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于无声处全文阅读 > 第5章 夏洛克·陈(1)

第5章 夏洛克·陈(1)


  时间过得飞快,在接下来一周不到的时间,马东逐渐适应了在202厂的工作与生活。

  汪科长常常故意刁难马东,派他去干一些脏活、累活。名义上是锻炼马东,实际上是看他不顺眼。

  除此之外,马东发现门岗老齐也似乎总爱跟他过不去。每次在他往返厂门口时,老齐总是用那双怀疑的眼睛瞄着马东,讲起话来带着刺儿。他警觉的眼神,审查的口吻,搞得马东像是个特务一样。

  马东还得装得像个没事人一样,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和厂里每个人打交道,马东都要观察他们每一个细微的动作,说话的内容。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线索。

  因为王禹给马东的任务,并非主动调查,而是埋下来观察。

  在进厂后第三天的傍晚,王禹派杜哲来秘密见了马东一次。

  “还适应吗?”杜哲问。“还行。”马东说:“老板有什么交代的?”

  “老板要我告诉你,要像一粒种子,先埋下来,等待时机,发芽,开出花来,别急着干活……”

  “要等到什么时候?”

  杜哲耸了耸肩,显然,老板没说。总之,在他发出任何指令之前,马东只能乖乖待着。

  “小马,又要出去呀?”这天下午,老齐头儿在门岗看见马东走过来,透过老花镜瞄着马东问道。

  “汪科长安排我去供销社去买点儿东西回来。”马东说。

  “照例填表,写出厂事由。保卫处的也还得按规矩来。”

  “那当然。”马东拿起笔填表。

  “上班快一周了吧?”

  “是啊,不是派去买东西,就是打扫卫生。哪像个保卫干事,挺无聊的。”马东嘟哝道。

  “无聊?”听了马东的话,老齐一脸不屑,“那是因为你不用心!现在的年轻人,跟我们那会儿简直不能比。毛主席说,人最怕‘认真’二字。一个人态度端正,就不会感觉无聊的,没事,也能找出事来干!”

  “这点我得多跟您学习。瞧您的样子,像当过兵?”

  “当然!”提到当兵,老齐头儿立刻起劲了,冲着马东露出激动的眼神,说:“我年轻的时候是标兵,身上大小伤疤三十多处,一到澡堂子脱了衣服,会吓着别人!”

  “那您这右胳膊……”

  “炸没的。”老齐头儿有意抖了抖空袖子。

  “您算国家功臣,子女得多照顾您才是……”

  “我这人唯一的缺点,就是要强,怕连累人,”老齐头儿的眼睛一闪,语气渐渐缓和下来,“受伤退伍后一直没结婚,安安分分待在厂里,干点本分的事。”

  本来,马东对他印象不太好,现在打开话匣子,反倒对他有几分肃然起敬了。

  “我是粗人,没什么文化,只能把门。虽说脑筋比不上那些知识分子,可我知道认死理,咱厂安全第一,我老齐,就是咱厂第一把锁。”

  正说话的时候,一个瘦小伙子背着个军用绿书包,骑着自行车,眼看要冲出大门。

  “陈其乾,你给我下来!”老齐大吼一声。

  那个瘦弱的小伙子吓得赶紧跳下自行车,朝门岗这边看了过来,笑嘻嘻地说:“齐大爷!”看着瘦小伙,马东立刻意识到,这又是个“熟人”。

  这个叫陈其乾的,是冯景年身边的助理工程师,也是三车间的。

  “不登记就想朝外跑?”老齐吼道。

  陈其乾说:“我们车间的陈主任,让我到新华书店给她买书,比较急。”

  老齐头儿说:“过来,给我填表!”

  陈其乾不情愿地支起车,走了过来。

  “你俩都是被领导派去买东西,”老齐头儿有意拍拍马东肩膀,说,“保卫处的同志,得跟厂里的工程师多认识,多沟通,好利于开展工作!”

