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玄幻 > 禹王九鼎全文阅读 > 第171章 夫子的推测

第171章 夫子的推测


桌面上铺着一张古代的地图,上面有四个小小的红圈,旁边摆着一叠图片。

这四个地点之间有什么关联,剩下的藏宝地会在哪里呢?

夫子不停地换方式,试着将几个地点连起来,但是发现毫无规律,也看不出有什么规则的形状。即使加上现在这几个孩子所在的位置,还是没有头绪。

这些地点并没有遵循选择墓地风水的几个基本原则。比如说,好墓地的基本原则是依山傍水,前朝后靠左右抱,也就是所谓的“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定位,简单说就是四面环山;墓穴前面要有一片广阔平整的地方,这个有利于孕育人才和发展事业,也就是所谓的明堂开阔;墓穴正面要屈曲蜿蜒,这是为了阻挡直面冲撞而来的煞气。

从风水上看,这些地方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只不过是人迹罕至而已。以此来推测,现在的城镇或者人多的乡村肯定不会是藏宝的地方,剩下的地点仍会是在深山大泽之中,那些即使经过了数千年仍是荒无人烟的地方。

从老道提供的图片中可以看出,藏宝洞内的设计用鬼斧神工来形容一点儿也不过分。即使有现代化的施工机械,建造每一个地方也都是大工程。老道没有给出藏宝洞内的详细情况,不过,从他透露的几个机关埋伏推测,自己这些人进去是不可能活着出来的。

“有连环杀手,没想到,还有连环藏宝的。”夫子的口气里透着无奈。

“老学究遇到新课题了?”老板打趣道。

夫子淡淡地说道:“你小子天生命好,不用操心。”

“操心也没用啊。”

“要收获必须有付出,付出和收获是成正比的,不要计较一时得失。别看眼前好像没什么风险,但我感觉这是入行以来风险最大的一次。”

“干我们这一行的没有风险哪有收益!”

“我的意思是,他们肯定有些东西瞒着我们。”夫子人老成精,觉察到了。

“我看,他们是想利用这几个孩子帮他们找到藏宝,然后,独吞里面的宝物。”老板猜测道。

夫子压低了嗓音说道:“事情没这么简单。这些藏宝地点已经隐匿了几千年,他从什么地方得到的消息?”

“老道的样子不像是想将所有宝物据为己有,而是在有目的地找什么东西。但是,他坚持不告诉我们藏宝洞里面到底有什么,每到关键时刻都不让我们靠近藏宝现场。不但我们,连自己人也不让靠近。我听二万说,在昆仑山的时候连老道都被赶了出来。我猜测,很可能老道也只是被人利用。能一直尾随他们进入昆仑绝顶而不被发现的会是什么人?老道背后的人一定比他高明百倍,并且很可能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团伙。最可怕的是他们在暗处,我们对他们一无所知。暗箭难防,这是我最担心的。”

见老板没有出声,夫子继续自己的分析推理:“那几个孩子手中神奇的兵器是哪里来的?龙虎山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他们赤手空拳,什么兵器都没有,从山洞里出来之后就多了一把剑。从神农架第二个藏宝地点出来之后,他们多了一把斧子。我们在丰都没有遇到他们,据雷子说,从昆仑山的藏宝地点出来之后,他们又多了一件神奇的兵器。这些神器几乎可以肯定是他们从藏宝处得到的。我干这一行大半辈子,算年头也快50年了,从没有见过这么神奇的兵器。”

钱老板点了点头:“我见过他们得到的剑和斧,确实是上古神兵,每一件都价值连城。现在已知的出土兵器中最有名的是越王勾践剑,不过,如果拿它和那两件一比,简直就成了小孩子的玩具。”

提起越王剑,夫子叹了口气,脸色暗了下来,这是夫子的一块心病。

那是40多年前的事情了,当时,夫子还不到20岁,入行不久。一天,路过荆州望山时,他觉得那里风水绝佳,应该会有古墓。可惜,当时人轻言微,同伴们都不相信他的判断。

仅仅几个月之后,就在他猜测的地方有一个古墓被发掘了。

出土文物中最有价值的是一把青铜剑。据当时在场的文物工作人员回忆,一名发掘队员不留神被剑锋划破了手指,血流不已。有人试验了一下这把剑的锋利程度,稍一用力,便可以将20层复印纸划破。

