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都市言情 > 玉的故事全文阅读 > 第44章 院墙下面的玉石

第44章 院墙下面的玉石


刚刚进入冬季,年届古稀的穆萨又住进了县医院。尽管医生说他只是患了感冒,并导致气管炎复发,但他总觉得自己可能活不了多长时间,也许将不久于人世。多年来他的心里一直珍藏着一个秘密,以前曾经多次想把这个秘密告诉给儿子,由于各种原因,他都没有说出来。但是,这一次,他下决心要把它向儿子讲出来。

穆萨是且末县退休干部,他的祖爷、爷爷曾经都是做过生意的,过去算是当地的有钱人,只是后来生意做亏了,家境逐渐暗淡下来。穆萨老两口育有五个子女,其中三个儿子,两个丫头,他们已经长大成人,各自也都结婚生子。他的儿女中最有出息的算是二儿子艾力,是县翻译局的局长。艾力也是穆萨最信赖和放心的儿子,凡家中有什么事情,穆萨总是要找这个儿子商量,最后才同其他的子女互相沟通解决。

住院的第二天,穆萨的病情有所加重。因为担心自己的末日就要来临,他便趁晚上停止治疗的时间将艾力叫到跟前,边咳嗽边对他说:“艾力,我有件事想单独给你说说,这件事在我的心里已经憋了好多年,今天不得不交代给你。”

艾力问:“爸,你说吧,什么事?”

他先问:“学校有个老师,名字叫阿里,阿里·土孙,你认识他吧?”

“认识呀,我们小时候一起长大的,他比我小一岁。”

“对,就是他,现在他们家还是住在自然沟边上的平房里,是吗?”

“是的,不过,听说现在登记的房改房,他也报名了,估计明年就住进楼房。”

穆萨停了一会儿,才说道:“艾力,这正是个好机会,你掏钱把他的平房买下来,行不行?”

艾力不解地问:“哎,爸,买他的那个破房子干啥?我自己现在就有两套住房,一套平房,一套楼房,而且我的平房比他的好多了。再说,阿里那土块房子时间太长,估计搬上楼房以后,他们就会把它拆掉。”

这时,穆萨低声对艾力说:“儿子,你听我说,阿里那破房子你一定要想办法把它弄到手。我知道自己可能活不了多久,所以才想在我离开人世之前把这个秘密告诉你。否则,你们谁也不可能知道它的,那样我会死不瞑目。你要记住,阿里那平房院墙下面的地基全是用玉石垒起来的。”

艾力听了,也很吃惊,便悄悄问父亲:“玉石?什么玉石?就是咱们且末出的和田玉吗?”

父亲点头说:“是的,都是上等好料,大约有五六吨呢!”

“那你是怎么知道的,爸?”

“唉,说来话长,实际上那些玉石原来就是咱们家的。”

“咱们家的?这又是怎么回事?你越说我越糊涂了。”

说到这里,穆萨便给儿子讲了一段故事。

原来,在穆萨十几岁的时候,他的爷爷一直靠挖玉石挣钱。穆萨的爷爷名叫托乎地,当时他雇人在山里采挖玉石,先是用骆驼把玉石运到出山口,然后再用毛驴车把它们运回县城。他每年可以采挖五六吨玉石,那时有内地客商经常来收购,他因此而赚到了不少的银两。但是,后来有一年,托乎地照样从山里运回来六吨多的玉石,可内地的客商始终没有来,这一次他赔进去了自己的全部老本。

由于这些玉石在家里存放了三四年,一直没有人要,而当地人又不懂加工玉石,所以没有人会出银两来购买这些没有任何用处的石头。托乎地为此实在是着急得没有办法,恰好那一年,阿里的祖爷司迪克要盖新房子。于是,他同托乎地商量要买下他的那些玉石,准备用它们来垒砌新院墙的地基。最后,托乎地在无奈之下只好以十块银元将那些玉石当作普通鹅卵石全部卖给司迪克。

后来,阿里的祖爷、爷爷、爸爸都相继作古,到了阿里这儿已经是第四代人。期间,穆萨和阿里两家人谁也没有再提起用玉石砌院墙地基的事情,他们似乎都忘记了它。然而,唯独穆萨心里留着一些记忆,并且越老越惦记那些玉石。

随着玉石价格飞涨,加之对自己的身体越来越担心,穆萨心里的紧迫感也更加强烈,于是将这个秘密告诉给自己的儿子。

艾力听完父亲讲的故事,心里也有些激动,便说道:“爸,这是一件大好事,你放心,我一定想办法把阿里的旧房子搞到手!”

