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所不欲,要施于人--藤区区
情报分析流程不过是确定目标—问题分解—建立模型—评估数据—填充模型—进行预测的过程,道理很简单,做到好很难。令总参情报局的情报人员震惊的是国外检测数据的完备性、长期性和多样性,各种数据互为支撑和验证,使得模型和场景重建的质量极高,信号、波、光、热、电磁、生物、潮汐、引力、密度、辐射各种信息和数据,只要能想到的应有尽有,更不用说最基本的音频、图片、文字了,详尽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美国的情报技术支撑团队这些信息将人、数据、时间、空间、心理、自然环境、微观场景结合在一起,重建了一个更加丰富数字化多维世界,远比人类双眼观察到的现实世界要详尽的多,一切都有详尽的数据作为支持,可以从任何维度对这个数字世界进行切片分析。
在很多年以前,在国内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北京,仍然实行为人所长期诟病的小客车摇号制度,不管是否需要,几乎所有拥有驾照的人都会参与,急需的抽不到,不想买的抽到了又必须买,造成了极大的浪费。曾有人问为何不按照家庭为单位进行抽签,回应就是关于家庭信息的数据不够齐全完整,且无法验证真实性,无法支撑摇号系统的运作。
生活之中办证之难之多,多少国人被迫中断手头的工作,请假奔波在办证的路上,居委会、派出所处处留下了办证人的汗水和辛酸。填不完的表格、复印不完的证件文件,都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理论上只要输入一次数据,以后的操作都是对数据的更新和维护,完全不需要重复的输入。政府对于民政数据规划之糟糕,信息格式之混乱,数字化政策断层之多,简直惨不忍言。至于每五年一次的全国经济普查、每十年一次的全国人口普查、全国农业普查基本依靠人工进行,数亿计人次的调查依靠数百万的数据采集员深入千家万户采集数据,填写报表,然后再手工输入系统,且不说劳民伤财,这些数据的质量和可信度和准确度都是大打折扣的。
中国的GDP增长的再快,地标建筑的再宏伟高大,数字化信息化的程度距离强国仍然遥不可及。
虽然我国关于“人”的情报工作做得有声有色,但是对于情报数据,尤其是海量情报数据在理论和技术上距离强国还相差甚远,更多的是依靠人工判断。美国已经尝试在情报处理分析中引入量子力学和信息熵权,试图在更大的体系中重建场景,将数据关联起来,使用领先的机器学习方法挖掘数据之间的联系。这些数据关联关系完全摆脱了人类的主观意见,甚至人类事先无法预测。只要在数据之间的强关联度或者弱关联度超过阈值,就是有价值的。
早在二战时期,战略情报局(战时中央情报局的名称)的官员通过对巴黎市场上各种水果和蔬菜价格涨落的研究,能明确地推断出哪些法国铁路线已经被盟军飞机炸毁。由于铁路运输不通而使来自某一地区的产品减少时,价格就高涨;平淡铁路线修复货流又畅通时,价格也随之跌下来。
冷战时期,美苏两国通过对许多国防专业刊物的仔细研究,所能了解到的一个国家的军事潜力情况,比一个间谍秘密工作几年说发现的要多得多。中央情报局把凡能到手的每一份共产党出版物都买下来,每月有二十多万份的书刊送进它在弗吉尼亚州兰利的总部。同样,苏联的情报官员是所有各种西方出版物的贪婪的阅读者。苏联如此重视这些出版物,以致在西方可以公开得到的出版物一到莫斯科的情报总部,就列为密件。
美国中央情报局已经把这种研究发展成为一种艺术,叫做创造性情报——那就是,从一定数量的情报中进行广泛范围的演绎推理。例如在古巴导弹危机期间,中央情报局的分析人员经常能推断出驶往古巴的船上甲板上包装箱里是什么东西。从航空照相中,他们能算出板条箱的体积大小,再从其他情报来源获悉这只船在什么时候和什么地方装的货,据此他们还能进一步精确地推算出箱里装的东西。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发展,情报理论和技术手段日新月异,美国始终依靠全球顶尖的智力资源和技术手段走在前列,美国的目标就是通过搜集处理海量的信息手段分析出大量有价值的情报,这次通过对袭击事件的数字世界重建,其情报成就完美的展现在世界面前。这次亮相,美国毫不掩饰自己作为情报强国的自豪和自信,也是对敌人的有效警告和震慑。
