想和睦,首先需要家庭成员间的和平共处,家庭之中消除肃杀之气才能招得祥和美满。“欲昌和顺须为善”,和气出于善心,有了善心,肃杀之气才能被驱散。心存善念是一种爱心的体现,家庭成员之间只有发自内心的无私的爱才会使关系融洽。同时,心存善念是一种蕴藏在人内心深处的珍贵感情,它是对人生的一种理解,对行为的一种保证。善心如水,能泽被后世。若能懂得“善为至宝,一生用之不尽,心作良田,百世耕之有余”的道理,就会在冥冥之中受到上天的保佑,合家幸福安康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

  读书同样需要心存善念,“心地干净,方可读书学古”是古人的名训。古人以读书作为振兴家业的资本。读书就有机会做官,做官就能封妻荫子、光耀门楣,振兴家业自然不在话下。作为一个现代人,这种思想虽然已经落伍,但是读书却变得更加重要,时代发展如此之快,知识就是财富,不读书就会被社会淘汰。而且要读书就要趁年少之时,因为这时年轻体壮,精力充沛,接受新知识、新事物快,不迷信,敢创新,正是学知识、长本领的大好时机。科教兴国,同样也是要从儿童做起的,知识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只有不放弃任何一个积累的机会,才能使自己越来越充实。

  种因得果天网恢恢

  【原文】

  莫吃卯时酒,昏昏醉倒酉。莫骂酉时妻,一夜受孤凄。种麻得麻,种豆得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译文】

  不要在清晨时饮酒,那样会昏昏沉沉直到傍晚;不可在傍晚骂妻子,那样一夜都会孤独凄凉。种下麻籽会收获到麻,播下豆种会收获到豆。天的眼睛像宏大的网,虽然网眼稀疏却不会漏掉一切坏人坏事。

  【评析】

  胡适说过:“要怎么收获先得怎么栽。”这句话不仅适用于做学问,也适用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卯时指的是早上六七点钟,正是一天的开始,清早起来就喝得烂醉如泥,一天的工作都会被耽误下来,再说酒能乱性,酒大伤身,酒也能误事,甚至误人一生。清早喝酒如同年少时对青春和财富的挥霍,少壮之时不努力,焉能老大不伤悲?一天之中,只有一个清晨,一生之中也只有一个青春,把最美好的时光错过了,等于浑浑噩噩过了一辈子。傍晚打骂老婆,同样是要付出代价的,起码一晚上都进不了屋,受一夜的冻是避免不了的。因此,夫妻之间有了矛盾要心平气和,不要动不动就恶言相向,如此会伤害彼此的感情,使生活失去原有的光泽。

  所以说,种什么样的因就会得什么样的果,自己种的苦果就得自己去咽,“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生活说到底是公平的。其实,只要不违背生活的原则,按照规律办事,自然会收到好的效果。反之,则必然会受到惩罚。

  进退有度处世良方

  【原文】

  见官莫向前,做客莫向后。宁添一斗,莫添一口。

  【译文】

  见长官时不能靠前,以免被挑剔,做客时不能靠后,以免被冷落。宁愿多添一斗粮,也不要多生一个人。

  【评析】

  这两句反映的是封建社会为人处世的原则标准。君权至上的封建社会是一个金字塔式的结构,由高到低形成了一种一层压另一层的状态,百姓作为社会的最底层所受的压迫是最重的。官府是封建权力的象征,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得罪官府无疑就等于是断送了自己的身家性命,对当官的还是躲得远一些为好,省得一不小心给自己惹上麻烦。而出门做客,就不能畏畏缩缩、躲躲闪闪,待人接物应该大方得体,如此才能受到别人的尊敬。进退有度,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常识,只有拿捏好分寸才能游刃有余。

  另外,在封建社会百姓除了要应付官府盘剥外,还要经受住天灾的考验,靠天吃饭的老百姓只能勉强糊口,如果再增添一两口人,生活可能就无法维持下去。因此,“宁添一斗,莫添一口”,人们宁愿祈求老天给个好年景多收一些粮食,也不愿意多一张嘴吃饭。其实现代社会也存在同样的问题,资源短缺、人口压力过大,再多的国民生产总值也经不起庞大人口基数的平均。所以,若想国富民强、经济快速发展,控制人口增长依然是我国目前一项十分艰巨和紧迫的任务。

  妻贤子孝合家幸福

  【原文】

  螳螂捕蝉,岂知黄雀在后。不求金玉重重贵,但愿儿孙个个贤。一日夫妻,百世姻缘。百世修来同船渡,千世修来共枕眠。

  【译文】

  螳螂只顾捕捉眼前的蝉,没想到黄雀正在它身后准备吃它。不追求家中有贵重的金银珠宝,只愿家中的儿孙个个贤能。能成为夫妻,是百世的缘分。一百世修来的缘分才能同乘一条船,一千世修来的缘分才可以做同床共枕的夫妻。

