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妃的心绞痛让这场擂台赛推后了整整一周。今日艳阳高照,宜干架。
今天的芙蓉园格外欢快,自被选为赛点后,工人们就开始没日没夜的干活修建擂台。短短三日便完工,但如此速度并不影响擂台的气派。
擂台以大理石为基,呈方形,上覆鹅羽软垫,侧面由巧匠雕刻尚灵图字,分别为:八方来朝,一匡天下,龙威浩荡,四象惊惧。寥寥数词,便诠释出了尚灵浩荡的国威。背阳处设立了一丈高的龙头凤首台,专为皇帝及其宠妃所设,左右两旁还分设小台,方便宫女执扇送风,扬伞遮阳。其余宾客的设座虽未及如此恢宏,但也绝不算寒碜。梨木桌椅,十座一列,合围一台。桌子左右各刻尚灵风神的图案,因来宾多为朝廷显赫的官员,看场时又会将手自然的搭在桌上,便就有了“两袖清风”之意。木桌中央刻有青松翠竹,以物喻人自是不必多说。
再来看杂役院,这里一早便异常热闹,众人忙的热火朝天。昨夜自是没人合眼的,伴着夜月的余晖,每个人的眼睛上都染上了一抹夜色的浪漫。但这并不影响他们今日的精气神。天刚破晓,打水的打水,穿衣的穿衣,平常舍不得穿的衣服都在今天穿上了,不少人洗脸时还特意的搓了搓自己的脸颊。似乎晌午的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一样,所有人都着急并兴奋着。毕竟人的一生有梦无数,但有机会追上的梦却寥寥无几。
参赛的选手自准备完后,便匆匆赶往赛点,硬是在阳光下焦灼的等到晌午,所幸皇帝守时,并未耽搁多久时间,否则还未比赛,怕是许多人都会因这渐渐毒辣的烈阳而未战先败。
官员陆陆续续到齐后,裁判宣布比赛开始,比赛很是简单,就是两两对擂,胜者晋级,直至角逐出第一名。这本就是一场无趣的比赛,一帮子连武道都未入的雏儿相互斗殴,翻不起什么浪花,比起正式的比武大会自是要逊色不少,大部分到场的官员都只是想讨好皇帝前来附和罢了。
官员们本以为将无聊的度过这一段时光,便独自饮着金樽里的琼浆玉露,吃着水果点心。但始料未及的是,这场比赛的观赏性远远出乎他们的预料。
可不是嘛。为了这份“天上来的馅饼”,每个人都想方设法打倒对手,什么插眼,插鼻孔,揪头发,咬耳朵已是屡见不鲜。更有甚者还用力踢裆部,好不狠毒。但恰恰如此,台下的王子公孙笑得合不拢嘴,前仰后合,顿足捶胸。在他们眼里,这场比赛的精彩不亚于一场滑稽的猴戏,而台上选手的痛苦眼神和受伤流血的身体又怎么会引起他们的注意?这个世界每天都会死人,更何况是这些下等奴隶,在他们眼中,这些人只配给他们带来乐趣,生死不计。自私从来都是阶级下的产物,很少会有衣着华丽的豪右会为了一个吃着嗟来之食的乞丐而易命的。
很快,擂台赛便进入了尾声,场上站着的只剩下张颜秋,他凭着这年复一年的汗水站到了最后,虽只学了点花架子,但终归是强于普通人。而另一位唤作李牛,绰号蛮牛,天生一副魁梧的身躯,力大如牛,因为本来就憨厚老实,杂役院里的滑头经常委托他来帮忙干一些累活,常年的锻炼让李牛的身体愈加壮硕。
此时张颜秋突然感觉一股凉意涌上心头,他下意识望向高台之上,一直心不在焉的皇帝似乎用一种冰冷的眼神看着他,四目相对,皇帝揉了揉眼,又恢复了原来无喜无怒的表情。说来也怪,这皇帝在张颜秋的印象里始终神秘,虽然自己从小都在宫中,可对皇帝的了解可能还不及庙堂之外的人。
也许是自己看错了吧。张颜秋摇了摇头,放空了大脑,开始专心迎敌。
李牛不同他人,本就有一副好体格,张颜秋初步观测,打算凭借速度取胜,刹那间,他便使出了身法《风过柳林》。此身法施展后,步伐轻盈柔和,似春风拂柳,传说大成者可踏步与柳上,当然这也是从教官口中所获,辩不得真伪。配合伏虎三拳,颜秋便像一条灵活的青蛇,穿梭于李牛的身前身后,打的李牛毫无招架之力。
台下的看官中,那些大臣子弟当然顿时失去了兴致,又开始望青天而空樽,独自饮酒,打发时间。但这并不影响台下的杂役们叫好。被张颜秋打败,他们是口不服心却服的,毕竟张颜秋在机会来临前做了那么多准备,但被李牛撇下擂台只是自己体格占据优势造成的,他们当然不服气,所以杂役们更期待张颜秋打败这头蛮牛。
但真真切切看透一切的人永远都是局内人,只是大多局内人不接受现实才会弄出一个“当局者迷,傍观者清”的乌龙。此时张颜秋早就发现了问题,虽然李牛一直在挨打,但伏虎拳没有对这头蛮牛造成一丁点儿伤害,拳头打在李牛身上如同按摩般不痛不痒,但却极大的消耗着张颜秋的体力,手上来回的速度渐渐慢了下来。似乎下一刻就是李牛反扑的时机。
张颜秋虚晃一拳,直击李牛面门,却不想被李牛一把钳住。狡兔入虎口,巧蛇现鹰眸,此时再想要脱身是不可能的了。张颜秋如同一件玩物,被李牛疯狂的一通乱砸,兴许是挨了这么久打的怒火,李牛用张颜秋的身体把这大理石铺设的擂台活生生的砸裂。颜秋顿时昏厥了过去,真正的战斗从来都是电光火花间定胜负。显然这局,张颜秋败了,彻底败了。
虽然对这个结局诧异不已,但面对如此强大的李牛他们也只能把梦拱手让人。裁判宣布胜者时,李牛憨憨的笑了,最后他被带进了内宫。张颜秋也被要好的伙伴抬走。看着被担架抬着的张颜秋,皇帝似乎亦喜亦悲,让人琢磨不透。
官员向皇帝行礼后也匆匆离开了这场宴会。顿时,除了收拾打扫的下人婢女,便再无一人驻足。
不久,芙蓉园恢复了往日的景色。这里的天依旧湛蓝,却不见了高台,和高台之上的九五至尊。虽是初秋,芙蓉园显得清冷了许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