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玄幻 > 禹王九鼎全文阅读 > 第173章 接头

第173章 接头


逛街时间过得很快,已经中午了,赵风的肚子开始发出“咕咕”的叫声,他问道:“我们去哪里吃午饭?”

“到了北京肯定要吃烤鸭,吃烤鸭肯定是去全聚德。”周小云的语气像是早有准备。

赵风若有所悟:看样子,周小云很可能是把同父母见面的地点定在了全聚德。

果然是百年老店,生意出奇得好。刚刚11点多,全聚德大堂里剩下的位置已经不多了。周小云和张宝儿小声交换着意见,最后,选了一个可以看到门口的位置。

凌灵去了洗手间。

“为什么选这里,我们该找个清静点儿的地方,去包间吧?”赵风觉得大堂太嘈杂了。

周小云看了看张宝儿,像是在询问说话是否安全。

张宝儿知道周小云的意思,说道:“包间太封闭了,选这个位置,跟踪我们的人多半不敢进来,如果他进来我一定可以发现。不过,为了保险起见,小云,你不能和父母有任何接触。”

周小云想了想,招手道:“服务员,我们点菜。”

服务员过来了,拿着笔和点菜单,问道:“几位吃什么?”

“你把笔和菜单放在这里,我们自己点,好不好?”

服务员看了他们一眼,说道:“好的。”

周小云拿起笔,很快在菜单上写下了一行字,然后撕下来推到了二人面前:“别抬头,我爸妈在楼上看着我们呢。”

赵风有些吃惊:周小云的胆子也太大了!

固然,父母想看儿子,尤其是在儿子遭到绑架之后想看看他是否安好,这也是人之常情。但是,饭店这种地方人多眼杂,如果有人监视,都不知道他躲在什么地方,也无从防范。母子连心,即使他们不坐在一起,只是远远相望,有心人也可能会从他们流露出的关切神情看出蛛丝马迹。

这太危险了!

赵风装出一副好奇的样子四下张望着。他看到楼上靠边的位置有两个老年人倚栏而坐,时不时向这边瞟一眼,再就没有别的顾客注意到自己这一桌了。其它两桌靠边的,一桌没有客人,一桌是一对小情侣,看起来也就二十多岁。

难道周小云父母的易容术如此出色,能把自己化妆得年轻几十岁?赵风不禁有些吃惊。不过,他感觉这种可能性不大,那对小情侣并没有看他们。

赵风盯着周小云,一脸疑惑。

看出了赵风的疑惑,周小云准备写字解释。

张宝儿伸手取过那叠菜单,把最上面的一张纸扯了下来递给周小云,解释道:“下面的纸上会留下印子,有经验的人可以复原上面的痕迹,从而知道你写的是什么。”

周小云匆匆写了几个字,推了过来:“我父母化了装,是那两个老年人。”

那两个老年人都是男的,这么伪装确实很有迷惑性,怪不得绑架周小云的那些人一直找不到他父母呢:谁能想到一对中年夫妇会化装成两个男人!

赵风暗自佩服小云父母的化妆水平。八月份,北京的天气还比较热,衣服穿得并不多,女人竟然能化装成男性,这水平可真是不一般。

周小云又把一张纸条推了过来,上面写着:“我想见见父母,和他们说说话。”

张宝儿小声说道:“太危险了。”

“帮我想想办法吧。”周小云一脸期盼的神情。

张宝想了想,觉得虽然危险,但是,确实有必要让他们一家人见见面。毕竟,他们分离了这么久,又经历了这么多苦难,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都想看看对方是不是真的没有受到伤害。并且,他们也希望知道对方这段时间的遭遇。如果让他们见面多聊聊,对以后寻找九鼎应该也有帮助。

可是,怎么安排见面呢?万一被老道的人觉察,后果很严重。只要这个家庭三人中的一个落入那些人手中,剩下的就只能完全听凭对方摆布了。

赵风忽然抓过笔来,匆匆写了一行字,推给了张宝儿。

上面写的是:“和我们住一个酒店。”

这个想法很大胆,不过,看起来倒是最安全的。如果住在同一间酒店,见面的机会肯定有。无论是吃饭还是在电梯里,都容易碰面。

从以往几次住酒店的经历来看,知机子那些人是不会找上门去的,他们只会躲在外面远远监视。这样,酒店里面反而是最安全的会面地点。何况,这里是首都,那些人更不敢轻易闹事。

另外,知机子多半还没有跟来,这也是可乘之机。

如果住在在同一楼层,那就更方便了,可以找机会在房间里见面,充分交换信息。

想到这里,张宝儿在纸条上写道:“让你父母住到我们酒店,和我们住一层,选靠里面的房间,这样,我可以保护他们。”

周小云读完纸条上的字,睁大了眼睛看着张宝儿,兴奋得脸庞通红。

张宝儿又拿过纸,继续写道:“你写,你父母认识你的笔迹。写好了,我想办法送给他们。”

凌灵回来了,见三个人在传纸条,好奇地问道:“你们神神秘秘地干啥,有话不能说吗?”

