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依订了去西北的机票,带着儿子一起,去看望那些贫困山区的孩子。姜依开公司后,资助了五名学生,每年的学费并不多,生活费也不高。姜依都是按时汇款的。
孩子们每个月或每星期给姜依写一封信,姜依拿起了久违的笔,跟孩子们快乐的通着信,包括生了小儿子之后,也没有间断过。
姜依的到来,让沉寂的小学校一下子沸腾起来。看到这样一位年轻的妈妈,带着六个月大的儿子,来看资助的学生,这不得不引起当地的轰动。
姜依不接受采访,不想出名,毕竟她接触这种资助的时间还很短,她不希望用这种目的把自己的名气弄响,只是想单纯的做点事而已,没有一点目的性。
学校的校长跟姜依网上沟通过,了解姜依的个性,为此没有通知媒体,不过,学校里有一些支教的年轻人,得知姜依的事情后,用手机拍下了姜依给孩子们送文具的照片,并发布到网上,不得不说,网络的传播力量是无限的,短短几天,姜依还没离开西北,她的名字已经家喻户晓。
很多电视台慕名而来采访,姜依正好已经整理了行李,飞去了上海。
很多记者扑了个空,采访了那几个姜依资助的孩子,大家对姜依的印象很好,而且亲切的叫她依依姐姐!
“你们为什么叫姜依女士为依依姐姐呢?她已经有小宝宝了啊?”记者问着,一个男孩子露出豁牙儿,“因为她很漂亮啊,就像姐姐一样。还跟我们一起丢沙包、玩弹球、跳房子呢!”
“对,她还跟我们一起跳皮筋儿!”一个小女孩抢着说!
“你们喜欢依依姐姐嘛?”记者又问着,“喜欢!”孩子们异口同声的说着,记者拉住一个小男孩,“你能告诉阿姨,依依姐姐是个什么样的人嘛?换句话说,在你心里,你觉得依依姐姐是什么样的人?”
“她是个好人!我妈妈说没有依依姐姐,我就不可能上学,也不可能考试排第一名!”
“呀,你考试第一名啊?真棒!依依姐姐会给你奖励嘛?”记者的确很八卦,小男孩点着头,“给呀,你看我身上的衣服裤子还有鞋子,都是依依姐姐给买的。他们的也是!对不对?”
“对!”
“为什么依依姐姐资助你们上学,还给你们买衣服呀?”
“因为我们成绩好,依依姐姐说我们要是成绩优秀,所有的费用她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