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玄幻 > 禹王九鼎全文阅读 > 第150章 神魔殿

第150章 神魔殿


宫殿右侧有一条宽阔的走廊,可以通向后面的房间。

周小云向走在前面的赵风叫道:“别走了,停住!”

赵风迷惑地问道:“怎么了?”

“前面这片地面上有机关。”

“我怎么没看出来?”

“你要是能看出来,那还算什么机关。”

走廊的顶部很高,距离地面至少有六、七米,上面的石板上雕刻着各种花纹。两边的石壁凸凹不平,像是现代人家中装修时故意做成的那种原始风格。面前的石板与他们踩在脚下的略有不同,颜色要稍微浅一些,如果不注意根本看不出来。

周小云指着那些浅色的石板说道:“这些石板不能踩。”

“为什么?”

“下面连着机关。”

“那怎么过去?”

周小云用电筒向前照着,说道:“你们看,机关只在这片浅色的石板上有。只要过了这一段,到了前面那片颜色和这里一样的地板上就安全了。”

“跳过去就可以了。”赵风估计了一下距离,应该有十米左右,一般人无法一跃而过,但是,他和周小云可以勉强做到。

不知道是哪种类型的机关,张宝儿心中还是有些不安。他想,周小云的话虽然不会假,但是,过了几千年的时间,那些机关难保不会出问题,况且,以前也确实出过故障。

他问道:“小云,你确信机关在地板上,跳过去没有问题?”

周小云点了点头:“触发的机关在地板上,这一点我可以确定。不过,触发之后会出现什么情况,我就不清楚了。”

张宝儿沉吟了一下,说道:“你们两个退后一下,我先过去试试。”

他放下背包,身体凌空向前射去。十米的距离一晃而过,他的身体轻轻地落到了地上。

果然,没有任何变故。

他谨慎地在周围走了几圈,发现没有问题,于是又跳了回来,说道:“嗯,对面是安全的。现在,我们一起过去,你们两个一起尽力向前跳,我在后面。这样要保险些,万一中间有了变故,我也可以帮助你们。”

赵风和周小云点了点头。

三个人向后退了几步,张宝儿问道:“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

“一,二,三,走!”

赵风和周小云在前,张宝儿落后一步,三人一起向前冲去。

三个人的身体同时腾空而起。越过了七、八米的距离,赵风和周小云的身体开始向下落去。张宝儿伸出双手,在两人的肋下轻轻一托,两人的身体又升起了一尺多,平稳地向前飞去。

落到地面,赵风转过身疑惑地看着地板。

“你想干什么?”

“真有机关吗?我想看看是什么样的。”

“你这会儿真有闲情逸志,是不是不饿了?”

“饿,饿得很呢……”赵风连忙否认。

“那还不快走。”

顺着走廊走了十多米,廊壁左右各出现了一扇石门,刻在门上的字在火把的照耀下金光闪闪。

“神魔殿!”赵风说道:“进去看看。”他推开石门走了进去。

这间石室比西王母的大殿小多了,不过,也和一个普通的电影院差不多大。

殿中立着两排石像,雕刻得惟妙惟肖,但是,大小不一,有的和人差不多高,有的接近真人两倍大小。

正中靠后的位置是一个石台,上面摆放着许多玉器和青铜酒具。看起来,这些器物像是供品。

台子后面的石椅上端坐着一个老人,面容几乎令人不敢正视。他坐在那里便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威仪无比。站在他面前的人心里产生的并不是害怕或恐惧,只是一种自然而发的敬畏之情。三个人距离雕像只有几米,但感觉却像是很遥远。

张宝儿感叹道:“古人的雕刻技术竟然精湛到了这种地步,太神奇了!”

赵风自言自语道:“这又是谁?”

周小云说道:“肯定不是西王母。”

“废话,这还用你说,男女我还是能分辨出来的。”

“难道是周穆王?西王母为了纪念,在这里存放着他的雕像?”

赵风说道:“我想不是。如果他是周穆王的话,这里至少应该有造父的雕像吧!”

“这里是神魔殿,怎么会有造父的雕像呢!造父只是一个马车夫,就像《西游记》中管马的孙猴子,弼马温只是未入流的小官。”

赵风一听这话,大声反驳道:“管车马的官职不小!太仆是秦汉时主管皇帝车辆、马匹的大官,身列九卿之一。因为需要时常在皇帝身边,所以,担任这个职务的都是皇帝的亲信。西汉初年,担任太仆的是汉高祖刘邦的发小夏侯婴。太仆属于重要职务,所以,担任这一职务的人常常可以升为三公,相当于现在的*****。东汉的时候,太仆多选有名望或者功劳卓著的官员担任,甚至有时由司空、尚书令转为太仆。你说,这个职位不重要吗?”

周小云看着满脸通红的赵风,奇怪地问道:“我只是说了句造父不过是个车夫,你情绪这么激动干啥?”

赵风也觉得自己的反应有点过于激烈了,他深吸了口气,说道:“后来,造父因功被周穆王封到赵城,以邑为氏,这就是赵姓的由来。”

“原来是你赵家的的老祖宗啊,难怪你这么护着他。”

“你们两个也太无聊了吧,为了一个几千年前的人吵得面红耳赤。还是过来看看线索吧。”张宝儿指着两排塑像说道。

赵风惊叫道:“这不是应龙吗?”

