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情感 > 远古巫女全文阅读 > 第1卷 第三十二章

第1卷 第三十二章


  巫澄从来没有感觉过冬天是如此漫长。

  寒冷似乎永无止境,雪永远在下,每天早晨,厚厚的积雪都会将门堵住,风西起床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铲雪,用粗劣笨拙的石头工具,将屋子外面铲除一条能行走的道路。之后才是去灶台烧煮食物。

  巫澄只在每天中午太阳最好的时候出门放一放风,往往不到十分钟就被冻的不行,赶紧再进屋。屋里种的盆栽,隔壁小屋养的鸡,全是风西在照料。他几乎是全能的,洗衣、做饭、打扫、清理污秽、烧热水、煮姜汤,从早忙到晚。就这样,每天夜里还精力充沛,某个地方神气活现。

  “我给大家添麻烦了吧。”巫澄十分过意不去。花族长家少了风西不说,部落的其他人家也会每天轮流出一个劳动力,帮着铲雪,送柴,喂食鸡群。偶尔还会送些吃食过来。

  “你怎么能这么说。”风西很诧异,“澄,你不知道你给部落带来多大的改变吗?今冬的食物是最丰富的,不用将活物养的骨瘦如柴,每家都有足够的肉食。粮食也在秋末时节用细盐和漂亮的陶器换回了许多。风族的每一个人没有一天会挨饿,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还有木炭,有了它,屋里既不呛人又温暖。没有一个孩子因为受冻而生病。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这意味着,除了衰老而亡,所有人都能平安度过这个冬天。以后,也将这样平安度过无数个冬天。长此以往,部落人口必然会大大增加。大姓部落为什么强大,就是因为她们人多。而人多,收获的粮食和猎物又会增多。这是一个好上加好的循环。巫女,给风族带来了兴旺繁荣的希望。

  “你为大家做了这么多,我们对你好是应该的。”风西停顿了一下,“澄,不管你以前的日子是什么样子,在这里,你所享有的一切当之无愧。”

  巫澄叹了口气。她知道她对这些远古人有恩惠。但这一次生病,让她发现自己体质是如此之差,如此糟糕。居安思危,她不是专门搞人类文明进程的研究者,会的就那么大众、浅显的一点点。如果有一天,东西都倒完了,再也教不了他们,那时……

  巫澄打了个冷战。别怪她将人心想得太险恶,或许依然有尊敬,但一定不会像现在这样,全身心的充满狂热之情。到了那一天,如果再出现姬苍一类的人向风族讨要她,当然,话会说的很好听——带回我部落供奉。风族人还会这样如临大敌的拒绝吗?

  她不敢想下去。这个冬天没死成。未来的无数个冬天她也不想死。生命是可贵的,哪怕在远古时代活着呢,那也是活着。既然如此,就要好好活,活出个人样来。这样的不堪一击,靠着别人的良知和道德维持地位,绝不是什么好现象。

  “对了,你怎么现在都说我的家乡话了?”巫澄后知后觉,似乎从她病重开始,风西就一直在说普通话,只有和本族人交谈,才换成远古语言。

  风西微笑,露出洁白的牙齿:“因为,我想多学习澄的家乡语言呀。你不是说,学语言的最好办法就是对话交流么。再说,澄的语言很优美,词汇量非常多,学的越多越增加见识。”

  这个倒是。作为一个学了十年英语都无法和外国人对话的学渣,能很快学会远古语言。除了生存需求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地语系的词汇量非常少。并且语言本身还在进化中。她甚至可以轻易的加进自己的母语词汇。比如箩筐、草鞋。风西想要通过学习语言增加知识,也算是个有远见的主意了。

  “那好吧。”有个人和她一起说普通话,巫澄自然很高兴。

  冬天是个说话的好季节。寒冷的天气、漫长的夜晚都需要足够的话题来打发时间。为了让冲动的少年分散精力,巫澄一到天黑就给他讲故事。说什么故事也是有讲究的,历史故事不能讲,特么的都是父系文明,男尊女卑。这点端倪巫澄连一丝丝都不愿透露。想了想,她将《西游记》改头换面一一讲来。

