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玄幻 > 禹王九鼎全文阅读 > 第134章 塞外风情

第134章 塞外风情


已经晚上六点多了,可是,太阳还高高地挂在半空。

赵风嘟囔着:“这里的时间,我还真有些不适应。”

“你把表上的时间减去两个半小时,就会感觉正常了。”周小云说道:“吃晚饭去吧,时间早也好,吃完了正好可以把东西买齐,明天一早就出发。”

不像东部的大城市,这里大街上人不多,感觉冷冷清清的。不过,行人的服装倒是五颜六色,各种打扮都有。其中,还夹杂着三三两两金发碧眼的外国游客。

前面的一个行人一身少数民族打扮,穿着一件肥腰、长袖、大襟的袍子,还挂了不少装饰品,脚上套着一双长长的皮靴。

周小云悄身问道:“这是维吾尔族的吗?”

赵风摇了摇头:“不是,这是藏族人的典型服装。维吾尔族人虽然也穿皮靴,但他们习惯穿袷袢,没有扣子,腰系长带。他们还喜欢戴绣花小帽,称为‘朵帕’。”

马路斜对面有一家很大的餐厅,他们正想过去,恰巧过来一辆汽车,他们只好停了下来。

身后的一个外国游客越过了他们。赵风想也没想,一把拉住了他,叫道:“看车,看车!”

那位游客立即站住不动了,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过来的车辆,直到过去很远,还在行注目礼。

赵风见他还楞在那里,说道:“你怎么还不走啊?”

外国游客不解地反问道:“不是你让我看车的吗?”中文竟然说得还算流畅。

赵风楞了一下,不过,马上就反应过来了:“我说‘看’的意思,是提醒你注意来往车辆,确保安全,不是让你观看、注视车辆。”

外国人“哦”一声,连说“谢谢”。

来到餐厅门前,三人的眼睛不由瞪得溜圆。

餐厅门前用砖搭着十多米长的一排烤架,串羊肉的签子一根有半米多长,每根签子上串着十多块羊肉,一块肉足有半个鸡蛋大小。

赵风说:“天啊,看这羊肉串,以前见的神马都是浮云。”

“我看着都饱了。”周小云的想法显然和赵风不同:“烧烤食品不健康。”

“又不是天天吃。专家说话总是只说一半,我们也只听一半好了,该吃还得吃。我也没听说边疆人平均寿命低。”

张宝儿说道:“这倒也是。我爸就常说,如果你看了电视上那些医生讲的,这不能吃那不能吃,那你就只能喝西北风了。”

门口的服务员虽然一身维吾尔族打扮,但说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不只烧烤,还有别的。我们这里最有特色的是白煮羊肉,你可以去羊圈里自己挑一只,保证新鲜。”

赵风一听,马上来了兴致:“就在这里吃了。走,我们一起去挑一只。”

张宝儿对此却是毫无兴致:“你们去吧。我不去。”

“我也不去。”

不一会儿,赵风兴高采烈地回来了:“我挑了只最大的。”

“傻瓜,小的才好吃,肉嫩。”

“哦……”赵风一楞,跟着摆出一副善人面孔:“小的还年轻啊,正是花一样的季节,我不舍得。还是那些大的,已经活够了,我们就送它一程吧。”

赵风刚想坐下,张宝儿说道:“你先去洗洗手。”

“我手很干净的。”

“让你去你就去。”

赵风莫名其妙地去洗了手,回来坐下问道:“宝儿,是不是你查黄历了,今天饭前必须洗手?”

张宝儿笑了:“我从不查黄历。况且,黄历上也不会有洗不洗手这种禁忌。”

“那你为什么非要让我去?”

“民族风俗。这里少数民族多,我来之前特意查了一下维吾尔族和藏族的风俗,免得惹出麻烦。”

“是吗?你还挺细心的,说来听听。”

“是该给你们说说。维吾尔族人在屋内要跪坐,双腿不能直伸,切忌脚底朝人。接受物品或给客人上茶时要用双手,单手接受物品是很不礼貌的。他们洗睑用水壶浇洗,不用脸盆。喝茶、吃饭之前要洗手,特别是吃‘抓饭’时,手一定要洗干净。洗手之后必须双拳紧握,挤出残留的水珠,然后再擦。还有,如果我们路过清真寺和墓地,千万不要大声说话。”

赵风听完,说道:“我还以为有啥稀奇的呢,也没什么啊。”

张宝儿笑了笑:“那我就给你讲点儿稀奇的。藏族有一个节日是俄喜节。那一天,人们要给猫和狗准备一顿美餐,并认真地观察它们是先吃肉还是先吃饭。如果是先吃肉后吃饭,就预示着来年风调雨顺、农业丰收,反之则认为不吉。还有一个娱驴节,是专门为驴举行的节日。人们在这一天要为辛劳了一年的毛驴卸下笼头和木鞍,把全身扫刷得干干净净,在鬃毛、尾巴上系上红布条,任其随意行走。最有趣的是孜多节,这个节日在藏历年的前一天举行。次日,全家人团聚在一起吃面做的‘古突饭’。饭中的面团有的包有石子,有的包有木炭,有的包有辣椒,有的包有羊毛……如果有人吃到石子,表示他心肠硬;如果有人吃到木炭,表示他心肠黑;如果有人吃到辣椒,表示他嘴巴厉害;如果有人吃到羊毛,表示他性情温柔……无论谁吃到什么,都要当场吐出,引起哄堂大笑。”

“这倒是有点儿意思。”

周小云插嘴道:“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我也听说过一些。”

“你也说说。”

“印度有一个打男人节,在这一天,女人们可以殴打男人。”

赵风吃了一惊:“那男人岂不惨了,万一出人命怎么办?”