他手指的那个雕像特别显眼,两排雕像中除了它之外都是人形。三个人仔细看去,果然,这条龙与他们在神农架时见过的应龙一模一样,只不过个头小了许多,只有丈余长短。

“你们看,这把剑的形状和玄冰剑一模一样。”周小云指着一座塑像手中握的短剑说道。

果然,石剑的大小长短式样,如同是玄冰剑的翻版,只不过没有玄冰剑上的寒气。

持剑的人从相貌上看应该是一个女性,但是头上却光秃秃的,一根头发都没有。

张宝儿猜测道:“这个人应该是玄冰剑以前的主人。”

石室的四周布满了壁画,大多是打斗的场面。画像十分逼真,可以看出,其中一方是室内的那些塑像,另一方大多是奇形怪兽,其中有几个他们见过。与持玄冰剑的女人对阵的是两个怪物,一个鹿身雀首、头生尖角,另一个躯干臃肿,背上还有一对翅膀。

赵风猜测道:“周穆在位时,西部地区经常受到游牧部落的侵袭。为保卫西部边防,周穆王曾两次率军西征,大败西戎各部落,俘虏过五个部落首领,打通了前往西域的道路。这些壁画描绘的可能就是周穆王西征时的情形。”

张宝儿摇了摇头:“不是。你仔细想想就知道了。壁画上有几个我们认识,那两个拿着棍棒的是神荼郁垒;那个拿着短刀的大块头是刑天;那条飞在天上的龙,肯定是应龙。我猜测,这些画面应该是黄帝时代的战争场面。”他的眼中充满了敬意,指着坐在石椅上的塑像说道:“这一定是黄帝。”

黄帝、颛顼、喾、尧、舜是中国上古时代的五帝,后面的四人都是黄帝的后人,夏、商、周三代的君主也是黄帝的后人。

黄帝之前,********上并没有统一的国家,而是分散的部落。在他的领导下,原本分散零乱的部落统一在了一起,建立起了最初的中国:划野分疆,八家为一井,三井为一邻,三邻为一朋,三朋为一里,五里为一邑,十邑为都,十都为一师,十师为州,全国共分九州。并且,黄帝还设立了120个官职管理国家。他在位期间,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制衣冠,建舟车,发明指南车,定算数,制音律,创医学,出现文字,中华文明得到了极大发展。

画面上有一个巨人倒在了一座山下,而那座山竟然从中断为两截。

赵风指着倒在地上的巨人说道:“这个巨人应该是共工,这座山显然就是传说中的不周山。”

共工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水神,在涿鹿之战中,帮助蚩尤与黄帝为敌。炎帝在涿鹿南野袭击蚩尤的部队,共工前去迎战。他一人独当炎帝坐下祝融、力牧、句芒、英照四员大将也未落下风。后来,女娲在不周之山设坛封天,使蚩尤的部队无法撤退。共工大怒,大骂天神不公,然后一头撞死在不周山下。不周山被他撞倒,女娲的封天阵随之破解,蚩尤手下九黎族的残兵败将因此得以逃离战场。

赵风奇怪地问道:“怎么不见有风伯雨师?”

“应该有的,也许,他们那时不是我们现在见到的那副样子。”

“你为什么这么想?”

“我估计,这个地方是黄帝建造的,目的是纪念那些有功的臣下。唐太宗就曾建造了一个‘凌烟阁’,里面有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我们熟悉的秦叔宝和程咬金也在其中。现在我们看到的应该是涿鹿之战的场面,连神荼郁垒都有,风伯雨师身为蚩尤座下的大将,没有理由不出现在上面。”

“可是,这里的雕像和画像都没有名字。如果是纪念的话,应该刻上他们的名字才对。”

“也许古代没有刻名字的习惯。”

周小云拍照完毕,三人走出了神魔殿。

对面门上刻着两个大字,赵风念道:“丹房。”

张宝儿点了点头,说道:“估计,这是黄帝炼丹的地方。”

相传,黄帝到了晚年,因为年事渐高,精力衰退,于是将帝位传给了少昊。退位之后的黄帝拜容成子、浮丘公为师,学道炼丹,寻求长生不老之术。

黄帝与容成子、浮丘公住在山中的石室,他们在深谷挖掘草药,用泉水洗净,晒干后在药臼里捣碎,然后,放进丹炉中进行炼制。

他们每天伐木烧炭,采药煮石,即使刮风下雨也从不间断。据说,他们炼制的丹药名为“九转还丹”,必须反复炼制九次,越到后面难度越大。

他们一直炼制了8个甲子,也就是480年,终于炼出了一炉仙丹。黄帝服了7粒之后,顿觉身轻体爽,飞升到了天上。后来,他又服了42粒,毛发也由白转黑,只是皮肤仍有皱褶。就在这时,山中的石隙间忽然涌出一道红泉,热气四溢,香气扑鼻。黄帝在红泉中连续浸泡了七天七夜,全身的老皱皮肤都随水漂去,他像是换了一个人,满面红光,返老还童了。

此时,空中祥云漂浮、笙歌悠扬,天上坠下一个珠盒、一把玉壶。珠盒中装有霞衣、宝冠、珠履,玉壶中盛有琼浆甘露。黄帝饮完甘露琼浆,披上霞衣,戴上宝冠,穿好珠履,顿时,光芒照亮了整个山谷。这时,空中飞来一条青龙,黄帝与浮丘公、容成子骑上龙背,飘然而去。

赵风觉得里面可能会有仙丹,怯生生地问张宝儿:“要不要进去看看?”

张宝儿说道:“办正事儿要紧,回来如果有时间,我们再进去瞧瞧。”

“我早就听过黄帝炼丹的传说,没想到这竟然是真的,还能看到他的丹房。回来的时候一定要进去看看。”赵风心有不甘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