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月明沧海全文阅读 > 第2卷 第六十七章 危局险境(下)

第2卷 第六十七章 危局险境(下)


  阎尔梅愈听愈奇,感叹道:“二位屠倭杀虏,当真是英雄不在年少。”接着叹气道:“我空有报国之志,不能付诸行动,反而想一死了之,实在是无地自容啊!”戚玉道:“先生大可不必自责,您的气节高尚,令人肃然起敬!”

  阎尔梅道:“戚继光将军出生于我的家乡微山湖畔,其父戚景通曾任漕运把总,为官清廉,政声颇佳。戚继光将军更是不世出的名将,为国之长城、社稷之栋梁。当年,戚继光将军训练出威振天下的戚家军,南扫倭寇,北镇蓟州,打得异族望风而逃,创造了以平均每二十二人的伤亡,换取斩杀倭寇一千人的奇迹。倘若戚继光将军犹在世上,定然能够安内攘外。”

  戚玉道:“打胜仗是要靠纪律和战术,只要严加训练,定能练出一支精兵。”阎尔梅感慨道:“戚继光将军生时保家卫国,去逝后留下兵书《纪效新书》、《练兵实纪》。我每每读之,惊为神人之作。若如法操练,我大明定能练成一支强军。”戚玉道:“以先生之才,当投身军旅,为国效力。”

  阎尔梅叹道:“我正有此心,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青主先生深通用兵之道,可任军前赞画时,其谋略不为主将李建泰所用,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流寇攻陷太原,故此大失所望,退隐山林。”

  葛明道:“现在正是用人之时,阎先生若是投笔从戎,必能受到重用。”阎尔梅点头道:“若能觅得良机,我便从军。”

  戚玉问道:“先生何时返回家乡?”阎尔梅道:“青主先生已治好我的病,明日清晨就要离开。流寇逼死皇上,此仇不共戴天。鞑子窥视大好河山,时刻有入侵的危险。我要快马加鞭,早回乡里,散尽家财,招贤纳士,保家卫国。”

  葛明赞道:“先生忠君爱国,立誓复明,确如乱世中的一朵奇葩!”阎尔梅脸上露出刚毅的神情,坚定地说道:“大明不能复国,我食不下咽、寝不安枕,必将联络仁人志士,以匡复大明为己任,奔走四方,奋力施为。”

  三人越谈越投机,大有相见恨晚之感,不觉到了深夜。戚玉见葛明打了个哈欠,急忙起身施礼道:“得蒙先生教诲,受益良多。请先生早些歇息,我二人就此告辞。”

  阎尔梅送二人来到门外,递过一盏小灯笼照路,嘱咐道:“二位若是路过沛县,可要到我家里作客啊!”葛明道:“那时自然,我们肯定要登门拜访先生。”辞别阎尔梅,提着小灯笼,与戚玉返回道舍歇息。

  次日清晨,傅眉来到道舍,对葛明、戚玉说道:“我们快去斋堂,用完饭再到我父亲处叙话。”葛明欠意道:“傅兄弟,昨晚我们碰到了阎尔梅先生,聊到深夜,起来晚了,让你久等了。”傅眉笑道:“阎先生今日早上见到我父亲,说到此事,对你们赞不绝口。”戚玉问道:“阎先生现在何处?”傅眉道:“我父亲已送他下山了。”

  葛明忧道:“正逢乱世之时,再加上路途遥远,不知阎先生能顺利回到沛县吗?”傅眉道:“阎先生文武双全,还带了王印、李襄两个很厉害的家仆,李襄喜武,王印好文。有此两人护卫,路上自保是不成问题。你们来时看到山下小木屋旁有个马棚,里面有阎先生的六匹马。他们可是一人双骑,很快就会到家。”

  葛明道:“我们在山上草庐中并未见到王印、李襄。”傅眉道:“阎先生喜欢清静,独居草庐,王印、李襄住在道舍。”