赵风眼珠一转,说道:“这是我们男人间的游戏,不能让女孩子看的。”

凌灵撇了撇嘴:“谁稀罕!”

周小云这一次写得慢多了,手有些颤抖。写完后,他把纸条递给了张宝儿。

张宝儿看了看,上面不但有自己住的酒点名称地址和房间号,还有小云的签名。他想,这应该足够取信了。

把纸条塞进口袋,他冲赵风说道:“怎么还不点菜?”

赵风反问道:“你怎么不点?”

周小云笑嘻嘻地说:“谁请客谁点啊。”

赵风狠狠地瞪了他一眼,不再说话,拿起了菜单。

张宝儿问凌灵:“洗手间在哪里?”

“在楼梯中间。”

“好,你们赶紧点菜,我也要去下洗手间。”说完,张宝儿冲周小云使个眼色,起身向楼梯走去。

赵风一边看菜牌,一边不时向张宝儿撇一眼。张宝儿肯定不会直接走过去把纸条交给小云的父母,赵风忍不住想看看他到底用什么办法传递信息。

周小云不乐意了:“快点菜啊,专心点儿,我的肚子都在叫了。”

“好好,我这就写,你饿的话先吃点儿小菜垫垫肚子。”赵风说着,自己先夹了一筷子。

邻桌坐着几个年青人,其中一个胖子绝对是重量级的,上身的肉都垂到了大腿上。桌上摆着两盘凉菜、几瓶啤酒。

胖子忽然大声叫道:“服务员。”

服务员赶紧跑了过来。

胖子指着瓶啤酒说道:“你信不信我能徒手起瓶盖?”

服务员楞了一下,傻傻地摇了摇头。

他一拍桌子:“那你还不拿起子去!”

服务员明白了,赶紧找开瓶器去了。

想起一阵手机铃声,是从胖子的方向传来的。只见他把大腿上的肉翻起来,从腰间取下手机,放到了耳边。

看到这一幕,赵风不禁笑得把口中的小菜喷了出来。

胖子瞪了赵风一眼,赵风赶紧收回视线。觉得胖子还在盯着自己看,赵风有些紧张,拿起桌上的可乐仰头喝了一大口。可乐太凉了,赵风被顶得不停打嗝。

赵风转过头,发现那个胖子还在怒视着自己。突然,他猛地一拍桌子,赵风被震住了,对视了差不多有10秒,赵风的冷汗都下来了。此时,他忘记了自己已是武功高手,只看到胖子的胳膊比自己的腿还粗!

过了一会儿,胖子说话了:“不打嗝了吧?我以前就是这么治的!”

原来是这样,赵风放松了,给了胖子一个友好的微笑。

刚把菜单写好,张宝儿就回来了。他用旁人不易觉察的手势告诉周小云,事情已经办妥了。

烤鸭端上来了,周小云尝了一口,说道:“怎么和我以前吃过的味道不一样呢?”

“北京烤鸭工艺独特,与一般的片皮鸭完全不同。其它地方许多所谓的北京烤鸭,其实也不是这种做法。”赵风一副专家的口吻。

接下来,他一边吃,一边讲述北京烤鸭的来历。

清朝末年,德国占领了山东的青岛,同时向青岛大量移民。占领山东的普鲁士军人很多喜欢打猎,野鸭是他们传统的猎物。当时,中国的野鸭很多,德国军人的习惯是在野外打了就吃,用火烤。

在山东的德国人经常在节日吃烤鹅。鹅的皮被烤得很硬,他们经常不吃,把皮和骨头一起扔掉。这些皮和骨头成了中国苦力的食物,他们按自己的习惯把皮卷在饼里面吃,用骨头熬汤喝。他们发现,这个吃法味道相当不错。山东人继续开动脑筋,把这种吃烤鹅皮和骨头的方式移植在了吃烤鸭上面。

在这中间,中国人发明了一项伟大的食品制作工艺,就是不给鸭子开膛,只在鸭子身上开个小洞,把内脏拿出来,往鸭肚子里灌满水,然后再把小洞封住,挂在火上烤。

这样制作出来的烤鸭,第一不会因为被烤而失去水分,第二,由于鸭肚子中充满了水,鸭皮会被撑开,不会被烤软。烤好的鸭皮很薄很脆,是烤鸭最好吃的部分。

“你行啊,连这都知道!”周小云知道赵风历史知识丰富,但没想到他连烤鸭这么偏门的知识也一清二楚,不由惊讶了。

“嘿嘿。”赵风矜持地笑了笑,显得颇有风度。

张宝儿心中暗笑。刚才赵风用手机查烤鸭的制作过程,他早就看到了。但这时凌灵在旁边,他不好意思说破。

赵风再抬头向楼上寻找周小云的父母时,发现那两个老年人已经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