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于无声处全文阅读 > 第12章 举报(2)

第12章 举报(2)


  “根据陈其乾的举报发现,张文鸿也常常去那个公园,因为那里有个英语角,是渤东一群英语爱好者自发创建的,我们在厂外对张文鸿进行了跟踪和调查。”

  “发现什么了?”

  “他周末去英语角,接触人很有分寸,没有和任何外国人接触,只和他认识的国内外语爱好者对话,表面看来,这符合202厂的规定。”

  “但是,查理确实去过那儿,没有什么比这个更可疑了。”马东说。

  “没错,而且张文鸿是冯景年的门生,虽然接触不到蓝鱼设计的核心机密,但平时和冯景年接触很多。不过奇怪的是,我们发现还有个人也常去英语角……”

  “谁?”

  “冯总的女儿,冯书雅。”

  “她?”马东更加吃惊了。

  “她想出国,所以在那里锻炼口语,奇怪的是,她从来没有和张文鸿撞到过,两个人彼此之间,还并不知道英语角的事。”

  “照你这么说,陈其乾的举报是挺有价值的……”

  马东忽然有一种被撇到一边去的感觉。想不到自己调查了半天,还不如陈其乾的一封举报信。看来,自己的确小看了这位“福尔摩斯”先生。

  “当然,不排除陈其乾举报张文鸿是有个人原因的,韩伟光一停职,按照202厂惯例,要提拔本部门的人接替空出来的职位,张文鸿是他的明显竞争对手……但是,头儿要我告诉你,不管陈其乾出于什么目的举报的张文鸿,我们都已经把张文鸿列为重点调研对象,你接下来要把重点放在此人身上。”杜哲说。

  “明白。”

  接到这个命令,马东就开始找机会接近张文鸿。

  此前,马东对张文鸿的认识,只是通过陈其乾的口。

  但随着渐渐深入的调查,马东发现张文鸿的确比他想象的要复杂,甚至有点儿深不可测。

  他是名工程师,却喜欢和厂里的一些青工们打交道。

  在202厂里,有两个生活圈。一个是肩负重要使命的工程师,高级知识分子。另一个,是文化层次相对较低的技术工人。

  张文鸿是在这两个世界游走的人。

  马东暗中走访调查发现,和张文鸿熟悉的几个青工,常常替张文鸿办事。

  他决定想办法接近这些青工们。

  而接触他们,最好的办法,是酒。

  这些青工们业余时间常常三五成群喝酒。为了和他们打成一片,马东把自己扮作一个好酒之人。

  不料,他第一次闯入他们的宿舍,就遇到了难处。

  当一群青工看见马东拎着瓶酒走过来,想和他们一块喝点儿的时候,他们对马东的第一个要求就是:

  “你只要一口把一瓶白酒干掉,我们就认你是爷们儿。”为首的青工明叫王宇航,长得五大三粗,有一米八五,模样像是要吃人一样,冲着马东说。

  马东看着手里的酒瓶,有点儿犹豫。

  青工们立刻冷嘲热讽起来。

  “嗨,看你是个大老爷们儿,却没啥用!”

  “想跟我们喝酒,这一关过不了,后面就免谈啦。”

  其余的青工纷纷向马东投来鄙视的眼神。

  马东只好打开瓶盖,仰头咕咚咕咚一口气喝完。

  随后他就醉倒在了地上。

  等到酒醒,他发现自己躺在宿舍里,青工们竟然集体围在身边打牌。

  “马东,哥几个佩服你,”为首的王宇航说,“还没有人敢拿酒直接当水灌的,我只是跟你开开玩笑,想不到你这竟然来真的,喝了那瓶酒,以后大伙就是兄弟了,有什么用得着我们几个的,就说句话。”

  这批青工虽然粗犷、野蛮,但也不失单纯、可爱。

  此后的时间,马东就常常跟他们几个人在屋里喝酒吃菜,趁机从他们口里打探关于张文鸿的事。他渐渐发现,青工们把张文鸿称为“文鸿大哥”,他们很喜欢张文鸿,是因为张文鸿经常弄点活给他们干,私下还会常常给他们送些粮票什么的。

