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神话修真 > 月下听风全文阅读 > 第1卷 第二章 三千里

第1卷 第二章 三千里


  秦历2794年,夏末秋初。

  细雨绵绵,秋风送夏,躁动的夏日在这绵绵秋雨中渐渐抚平痕迹。

  当金乌西坠,晚霞金光万丈,朦胧的霞光为这连绵不断的秋灵山脉拉出一道俊秀的倩影。

  山脉间,铁轨边,老旧的钢铁列车呼啸而过,滚滚浓烟惊跑枝头稍作歇息地鸟雀。

  林间,一个少年独自走在与列车交错的铁道上,背影显得有些疲惫。

  偶尔抬头仰望着这一抹残阳,似乎在思虑着未来究竟何去何从。

  他叫吴黑狗,哦不吴凡,人如名一般平平凡凡的一个男孩。

  是这秋林山脉中一处小县城中地主老财的独子,从小过着比上不足比下绰绰有余的生活。

  可就是因为太过于平凡,半年前因为父亲的一场意外身亡,母亲也在三个月前抑郁中撒手离开人世,让本锦衣玉食的他变得无依无靠。

  被这家中的小妈联合管家一手将他赶出了家门,其美名曰“而立之年,若不娶妻纳妾,因以学业为重。”然后便给了数千两白银和张天都学院的入学通知书便被推推搡搡的赶出家门。

  可世事无常,天有不测之风云,从未出过家门的吴凡,在这拥挤的人潮中却又发生了不幸,钱包丢了。

  “诶,这该怎么办呢?难道真要走这三千多里路?要是钱包没被偷那该有多好,要不回家吧。”吴凡抬头望着晚霞,脚踢着铁轨旁散乱碎石子,神色有些暗淡。

  “不成,不成,绝对不能回家,虽说小妈不会对我有太多恶意,可为了哪里那份家业,肯定会给我安排亲事,让我种马,为老吴家生几个白白胖胖的大娃娃,然后过上幸福快乐的日子。”

  “幸福?快乐?”

  吴凡想想就是一阵恶寒。

  从小遇事就退缩的他,一想到那种日子,瞬间便打消了念头,跟猪一样被圈养,就算不愁吃喝和女人那又能怎样。

  没有自由,看不见未来的人生,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吴凡嘴里有些苦涩,退也不是、进也不是。

  “烦,烦,烦!”

  黄昏将尽,荒芜的铁道,一眼望不到边的碎石路,他显得有些茫然,眼眸中的忧愁越发之深,随着黑暗的来临,对未来的茫然越发恐惧,想想今后的人生充斥尽是茫茫白雾,他不由思虑着该如何面对。

  是退缩、是逃避、还是一路朝黑就这样走下去。

  “怎么办呢?我该如何是好?身上的钱包已丢,口袋虽剩下一些银子却也不足十两,书院离此地还有三千多里路,就算能走去,此去一路开销岂止十两白银,我...该怎么办。”

  吴凡凝望着昏沉的晚霞,喃喃低语。

  他越想越恐惧,越想越悲观,突然发现自己尽是一无是处,不知道今后会怎样、能怎样;不知道自己能去做什么,改变什么;或者说就这样一直浑浑噩噩就这样过下去。

  孤独的人总喜欢在孤独的时候胡思乱想,此时的他也不曾例外,曾经从未想过的事儿,一一浮过心头。

  他想到了曾经爱过的那个女孩,想着多年以后荣归故里之时能否一吻芳泽。

  他想到琵琶路上那家糖糍粑粑,他是否还有机会吃上几块。

  他想到未来自己是不是和哪些穷酸腐儒一样一次次参加科举,然后三元及第,东华门前唱贺名,亦或者若干年后,自己还在不断科举直到死去。

  这些问题没有答案,因为都是些多年以后,对于一个方才失去双亲的少年来讲,这一切都是些天方夜谭,而没有答案的答案,对于吴凡方才是真正的恐怖。

  许久之后,老旧的列车呼啸而过,“嘟、嘟”汽笛声惊醒了一直在不断苦恼将来的吴凡。

  数息后,吴凡甩了甩头、定了定心神,收回一直因苦恼而失神的双眸,深吸了一口夹杂沙石子的空气,目中流露出一抹坚定。

  “不管未来如何,不管明天我是否会坚持不下打道回府,读书也好、娶妻纳妻也罢,现在的我要活的精彩!哪怕未来的我依旧如今天般一无是处,可我终有一次没有因为困难所在退缩过,就行。”