经过考证,此剑是越王勾践使用过的,距今已超过2500年。

春秋末期,列国争雄,烽烟四起,各路诸侯竞相制造精密武器。据说,当时南方的霸主越王勾践共有五把青铜宝剑,切金断玉锋利无比。

传说,越王勾践曾请当时著名的相剑大师薛烛品评他的藏品。勾践命人取来毫曹和巨阙两把宝剑,薛烛看不入眼。勾践又叫侍从率领几百人取来一把宝剑,摆在薛烛面前,问道:“有人要用千匹骏马、三处富乡、两座大城换这把宝剑,您觉得我该不该换给他?”薛烛连忙道:“不能换!此剑是天人共铸的不二之作。”勾践采纳了专家的建议:“既是无价之宝,我就永远珍藏吧。”据说,此剑名为纯钧,传说中的十大名剑之一。

中国古代十大名剑都有传说故事,比如说,汉高祖刘邦“斩白蛇、提三尺剑立不世之功”,用的就是赤霄。春秋时吴国人干将曾为吴王造剑,后来和妻子莫邪奉命为楚王铸成两口宝剑,一名干将,一名莫邪。干将把雌剑献给了楚王,雄剑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后来,他被楚王杀死,其子眉间尺长成,持雄剑报了父仇。

不知道这柄新出土的越王剑是不是中国历史传说中的十大名剑之一。

夫子听说此事后,异常懊恼:如果当时按自己的想法把那个古墓盗了,只要能得到那把剑,不要说一辈子,十辈子都够吃了。

“还有,那个孩子是什么人,他怎么会知道这些藏宝的地方?”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夫子。

秦始皇修长城、造陵墓,曾动用了上百万的劳工。他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可以支配,可是,也没有一件绝世神兵。曹操挖了那么多古墓,也没有找到一把这样的兵器。那几个孩子却可以在十几天内、在没有任何大型挖掘工具的情况下连续发掘出几件,他们是什么人?难道,他们有特异功能,可以透视地下埋藏的宝藏?

历代王侯将相盗墓者不在少數,如西楚霸王项羽、汉代广川王刘去疾等人,但是,设专职掘墓淘金而且有文献记载的,最早的应该是曹操,他堪称中国盗墓祖师爷。

据历史记载,曹操创业之初为了筹集军饷,曾经大规模盗发古墓。为保证盗墓有组织、有效率、保收成,曹操别出心裁,在军中设立了“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等职务,由多人负责,专门研究、执行盗墓计划。

“揭发”曹操盗墓行径的是后来名列“建安七子”之一的文士陈琳。陈琳在《为袁绍檄豫州》檄文中声讨曹操,说他盗了梁孝王的墓。据说,曹操仅凭这一次盗掘所得财宝,就养活了手下全军将士三年。

或许是生前盗墓留下了心理阴影,曹操对身后事提出了薄葬、秘葬的要求。据曹操亲笔所写的《终令》记载,他在遗嘱中表示,要葬在“瘠薄之地”,“平地深埋”,“不封不树”,陵内“无藏金玉珍宝”。

老板对历史传说兴趣不大:“我们管不了这么多,反正,有钱就行。”

“不,我们必须尽早弄清真相。如果知道了藏宝是什么,首先,我们也许可以比他们早一步找到藏宝地点。其次,也可以猜测出我们在冒多大的风险,如果他们想卸磨杀驴,我们可以提前知道。”

老板赞叹道:“姜还是老的辣,夫子,你都成人精了。要不要把二万他们叫来,我们一起商量对策?”

“暂时不用。”夫子摇了摇头:“他们三个人都看出问题来了,只不过没有明说而已。我看,我们也暂时不要说出来,装糊涂,静观其变。不过,要留个心眼儿,别被他们算计了。”

“和老道这些人相处的时间也不短了,我觉得这些人都是工具,没有人知道内情。”

夫子手指无意识地揪着下巴上不多的几根长胡须,说道:“对了,我觉得可以从那个王龙海身上得到些有用的信息。”

“我估计他也不知情,只是按老道的吩咐去做。”

“我估计,不但他不知道收集的情报价值,甚至老道也不知道,但我们也许能知道。”

“这倒是有可能。老道是外行,很多东西他看不懂。”老板眼前一亮:“我从小在这里长大,熟人多,放心吧,这件事我来办。”

“但要小心,不能用手机,我们的通讯很可能也被监听了。”夫子提醒道:“这件事宜早不宜迟。老道说了,明天中午就可以赶来与我们汇合了,你最好趁他还没来的这段时间把事情安排好。”

“我明白。”

看了看表,夫子感觉有些乏了,往床上一躺,说道:“不早了,该休息了。你关灯吧。”

看着躺在床上的夫子,老板奇怪地问道:“夫子,你睡觉不摘眼镜吗?”

“有一次,一个古墓的结构困惑了我好久,晚上睡觉的时候,我梦到了墓室的结构,可惜,当时没戴眼镜,看不清楚。从那以后,我睡觉也不摘了。”

老板忍不住笑了。他一边关灯一边说道:“那我给您买个潜望镜吧,说不定,您老会给我们带来意外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