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的宇宙,无垠的星空,虽有星辰亿万,可留存于世被万人敬仰的不朽又曾有几何。
岁月长河,芸芸众生无一不被岁月的洪流所掩埋。
夜
长楼
寂静的书房,一盏明灯常亮,燃香青烟袅袅。
烛焰下,一个男人倚在长椅上,手捧道书静静地。
他沧桑的背影,垂首散乱的黑发,一袭白衣。
待到清风徐来,拂过脸庞,掀起眉梢参白的黑发,不然看见他威严双目下深深隐藏的忧伤,似乎有着太多的事情无处宣泄。
忽而,一道幽光划过,昏暗的书房如水纹般波动,淡蓝色的幽光不断张开。石壁上,青铜古灯上摇曳的烛焰蓦然化作一条火龙,蜷曲淡蓝色地光幕。
火蓝流转,霞雾氤氲,狭小的书房变得有些虚无。
这时那个男人似乎有些悸动,抬起头,望着火蓝光幕若有所思。
片刻后,他站起身,走到光幕前,可当右脚踏进光幕的前一秒,他却顿了一下,是在犹豫,是在思量,活了万古的他似乎对未知的事物有些恐惧,他不知道接下来的选择究竟是对还是错,不过在他右脚踏出的那一秒,他忽然明白不管对与错,是与非,一切并没有那么重要,因为一下秒未知已不在是未知,如果命中注定将有一场劫难,那就让这场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
“踏——轰!”
一道金光冲天而起,书房瞬间崩溃,眼前瞬间白茫茫的一片,而他更是以左脚迈出的姿态凝固在白茫茫的雾海之中,诡异而又莫名。
时间似乎在这一秒悬停,他睁着眼,看着被世界悬停的自己,露出一脸的不可思议,哪怕他明明知道世间无时无刻都有无数不可思议的事情将发生、再发生,却依旧不敢相信终有一天他竟会踏在岁月的洪流上俯视苍生。
可现实似乎没有给他太多思考的机会,在他瞪着眼还在惊讶的眼前一切的时候,世界在动,周遭一切如倒带般疯狂转动,方才还空无一物的荒野,转眼间竟是一座雄伟壮观的钢铁巨堡,随后又变为荒芜的小村庄,随之变为湖泊。
那星光闪耀的夜空更是褪去以往色泽,只剩下黑于白。
而他更是在这无休无止的倒带中变得越发年轻。
世界如默剧般无声无息地上演一出精彩绝伦的大戏。
可凡事都将有个尽头,一场默剧也有他谢幕的时候,更何况这场旅途并非没有终点。
活了万古的他,安然的站在洪流之上凝视着芸芸众生,似乎是在等待、在等待岁月不在后退的时候。
万古!
千秋!
百载!
中年!
青年!
少年!
当眼前的断壁残垣悠然升起似熟非熟的时候,他动了。
方才被禁锢的身躯,多了几分轻松,似乎在多用几分力气便能突破此时的窘境。
咚。
冥冥中,悠悠钟声响起,似熟非熟,耳中隐隐约约传来微弱呼唤声,熟悉而又陌生,更带有着血脉相连的悸动。
眼前的黑白慢慢变得有些光泽的时候,可他却显得有些不安,像是个多年不曾归家的游子,几分激动却又多些恐惧,左脚无意间放下,周遭的黑与白在此刻悬停。
眼前断壁残垣似飞一般修复,街道上的行人虚影如映画般显现,熟悉的叫卖声由微转强逐渐环绕耳根。
忽然他笑了,在那腐朽的气息中突然多了几分生气,那万古不变的脸颊多了几分人间烟火,时间也在此定格。
他想起来了。
是人间!
是回忆中的那个家。
万载孤独的他,眼中噙出一丝泪水,走在喧嚣的街头,左顾右盼,像是个孩子对所有事物都充满了好奇。
路之尽头,霸气的石狮,恢弘的府邸,他止住了步伐,双眼有些迷离,犹豫了一会,手指颤抖地伸向大门。
吱...
门开了,放眼望去斑驳树影,草坪上零星的兰花依旧是如此的亲切,还有后院那个高大的百年梧桐远远便能望见。
熟悉树阴,熟悉的仆人,这是家的味道。
景和园、练武堂、秋水阁、兰馨苑!
忽然一个声音响起,男人愣住了,停下脚步,颤抖的回眸,似乎等待了数万年。
“父亲。”
一声万年不曾在说出的称呼,一个久远到明明让自己无比怀恋却怎么也记不起他脸颊的那个人。
父亲喜花,独爱兰花,可幼时纨绔常与父做对采摘兰花,无奈下他老人家便隔起小院不予我进入,取名止兰苑。
浅浅的回忆,犹如一泓清水,拂过心间,让深埋在心底地往事,逐一浮上心头。
熟悉的面容让他鼻子微酸,那早已忘却流泪的他眼角却一而再再而三的挂着一滴泪珠,任凭自己如何擦拭不经意间又会像个孩子一样突然冒出。
他激动的跑过去,想给父亲一个大大地拥抱,可发现一切都晚了,那只是一个虚影,只是一个深深掩埋在心底不愿再去回忆的影子,一个让他觉得是全世界最帅最伟大的男人。
这时他悟了,疯狂的仰天大笑,似乎想将此生的不甘、悔恨全都泯灭在这场笑声中。
青铜古灯,若隐若现的烛焰,似乎预示着他寿元将近。
不知许久狂笑之后,他似乎卸下一切,翘起那个许久不曾翘起地嘴角,含笑望着那个兰花丛中修剪枝叶的父亲,便如泡沫般晶莹的消散,只留最后一滴眼泪,似乎想说
来生,若依然一人苟活,弃之。
钟声九响,星辰灭。
…………
三十六重天
弥罗宫,皇极凌霄殿。
金光万道滚红霓,瑞气千条喷紫雾,两边摆数十镇天元帅,持铣拥旄,顶梁靠柱;四下金甲神人,执戟悬鞭,持刀仗剑拱卫四方。
凌霄殿上,昊天上帝端坐云霄询问三界周天事迹,忽见北冥星辰明灭心潮悸动,金口玉言道“北冥星灭,星位空缺,千年后凌霄大比,夺魁者可得仙位。”
太白金星忽而上前启奏道“启禀上帝,有星位者可否能够参加大比。”
“诸卿,此三界众生凡有仙籍者皆可参加此次大比,三百六十五路正神亦不在此外。”昊天上帝坐在云霄上沉吟一会道。
…………
灵山
灵鹫峰顶,雷音古刹。
其刹中有八菩萨、四金刚、五百罗汉、三千揭谛、十一大耀、十八迦蓝坐于莲花台上闭目神游三界六道三千大大千世界。
忽而闭目神游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释迦佛祖徒然睁开双目,嘴中轻轻发出一声“咦”字,随后闭目拈花掐指盘算道
“三蝉释子,可在。”
“回,世尊,在。”其座下第七子睁眼颔首道。
“本座,方才心有所感无量量劫将至,其可愿下凡受这三灾九难,做我佛门接引之人。”释迦佛祖轻言询问。
“禀,世尊,善。”三蝉释子道了一声佛号,其化作一颗舍利划破虚空。
见此,释迦佛祖捻指一笑,又道“此无量量劫三界六道尽在其中,吾亦不可脱灾,尔等谨记。”
一言罢,诸佛陀一时神采各异,释迦佛珠观其一眼众生相便再次闭目神游三世大千界。
本想再多问几句的诸位佛陀却见释迦佛珠已神游虚空,不得均道了声佛偈,便各自飞回道场安排今后事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