穆萨说:“儿子,你要以平常心态和阿里商谈买房子的事,绝对不能让他有丝毫觉察,否则会弄巧成拙。”

“我知道,爸,这个我肯定会注意的。”

在穆萨父子两谈完话的第二天,艾力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来找阿里说话,闲谈中他便提出要把阿里的旧房子买下来。

阿里有些不解,便问他:“艾力局长,你不是有两套房子嘛!想住楼房有楼房,想住平房有平房,为啥要买我这破土块房子?”

艾力说:“是这样的,阿老师,我是想早点给儿子准备好,大儿子再有两年就要毕业,小儿子今年也要上大学。咱们不都是为自己的后代活着嘛!我想趁现在大家都往楼房上搬的机会,平房的价格便宜,先买上,占好地皮,等以后再重新盖也可以,你说对不对?”

阿里见他这么一说,觉得在理,并没有考虑太多,就答应把旧房卖给他。但是,在价格上两人争执了一番,阿里要四万块,艾力只出两万五,最后双方以三万三千块成交。两人谈好以后,艾力放心地回家对父亲说过此事。

因为心里着急,当天下午艾力就怀揣三万三千元来找阿里,要和他一手交钱一手交房。

但是,阿里却不愿意马上搬家。他说:“艾局长,你也太急了吧!我要的楼房还在建设当中,最早明年才能搬进去,可你现在就要我腾房子,我住哪里呢?”

艾力说:“现在空房多得是,你随便在别处暂住一年,明年不就有了新房子吗?”

“那何必呢,搬来搬去的,不嫌麻烦吗?再说啦,你儿子还有两年才毕业,那么着急干啥?”

艾力见阿里不肯马上搬家,便很快又想出一个主意。他对他说:“阿老师,你看,要么这样,你先搬到我的平房去住。你是知道的,我那房子比你的这个好多了,是新盖的,而且又大又宽敞。等你明年楼房收拾好以后,再搬家也可以,你看怎么样?”

阿里听罢他的话,心中突然起了疑心。他想,艾力既然有现成的好房子不用,为什么非要买我的破烂房?难道他不是为了居住,而是另有用意?但他究竟是什么目的,阿里想来想去,始终不得其解。当有了疑心后,阿里更是打定主意,坚持不先搬家。

阿里思索了一阵子,对艾力说:“艾局长,你的这个办法好是好,可我还是觉得搬一次家太麻烦,最好还是等明年再搬吧!”

见说服不了阿里,艾力也没有再劝他,就回家了。他走后,阿里开始认真揣摩他买房的目的,但始终猜不出他到底是为了什么。但他也想出一个办法,决定先不买房子,试探一下艾力,看他有什么反应。

过几天,艾力又来找阿里,阿里便告诉他自己不想卖这个旧房了。艾力一听他要反悔,心里很生气,但又不好对他发作,恐怕引起对方的怀疑。不过,他似乎觉察到阿里是在故意试探他,因而没有同他过多理论,就离开阿里回到自己的家。

穆萨父子耐着性子等待了十几天,心里却一直放心不下阿里的旧房,准确地说是放心不下阿里家院墙下面的玉石。而在阿里这边,他同几个亲戚朋友商量时,都认为他早该处理那破烂不堪的旧房了。况且,那样的旧房根本不值三万三千块,因为一套新楼房才是四五万块钱。听了他们的意见,阿里才真正决定卖掉旧房。于是他自己托付一个朋友主动前去找艾力,这正中穆萨父子的下怀。双方很快谈妥条件,他们一手交钱一手交房,阿里也同意很快搬出去,暂时住在艾力的平房里面,等新楼房交钥匙时再搬走。