“那倒不至于。男人可以用盾牌保护自己,一个盾牌不够用,可以再加一个!”

“还要两个盾牌!看来,女人凶起来真够可怕的。”赵风看别人吃着羊肉串,口水都要出来了:“也来点儿烧烤吧?”

“随便你,我又不是你妈,还管得了你这些。”

赵风叫来了服务员:“来五串羊肉。不,先来三串吧。”

“还要别的吗?”

赵风看着菜单,说道:“烤茄子这么贵?5块钱一个!”

“市场便宜,2块一斤,有这么好的味道吗?”

赵风白了他一眼,把菜单往桌上一撂:“不要别的了。”

羊肉串上来得很快,三个人一人一串。

“这羊肉味道真不错。”

“是啊,内地很多烤羊肉串用的是鸭子肉。”

“为什么?”

“成本低啊!羊肉30多块一斤,鸭肉才几块钱一斤。”

“难道吃不出来吗?”

“造假的会把鸭肉在羊油里浸泡很长时间,这样,吃起来味道就和羊肉差不多了。”

周小云环顾了一下四周,悄声说道:“怎么这么多外国人。”

“外国游客就喜欢到这种地方来,越是边远山区、野外生存条件差的地方,外国人越多。”

“不是吧,难道我们的西部大开发靠的都是外国人?”

“我不是这意思,我是说外国人更喜欢去接近自然的地方。就像几十年前,人们去哪里旅游?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现在呢,不也都是往偏僻的地方跑?”

刚刚过马路时赵风拉住的那个外国游客也进来了,见到他们,打了个招呼,坐到了旁边。

服务员过来了,问他:“先生要点什么?”

“三串羊肉,酒。”

“喝什么酒?啤酒、红酒还是白酒?”

“我喜欢喝烈性酒。”

“那就给您拿瓶白酒。您想要喝什么牌子的?”

外国人说道:“我也不知道什么牌子的好,反正要白酒,越白的越好。”

服务员楞了一下,赵风热情地插话道:“他的意思可能是度数越高越好吧?”

“对,对,就是这意思。”外国人对赵风说道:“谢谢!”

白煮羊肉终于上来了,附带的只有一小碟辣椒面。

周小云看了看大盆里的羊肉,又看了看桌上的佐料,说道:“还真是够白的。”

“太多了吧,我们三个人肯定吃不下。”赵风说着,看了看旁边的外国游客,说道:“你也过来坐吧,我们一起吃,还可以聊聊天。”

“好啊。”对方倒是很爽快,坐了过来。

“我从没吃过这么好吃的羊肉,真香啊!”赵风嘴里咬着肉,含含糊糊地说道。

“其实,只要东西新鲜,怎么做出来都不会难吃。何况,这里羊吃的草都很干净,没有受到污染,羊的生长期也长,肉能不好吃吗?”

外国人看到柜台里摆放着几大瓶店主自己泡的药酒,说道:“到处都是葡萄干,连泡酒都用它。”

赵风忍住笑,解释道:“那不是葡萄干,是枸杞。”

“哦,不是红酒啊。”外国人恍然大悟似地点了点头:“我知道了,应该是药酒。”

赵风羡慕地说道:“你的汉语不错啊,如果我说英语有你说汉语的水平,那该多好!”

外国人摇了摇头:“只是马马虎虎了,和英语比起来,汉语太难学了。”

“不会吧?”

“怎么不会,我经常因为说错了闹笑话呢。”外国游客继续说道:“有一次,我给一个喜欢的中国女生写情书,但一时忘了‘娘’字怎么写。不过,我知道,在汉语词汇里,‘娘’和‘妈’是同义词,都指母亲。于是,就以‘妈’代替‘娘’。情书的开头是这样的:‘亲爱的姑妈……’”

张宝儿三人都忍不住笑了。

周小云提醒着赵风:“多吃点儿,明天上路以后,恐怕有好几天吃不上热乎饭,就靠今天晚上这顿饭忆苦思甜呢。”

赵风一听急了:“那我们要去多买些吃的。”

“你就知道吃。我们现在最重要的是买厚衣服。”

“满街的皮衣,随便买一件就行了。”

“皮衣太沉,价格也贵。我们只是穿这一次,回来之后就用不着了。还是买轻便的防寒服好。”周小云接着问道:“对了,手套你没丢吧?”

“嗯,还在呢。”

“那就好,不用多花钱了。”

走出饭店的时候,赵风的腰都弯不下了。

三人买好了衣服,又去购买食物和水。

“多买真空包装的食品。在沙漠地区,食物很容易腐烂,打开包装的食物要争取尽快吃完。”

“知道了。”

“赵风,我们要买食物,你怎么挑的都是零食?”

“食物你们选,我不挑食的,我只负责零食。”

“这一路可是很辛苦的,你别买多了,到时候背不动你可别丢了浪费啊。”

“放心吧,全部零食我自己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