  葛明、戚玉用完饭后,随傅眉来到老君堂,拜见傅青主。戚玉道:“傅先生,我服用金丹后,自觉病体已近康复。”傅青主关切地说道:“疫病还未根除,戚姑娘不要停止用药,还要连服三日,方能彻底除去病根。”戚玉道:“多谢傅先生送药治病,还给我二人安排食宿。”

  傅青主道:“区区小事,戚姑娘不必客气。我适才给古古先生送行,他多次赞扬你们。”葛明道:“阎先生大才盘盘,虽是布衣,可胸怀天下之事。”戚玉道:“阎先生堪称布衣之雄。”傅青主道:“古古先生与我谈论了时局,认为流寇必然退出京城,鞑子就要入关。戚姑娘治好病后,准备向何处去?”

  戚玉道:“南京六部很可能要拥立新君,我们想到南京,寻机报效国家。”傅青主点头道:“二位立志报国,到南京大有用武之地。”葛明道:“如先生这般博学多才,该当到南京去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傅青主摇头道:“我郁郁不得志,做军中赞画时,主将李建泰亦不听我的计策。”葛明问道:“先生要一直在老君堂出家修行吗?”傅山道:“我和眉儿准备下月潜回太原城,带上母亲逃到寿阳县。其地枕恒岳,络太行,四周环山,地势险要。我和老母、眉儿在寿阳县筑个茅屋,以砍樵采药为活,既能得知天下大事,又可救治乡亲。”

  葛明忽然想起那个智勇双全的少年,急忙问道:“名师出高徒,陈永华小兄弟智勇双全,他还在庙里吗?”傅眉抢先说道:“已随他父亲下山了。”葛明心下甚是遗憾,说道:“可惜没能与他结识。”

  傅眉道:“山不转人转,总有见面的机会。”傅青主赞道:“陈永华聪明绝伦,胸有大志,常以管乐自许,他日必有所成。”葛明道:“诸葛亮年轻时常以管仲自比。”傅青主道:“以我观之,陈永华乃当世之卧龙。”傅眉亦对陈永华赞叹不已。

  此后,戚玉每日均要服三次丹药,泡一个时辰温泉。至第六日傍晚,自觉咽喉亦不肿痛,病体已痊愈。次日,葛明、戚玉前去辞别傅青主父子。

  葛明从包袱里掏出一锭黄金,诚恳地说道:“傅先生,这锭黄金是我们的一点心意,留给您用度。”傅青主坚辞不受,说道:“我已是出家人,留钱财无用,况且喜欢过淡泊生活。”又勉励一番,让傅眉领二人下山。

  三人来到山下小木屋后,何世基从马棚中牵出马。葛明、戚玉接过马的缰绳,与傅眉、何世基道别,牵马下了山坡。到了山下道路上,转头向后望去,只见傅眉、何世基仍站在山坡上。二人招了招手,翻身上马,拍马向东南方奔去。

  正值春意盎然之时,树木长出了绿叶,大地绿草青青,繁花似锦。在田野里,不时可看到劳作的百姓。可是路经镇寨,皆是高筑围墙,紧闭大门。

  二人只好绕开镇寨,到农户家里买些粗面野菜饼子,将就着充饥。没有买到黑豆,马只能吃些青草,因此二人亦不能快行。夜间有时在农户家借宿,有时在荒野破庙里歇息。

  这日,天色已黑,二人还没有找到住宿的地方。行了二里多路,前方出现了大片树林,一条近丈宽的河流穿入林中,河两边水草丰盛。二人先让马吃些青草,饮些河水,接着顺着河边土路前行。

  行走十多步,戚玉低声道:“明哥哥,我觉得有些不对劲?”葛明问道:“何以见得?”戚玉道:“既然有条河流,为何却听不到青蛙鸣叫?”

  葛明道:“情况确实反常,我先到前方探探情况。”戚玉道:“明哥哥,咱们俩一起过去。”二人把马牵到路旁树林中藏起,拿起武器,悄悄向前方路口摸去。走了约五十多步,四个汉子忽然从树林中跳出,举刀围住了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