几天后,阿里把家中的东西全部搬出去,腾空旧房,同时将房门交给艾力看管。到了夜间,穆萨和儿子艾力带着几把工具,悄悄来到院子里,将大门反锁,开始在院墙的一处下面进行挖掘。不一会儿,两人就挖到墙基下面的石头,并从中取出几块,拿进屋子里洗干净,发现果然大多是玉石,少量为鹅卵石。不过,鹅卵石和玉石泾渭分明,前者外表光滑无棱角,而后者棱角分明,没有被河水冲刷的痕迹,显然是从山里挖出来的。他们拿在灯光下仔细看过,见都是上等青白玉山料,这使两人喜出望外,认为他们真的要发大财了。

事后,艾力把两个姐姐和哥哥、弟弟叫到一起,向他们说明找到玉石一事,同时也把准备如何处理它们的打算给家人都讲过。他们听了,自然都兴奋不已,同意由父亲和艾力来处理这些玉石,并答应对外绝对保密。

为了不引起麻烦,特别是不能让阿里知晓院墙下面有玉石的事情,穆萨一家人仔细商量怎样将这些玉石从墙基下取出来、怎样运走,以及后面如何人不知鬼不觉地出售掉。

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策划,穆萨和儿子艾力等一家人制定出一项周密计划,欲秘密采挖院墙下面的玉石。

那天晚上,月光明媚,四周的家属住宅区在月光下有些灰暗;周围的树木朦胧、野草朦胧,只有自然沟下的小溪水清晰地潺潺流淌声;原本人口不多的且末镇,在午夜后听不到喧闹声了,而自然沟附近此时更是夜深人静。

正是这个午夜,在阿里老师的旧房院内,艾力兄弟三人正在加紧干活,他们把墙基下面的石头一块块挖出来,将并不结实的土块墙轻轻推到。挖出来的石头和玉石完全不同,凭其形状即可分辨出来。拂晓时分,他们将分拣出来的玉石搬到事先准备好的一辆卡车上,再运到父亲穆萨居住的平房院落里。就这样,艾力兄弟经过几个小时的紧张劳动,顺利将院墙下面的玉石全部挖掘出来,并存放停当。在家中等待一个夜晚的穆萨见状,十分高兴,父子四人最后大概估计了一下,认为这些玉石总共约有六吨。

第二天一早,艾力事先请好的包工头带领一些民工来到这里,很快就开始拆旧建新了。在镇上,这样再普通不过的小家小院的拆建经常发生,不会引起人们太多的注意。

再说阿里,自出售旧房以后,他没有太注意艾力一家人的举动,只是偶尔来看一眼自己从小生活过的旧居,从中也未发现有任何变化,他自然也不会产生什么怀疑。

这一天,阿里听说有人正在拆他的旧房,知道是艾力准备要盖新房子,于是专门来到工地,他想最后看一眼自己出生的地方。来到旧房跟前,他见院墙已经被推到,墙基下面的石头被挖出来,几个民工正在热火朝天地干活,还有车辆在来回拉运石头、砖块、水泥和沙子等建筑材料。这里毕竟是阿里从生下来就一直居住的房屋,看着正在被拆除,他除了有些伤感外,没有发现任何异常。他站在工地旁边观看了一会儿,与在现场监工的穆萨说了几句话,就离开工地回学校了。

在艾力和父亲二人监督下,不到一个月时间,阿里原来的旧房很快被改建成一座崭新的砖房。

艾力父子几个人只知道近几年的玉石价格涨得很快,但他们并不懂玉,也不清楚眼前这些玉石究竟能值多少钱。他们先给玉石过秤,结果发现总共是六千五百二十公斤。艾力从中拣出几块约有十来公斤的样品,拿到县玉石矿,请矿长为他鉴别好坏。

矿长看到艾力拿来的玉石时,非常吃惊,他问道:“你在什么地方弄到这么好的几块料子?”

艾力说:“我们家的,我爸说是他的爷爷留下来的。”

“哦,是你们家祖传下来的,我说呢,且末这多少年来就没有出过这样的好料。哎,对了,你们家这种石头多吗?”

艾力不敢说实话,只好说:“不多,也就有几十公斤吧!你说,矿长,这样的料子一公斤能知多少?”