  虽然都是小恩小惠,但考虑到他们之间的层次差距较大,张文鸿的这种手段,的确容易收买人心。在最初的时间里,马东并没有从他们的口里发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直到有天晚上喝酒的时候,一个青工忽然说:

  “我今天看见,文鸿大哥跟二流子小胡好像混在一起了,两个人就像在厂外谈生意一样。”

  “看错了吧,文鸿大哥好歹也是个知识分子,跟我们玩也就罢了,怎么跟小胡也能搞到一起去?”王宇航吐了口烟,一脸的怀疑。

  “小胡是谁?”马东问。

  “他,偷过咱们东西,被我打过。”王宇航轻描淡写地说。

  “前几天三车间有人偷东西,该不会和他有关吧?”马东说。

  “抓过来问呗。那面瓜,拉过来一顿耳刮子,抽完了啥都招。”王宇航说。

  马东立刻心生一计。

  “这文鸿大哥跟他走那么近,万一他摆文鸿大哥一道,毁了他的声誉,可不好呀。”

  马东这么一说,青工们面面相觑,都紧张起来。

  “要不去告诉文鸿大哥一声,叫他离小胡远点?”王宇航问。

  “那有什么用?他本来就比较容易相信人,除非我们抓到证据。”马东说。

  王宇航拍拍胸脯,说:“这事儿,得我亲自出马。”

  马东立刻说服王宇航带他一起去。按照他说的,第二天中午,他们找到了小胡。

  “小胡,有活找你,干不干?”两人在厂后面垃圾堆附近看到了这个叫小胡的人。小胡长得的确贼眉鼠眼,弱不禁风。见王宇航问话,也不搭理,自顾忙着把一袋水泥朝自行车上搬。

  “往外顺点儿钢材?钱亏不了你。”王宇航低声说。

  “他是谁?”小胡看见马东,有点儿警觉,问王宇航。

  “是我哥们儿,放心,绝对可靠。”

  “你要顺结构钢还是钢坯呀?”小胡问。

  “那些次品,我们还用得着找你?我想弄的,是Q1。”马东说。

  “哈,哥,你拿我开心呢!那可是绝密钢材……”小胡瞥了马东一眼,骑上车就要走。

  王宇航一把拽住小胡,说:“装什么呀你!前几天你不刚弄出来过吗?”

  “我哪有?”小胡脸上闪过了一丝惊慌,说:“没有没有,绝对没有。”

  看着小胡的表情,马东确定他是在撒谎。

  “你他妈跟我装个屁!”王宇航抡起拳头,作势要打他。

  “别!别!”小胡立刻讨饶,说:“你是我亲大哥,没有什么能瞒过你。”

  “别不识抬举,我可是想给你活干!”王宇航指了指马东说,“我这哥们可出了高价,让你再弄点儿出来。”

  “多少钱?”小胡问马东。

  马东立刻向小胡伸出一个手指头。“十块?不行。”小胡摇头,“太低了。”

  “不,一百块两克。”

  听到马东的报价,小胡的眼睛一亮。但随即,他似乎想到了什么,表情显得有些勉强。

  “行还是不行?你说句痛快话。”马东说。

  “跟你说实话,Q1是绝密钢材,哪是我这种人说拿就拿得出来的。”小胡说。

  “那你之前是怎么拿出来的?”马东问。

  “那天他们做实验,留在厂里一块,放在保密车间里,有人给我留了个纸条,让我晚上下班后去车间拿,我就按点过去了……”

  “谁给你开的门?”马东又问。

  “不知道。”

  “不知道?”

  “我去了,门是开着的,里面空的,一个人没有,进去后,果然看见了钢材。”

  “这怎么可能呢?”马东不相信。

  “这不明摆着,车间里有人跟我搭着干的。”小胡说。

  “你觉得这个人是谁?”马东问。

  “我哪知道,不过我猜,谁有钥匙就是谁了。”小胡答。

  小胡的话让马东感到惊愕。他知道整个三车间里掌握钥匙的,只有一个人。

  总工程师冯景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