  其实不用老齐说,马东也会这么做。

  陈其乾是三车间的,是能够接近Q1钢材的众多嫌疑人之一。两人填完表后,一起走出了厂。

  “你叫马东,是新来的。”陈其乾说。

  “是的,你怎么知道我的名字?”马东问。

  “刚看见你填表内容了。”

  “那你怎么知道我是新来的呢?厂里可有不少人呢。”

  “一观察就知道了。”

  “你呢,你叫什么?”

  “我叫陈其乾,助理工程师。”

  “听你的口音,上海人?”

  “崇明岛的。”

  陈其乾索性不骑车,陪马东走起路来。

  “我跟你说,你不喜欢老齐头儿,别表现出来。老齐头儿这人,对谁都那样。”陈其乾忽然说道。

  “没说不喜欢他呀?”马东感到奇怪。

  “哼,你骗不了我,”陈其乾冷笑起来,“刚我骑车过来,你们在对话的时候,你的五官向面部中心聚拢,表示你对他的话暗暗反感。老齐头儿指使你跟我多沟通,还拍了拍你的肩膀,你的眉毛朝下紧皱,上眼敛扬起,眼周绷紧,表示你要袭击别人。不过,幸亏你没动手,别看老齐头儿就一只胳膊,你还真未必打得过他。”

  “我怎么可能打他呢?他是同事,又是老同志。”马东摸着脖子不解。

  陈其乾立刻指着马东的嘴说:“瞧,你撇嘴了,这是典型泄漏内心的表情,说明你对自己说的话没有信心。而且你摸脖子了,人在说谎时就会摸脖子,除非,你脖子疼。”

  马东十分尴尬,慢慢把手从脖子上放下来。他看着陈其乾,心里开始打鼓。明明是个助理工程师,怎么一见面,就分析他的肢体语言?难不成是在试探身份?

  “新鞋挤脚吧?”陈其乾又说。

  “你说什么?”马东又吃了一惊。

  “你一周前刚理的头发,包也是刚拿出来的,衣服、裤子都是新的……说明进这个厂,对你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马东不由吓了一跳。

  “是,你说的对。来新厂,想给同事和领导留个好印象,那么,你干吗的?”马东问。

  “我刚才不是说了吗,我是助理工程师,现在在三车间。”

  “你看人为什么这么准?”

  陈其乾谨慎地四处看了看。

  “不瞒你说,推理是我的业余爱好。我是福尔摩斯迷,就喜欢看关于他破案的小说,刚才我的观察,都是我书上学来的,夏洛克·福尔摩斯,听过吗?”

  马东悬着的心稍微放松了一点儿。他意识到,眼前这位,是个自信满满的知识分子,有什么话,恨不得一股脑儿全说出来。

  马东不由为自己刚才的紧张感到可笑。如果一个间谍表现得这么明显和肤浅,那么,他的侦察工作应该会很早就完成了。

  “这种国外破案的书,我都是私藏的。要是被我老师发现的话,一定会说我不务正业。”陈其乾低声说。

  “那这福尔摩斯是个什么人呢,是警察吗?”马东佯装不知,问道。

  不料,这下陈其乾卯上了马东。他开始喋喋不休起来。

  从厂门口到书店,又从书店到供销社,再从供销社回到厂门口,他讲了三个福尔摩斯探案集里的故事,压根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他告诉马东,自己原来是打算研究心理学的,在这个厂里,身边就缺一个华生这样的人。言外之意,马东这新来的保卫干事,具有做他搭档的潜质。

  “你要感兴趣,我和你一起切磋切磋。而且你在保卫处工作,学会推理,对工作会很有用。”

  马东心想,这位不仅是个自信满满的知识分子,还是一个自恋的理工男。

  “嗨,我就是一个大老粗,跟你们这些知识分子可玩不到一块去。”马东推诿道,“也就是现在,你还能跟我唠个两句,过两年你变成总工程师,哪还记得我啊。”

  陈其乾听了我这句话,蔫了下来。

  “我说错话了?”马东问。

  “当总工程师,我也想……”陈其乾嘟囔道:“上面有人压着,难啊!”

  “谁压着?”

  “不聊这个。不早了,咱们该到食堂打饭了,晚饭我请你,我再跟你讲个福尔摩斯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