“这是上等青白玉料,仅次于白玉,每公斤至少也得五六千吧!低于这个价不要买。”

艾力一听,心中大喜,他问道:“真的吗?值那么多!”

矿长说:“就这个价,你有多少?我全要!”

艾力这时尽管内心非常激动,但并没有喜形于色,他只是犹豫了一会儿,才说:“也没有多少,究竟卖不卖,我还要回去同我老爹商量一下,才能决定。”

与矿长说罢再见,艾力回到家里,将玉石的价格情况对父亲说过。老头听罢,喜笑颜开,高兴得不知说什么好。接着,他们又进行一番仔细商讨,认为这些玉石绝不能大张旗鼓的出售,更不要卖给本地人,最好是找个外地老板悄悄出手。

几天后,艾力以出差为名,带着几块玉石样品,前往河南、上海、扬州等地寻找买主。结果,许多老板对这样的好玉石感兴趣,而且其中三个人还一直跟着艾力来到且末。三个老板看过玉石后,提出要全部购买,但穆萨说他只愿意出售六吨,余下的五百公斤准备作为纪念存放在家里。最后,双方以每公斤四千八百元成交。等对方将货款如数打到艾力的账上时,穆萨父子才让对方装运玉石。他们在销售协议上还特别加了一条,就是甲乙双方都要对此次玉石销售一事进行保密。

穆萨一家一夜之间暴富,得到两千八百多万块,全家人都十分高兴。按照老人的安排,艾力给其他兄弟姐妹每家分去一部分,余下的归他和父亲所有。这样,他们一大家人都成了百万富翁。

院墙下面的玉石被卖掉几年后,这件事逐渐在且末传播开来。阿里这时才恍然大悟,知道自己上了艾力父子二人的大当,懊悔不及。他也从多个老人那里打听到,他的祖爷曾经确实从穆萨爷爷手上买过玉石,并将它们砌自家的院墙了。

证实自己院墙下面的确有玉石且被穆萨父子挖出来卖掉,阿里便上门来找穆萨和艾力,目的是想让他们分些钱给他。但是,穆萨父子二人坚决否认有这样的事情,他们只承认有玉石,说那些玉石是自己的祖先留下来的,与阿里没有任何关系。

双方谈过几次,都没有谈妥,阿里要求穆萨父子将卖玉石的一半钱分给他,但他们只同意给他二十万,并将他正在居住的那套艾力的平房送给阿里。阿里却不愿意,最后他只好上诉到法院。

开庭那天,原告阿里和被告穆萨、艾力都来到法庭上。

法官问:“原告阿里,你状告穆萨和艾力父子,以欺诈的手段窃取了你旧房院墙下面的玉石,可有此事?”

阿里答:“有,事实如此。”

法官又问:“被告穆萨和艾力,原告阿里诉你们骗取他的六吨玉石一事,有无此事?”

穆萨回答:“我出售玉石的事情有,但不是阿里家的。”

“那么,你的玉石从哪里弄来的?”

“是我爷爷在七十年前留下来的,并一直存放在我家。”

“你爷爷当时是干什么的?”

“挖玉石的。”

“你有证据吗?”

“有,且末稍上了年纪的老人都知道我爷爷是挖玉石的人。就是现在,我们家还存有五百多公斤的玉石,也都是七十年前他老人家留下来的。”

问过被告,法官再问原告:“原告阿里,你诉被告欺骗你,挖走你的玉石并出售一事,你有证据吗?”

阿里说:“有,他们欺骗我,买走我的旧房,挖出墙基下面的玉石后,又在上面修建了新房。”

“你拿什么证明你旧房墙基下有玉石?”

“且末的很多老人都可以证明,现在我请来了两位,法官可以问他们。”

法官听罢两个老汉为阿里所作的证词后,又问阿里:“口说无凭,有物证吗?”

阿里拿不出证据,最后法官判他败诉。后来他提出上诉,但法庭仍然维持原判。

判决生效以后,阿里不但再也拿不到艾力答应他的二十万元,而且那套平房还要马上给艾力腾出来。他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这个故事被人们当作笑话一直在当地流传。

草于2008年1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