  有时候,有些事,想通了,其实都并不是些什么大事,再加上吴凡的性格本就如此,虽然胆小懦落、喜爱轻言放弃一些事情,可这一切并不代表他一直会像现状妥协,就像如今车票、银票丢失也不曾选择回家,反而踏上这三千里一样。

  吴凡抬头看了一眼昏暗的天空,在回眸瞅了一眼渐行渐远的路途,眼中的坚定之色越发明显。

  “天黑了,该找个地方歇息了。”吴凡收回了目光,朝着周围四处张望,寻找是否有能休息一夜的地方。

  “吴哥儿,吴哥儿.......”

  就在此时忽然传来微弱的呼唤声,熟悉又有些陌生,吴凡疑惑的四处张望,可满眼望去不是高耸梧桐柳树,便是些杂草树丛,并没有一丝人烟。

  自嘲的在看了眼树丛又一无所获,干笑两声,便带着疑虑径直朝前寻找今夜歇息的地方。

  “救命...救命...”

  又是一阵微弱的呼唤,吴凡脚步一顿,愣了一下,侧耳仔细在听,似乎真的有人在求救,好像还是认识自己的熟人。

  风声沙沙,卷起地上几些树叶,丛林之中似乎真有几声时有时无的求救声,吴凡犹豫片刻,寻声快步向前,却不想在拨开树丛之后,竟真有一个身影倒在梧桐树后。

  见此,吴凡径直快步向前,可到了梧桐树前却是一愣,残破的盔甲、沾血的长戟、满头散乱的头发,此人好像是个军伍中的士卒。

  再看那垂头闭目的士卒,似乎听见耳畔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艰难的抬起头朝着吴凡祈求说道:“救我!”

  “李铁柱?”吴凡瞪大了眼睛,他怎么也没想到眼前这个士卒竟是他,两年前秦皇兴兵伐楚,郡县三户抽一兵,此时的他不该在凉城战场之上么?又怎么会在这里?

  难道他当了逃兵?

  “不对!”

  秦国对逃匿兵役的士卒一向十分严酷,此地与凉城不下万里,若从凉城逃亡与此需有个几年光景,而且一但逃亡,秦吏肯定会上报军部,非但本人被拘要刑徒为奴,而且连带家人、邻居都会牵连受罚,可这几年间也不曾听闻李铁柱有逃兵事迹,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救?还是不救呢?

  吴凡显得犹豫,有点儿害怕被牵连。

  “帮帮我,吴哥儿。”李铁柱又一次的乞求。

  吴凡有点儿心软了。

  看了一会儿四周,没发现没有人,做出了决断,不管怎么说好歹是从小的玩伴,总不能坐视不管吧。

  俯下身,挽着李铁柱胳膊又问道:“铁柱,你不该在凉城,怎么会来到这里?”

  闻言,李铁柱警惕的看着吴凡,嗓音沙哑地说道:“回来探亲时遭遇伏击,才会沦落于此。”

  说辞有些拙劣,探亲又怎会披甲,睁眼说瞎话。

  吴凡虽本性胆小,却也是一聪慧之人,叫他胡口乱编故事,也不在纠缠这个话题,俯身伸手想将李铁柱搀扶起来。

  可瘦弱的他并没想想中那么能干,两百多斤的李铁柱他拽都拽不动,不由尴尬的伸手挠头到:“铁柱,你且将战甲脱下,我扶不动。”

  闻言,李铁柱低头看了眼铁甲,不由点点头,这一身铁甲对自己虽不算太重,可配合上自己的体型却是有着两三百斤,对眼前瘦弱的吴凡却是一个负担。

  “恩”

  见李铁柱应声答应,吴凡也不在磨蹭,利索的解开他身上的盔甲护腰,搭手扶起,朝着秋林县徒步走去。

  …………

  半个时辰后,林间。

  一阵马蹄声呼啸而来,数十个骑马军卒弧形散开四处搜索。

  “报,将军,此处发现李四锁甲!”

  “报,将军,这里发现四只脚印,两深两浅,疑有同伙一人!”

  “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