袭击前后的数据排查的已经进行一段时间,地面和低空数据的分析结果没有超出范围的异常,即使监测数据有盲点,也不能形成完整的证据链。之前几个国家都提交了经过本国调查和其他两个国家交叉验证的数据分析结果,通过了技术组和审查团的审核。随着时间的推移,审查组的注意力逐渐向更高的空间转移。现在执行现场操作的是中央情报局地理空间情报部的阿黛尔,不到二十岁的小姑娘,金发碧眼,身材发育的极好,按照郝大通的说法是胸部具有爆炸性的力量,举止果断干练,略带一丝野性的力量。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国国民女性魅力不经意间弥散开来,让在座的男士目不转睛,洗耳恭听。
“这是华盛顿现场,监控摄像头拍摄到的爆炸画面,”阿黛尔操纵着虚拟场景显示出能量体进入镜头到击中地面的连续轨迹,“弹体击中地面后没有产生溅射或崩解,现场没有发现金属颗粒或其他弹体材料,弹体温度高达一千两百度,弹坑附近有大量的熔融迹象,我们基本确定是激光武器造成的。”全息画面定格在现场的弹坑上,附近的岩石表面已经熔化,产生琉璃状结晶。
现场的代表议论纷纷,转头看向在座的几个大国代表,很显然如果这些武器不是外星人制造的,就只能来自少数几个国家。方羽感到满场蓝绿眼珠的怀疑、敌视和探寻的眼神,尽管对中国的节操有信心,还是感到一阵心悸。
阿黛尔最后总结道:“经过各国精英的不断努力,虚拟的世界也在不断的扩展,地表模型已经构建完毕,低空数据正在处理当中,三天之内也能完成建模。到时我们会发现更多的线索。谢谢各位。”
凌晨两点,方羽喝着咖啡,以为又要和往常一样通宵奋战的时候,接到了藤区区的电话,要他到附近的饭店吃饭,要快。
方羽找了人接替自己的工作,从楼梯到了地下停车场,那里有几辆临时租用的车,方羽开车来到了指定地点,是一家中餐馆,藤区区带着他穿过厨房过道,到一个隐秘的包间坐下,包厢里还有安翔和另外一个精干的男子。那个男子正在收起用于探测窃听器的探杆。
藤区区一指他,“介绍一下,这位是我们的人,叫他小丁好了。”
方羽点点头表示招呼,安翔摆手让大家坐下。藤区区在餐桌上放了一个MP3播放器,按下按钮,放出铿锵有力的京剧,他每人发了一个耳机,让大家戴上。
明明京剧声音很吵,但是方羽说话时能感觉话音和京剧分开的很清楚,事后藤区区解释说即使有人窃听,京剧声和说话声也会发生深度混淆,两者无法区分,就是说两种声音变成了另一种声音,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
安翔紧皱眉头,表情严峻,说道:“有紧急任务,现在国内排查飞行器舰载武器时,发现某一编号武器激发装置下落不明,现在必须全力查明武器配件去向。”话到最后,安翔声色俱厉。
方羽感觉一盆冷水从头浇到脚底,京剧的声音像是穿透层层水面转入耳中。将军百战穿金甲,古来征战几人还~噫呀~
尽管没有明说,但在座的都是聪明人,明白失踪的武器配件与10-25事件有莫大的关联。
三人沉默了一会,慢慢从震惊的情绪中摆脱出来。
小丁喉头上下耸动了一下,涩声问道,“什么武器配件?”
安翔摇头道:“不能说。”
看着三人难看的脸色,安翔放缓语气说道,“同志们,目前的首要任务是找到线索,确认武器的去向。国内已经否认与袭击事件有关,我们要不惜一切代价确定武器的下落,摆脱嫌疑。记住,是不惜一切代价。”
安翔拿出几页纸,“国内已经给出了相关人员的资料,藤区区这件事情由你全权负责。”
要是这个配件用于袭击,浑身是嘴也说不清。接下来会怎样?国内开放机构,联合国派调查组赴国内调查?这都是轻的。国际制裁,必须的。武装干涉?有可能。方羽稍微一想,就感觉压力排山倒海而来,他使劲呼吸,却总觉得透不过气。京剧声在此刻分外刺耳。千万敌军城外攻,黑云压城城欲摧~噫呀~
藤区区算是三人中最镇定的,只是指尖稍稍发颤,他沉默的看完资料,抬起头来。看着表情严峻的两个人,微露笑意。
“这件事不难,小丁在唐人街经营多年,找个人并不难。要调用多少资源,你自己决定。动静大一点也不碍事,我来料理。”藤区区貌似轻松的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