  【评析】

  这里主要讲家庭,儿孙贤良、夫妻和美,是所有人的愿望。其实要获得这些也并不困难,就看人们如何去做了。如果你是一个通达明智之人自然知道如何使自己的家庭更加幸福。

  “儿孙个个贤”,光想是没用的,想来想去也只是美好的愿望而已,它需要你去做才能实现。因此,对子女的教育是必需的,没有良好的教育一切只是空谈。除了给他们提供学习的条件以外,还要注重对他们思想品德的培养。同时,良好的家风也是必不可少的,父母是孩子模仿的对象,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他们的成长,所谓“言传身教”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孝子贤孙的培养不仅需要物质基础,更需要精神投入。

  家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夫妻作为家庭的两大支柱,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何况,能结成一生的伴侣是要讲缘分的,自然应该珍惜。夫妻间感情的维系需要双方共同做出努力。举案齐眉、相敬如宾是理想的生活状态,吵吵闹闹、磕磕碰碰也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小插曲,只要不伤害感情自然也无伤大雅。家庭是两个人的,日子也是两个人过,两个人在生活中虽然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是同样重要,不存在从属关系。夫妻间更需要理解和沟通,有了矛盾就要及时解决,否则时间越久问题越多,解决起来就越麻烦,很容易导致感情的不和,甚至破裂,到那时一切都晚了。所以,光有美好的愿望是不够的,幸福需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

  无伤人之心有先见之明

  【原文】

  杀人一万,自损三千。伤人一语,利如刀割。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

  【译文】

  杀死一万敌人,自己一方也损失三千。一句伤人的话,就像用刀砍人一样锋利。枯萎的树木一到春天就会再发绿叶,人却不会有两次年少时期。旅途中不到晚上就该去找住宿的地方,听到鸡叫就即刻起来看看天气。

  【评析】

  本段的前两句告诉人们,要与人为善,不要去伤害别人,后两句旨在提醒人们要珍惜时光,为将来早做打算。

  首先,切莫存害人之心,因为伤害他人的人往往自己也要承担很大的损失,损人不利己的事还是少做为妙。“杀人一万,自损三千”,企图伤害别人的人手中拿着的通常是一把双刃剑,在攻击别人的同时,一不小心就会将自己也弄得遍体鳞伤。恶意伤人同样会使自己陷入仇恨的旋涡中不可自拔,并且要承担造成的所有恶果,得不偿失。其次,不仅在行为上,在语言上也要得饶人处且饶人,“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即使是出于无心的话也要少说。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你的戏言也许会给别人带来很大的伤害。因此,一定要注意自己平时的措辞方式。

  人生短暂,要珍惜自己的青春时光。青年时期朝气蓬勃、风华正茂、精力充沛,应该好好把握大好时光,早立志,立大志,勤奋学习,艰苦奋斗。趁年轻早做准备,打好基础才能干出一番事业来。人要有先见之明,未雨绸缪,省得青春不再时后悔莫及,所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就是这个道理。“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也是要人们早做打算,古代交通不便,为了安全要在天黑前就找好落脚之处。虽然现代社会交通便利,这句话似乎已经失去了原来的意义,但是它的精神还在,毕竟人还是需要这种先见之明的。

  人需宽怀莫论钱财

  【原文】

  将相顶头堪走马,公侯肚内好撑船。富人思来年,贫人思眼前。世上若要人情好,赊去物件莫取钱。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译文】

  将军宰相应能承担大事,头顶宽绰得可以跑马,王公贵族应当宽宏大量,肚里宽广得可以撑船。有钱人总考虑明年的事,穷人却只能顾及眼前的温饱。在世上要想取得好人缘,除非赊给别人东西不要钱。人的生死是命中注定的,能不能富贵全在天意。

  【评析】

  人若乐天知命,心胸自然开阔。钱财乃身外之物,世人何必那么执着?如果对这一点看开了,也许每个人都会变得胸怀宽广。只是做到这样似乎很难。人生活在世界上大部分的时间其实是在为生存奔忙。供人类生存的物资是有限的,于是便免不了争抢竞逐、斤斤计较,财富这种东西总是能让人趋之若鹜,要人不去在意似乎是不可能的事。毕竟,能做到将相公侯这个级别的人并不多。但是,反过来想一想,那些将相公侯若无容人雅量,恐怕也不可能使自己的事业如此辉煌。宽宏大量的确是一种做人的好品质,只有能体谅别人、理解别人、容纳别人的人,才能化解各种矛盾,才能将自己前进道路上的沟沟坎坎铺平,才能使自己的事业一帆风顺。不过这都是同平时努力锻炼自己、加强个人思想修养分不开的。

  至于穷人和富人目光长短的问题,那就要取决于自己的经济状况了。一个吃不饱穿不暖的人,身无分文,你如何去要求他憧憬自己的投资会获得怎样大的收益呢?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温饱问题不解决,其他的所谓宏图大业都是空谈,要人不去斤斤计较都难,更别说走马撑船了。自己若已经很富有,当然可以为了获得好人缘“赊去物件莫取钱”,就当是助人为乐也好。但是,如果没那个能力就不要硬撑,毕竟真正的友情不是建立在金钱的关系上的。富贵荣华并不是靠人们焚香祷告就能获得的,但它也并不是人生的唯一追求,如果你能在保证自己生活的前提下又有凌云之志,大可不必为了金钱浪费生命,应该放开胸怀去实现更高的人生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