  “唐僧”是一个部落的智者,为了繁荣部落,他去神灵居住的西方“灵山”,求得智慧宝典“经书”。一路上,他收了三个徒弟,和一条白龙。很多妖怪知道了取经的消息,使出各种办法来吃唐僧肉,因为唐僧取经是受到“神灵”保佑的,这样一个人的肉吃了可以长生不老。师徒五人历经千辛万苦,一路降妖伏魔,终于取到了“真经”。

  因为要避免父系文明的影子,故事被巫澄篡改的乱七八糟。有时前言不搭后语,她就说这故事是很久以前看的,时间长记不清了,糊弄过去。风西自然不知晓,不过即便逻辑有些混乱,也不妨碍故事的精彩性,他听得如痴如醉。

  巫澄忽略了一个问题。男尊女卑的线索固然被遮盖了,可这样一来,故事里表现出的社会现象就是男女平等,而不是女子为尊。巫澄自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男女平等不好么,这就跟世界大同一样,理想境界啊!

  但听在风西耳朵里就不一样了。原来,不光女妖精可以当山主、洞主。男妖精也可以当大王。女妖精可以抢男人,男妖怪也会抢女人。天上的神仙有男有女,男神仙一样可以身居高位。神仙和妖怪的世界里男女都一样,人类的国度,是不是也该是这样呢?

  一个自以为掩饰到位,口若悬河的讲着。一个自以为领悟精髓,聚精会神的听着。冬日的长夜,远古和现代的两人分外和谐。

  ***************

  再漫长的冬天也有过去的时候。这一天晚上,风西照例抱着一块大龟壳,出去爬屋顶看星星看月亮,每次看到他这个行为,巫澄都很囧然。

  过了片刻,冻的满脸通红,一身寒气的他推开门进来,反身将门仔细关严实。兴奋的将手中的龟壳递给巫澄:“澄,你看,春天要来了!”

  巫澄囧囧有神的接过龟壳,上面用石头画着她看不懂的线条,还有一个个分散的小圆点:“……啊,这个,是吗?春天要来了吗?”

  “是的,是的!”风西完全没注意到她的尴尬,一边烤火一边指着那些线条解说:“你看,星星移动到了这里,表示一岁快要结束。新旧岁交替会在朔月完成,夜空没有月亮。等到星星移动到这里,就是春天真正到来,天气虽然还很冷,但很快就会暖和起来……星星移动到这个位置时,前后几天会下一场春雨,万物复苏,新鲜的花草会生长出来,结出浆果……”

  少年漂亮的丹凤眼光彩盈盈,期待的看着巫澄。似乎想得到一些表扬。

  巫澄:“……哈哈……西很能干呀……哈哈……”

  鬼才看得懂这一堆乱七八糟的线条。麻麻!压力好大!

  “澄也对这个不感兴趣吗?”风西失落的垂下脑袋。

  巫澄感觉脸都要红的烧起来了(羞愧的),拍拍他的肩膀安慰:“不是的。西很能干,真的。在我们那里,只有最聪明的人才会研究天文,西很聪明。比我聪明多了。真的。我对天文历法,一点儿都不了解。”所以,少年你就表问了。姐姐我压力真的很大啊!

  风西重新振作起来,眼睛亮晶晶:“真的,我真的很聪明?和你家乡的人比也一样?”

  “当然。”完全没有注意对方用了“人”这个字,巫澄的语气不容置疑。风西的智商绝对高,若生在现代,妥妥的科学家,还是那种动手能力特别强的。

  少年开心的笑起来:“澄看不懂也不要紧,我教你,很容易的。”

  ……救命!她一点也不想学!再说,哪里容易了,容易个屁啊!

  “咦,西你长高了耶!”学渣女故作镇定的岔开话题。

  “是吗?”少年如预期的被引开视线,抱着她比了比,开心的笑:“我又长大了。澄,你也要快快长啊。都比我矮一个头多了。”

  巫澄:“……”

  二十四岁的女人还怎么长个儿?少年你刀子捅的真狠!

  智力和体力双重被打击,某女十分不快,决定大吃一顿发泄心情:“旧年要过去了吗?太好了,这么说马上就是除夕了,我们该弄顿年夜饭吃吃。”

  “除夕?年夜饭?”风西不解。

  “哦?你们这里没有过年的习俗?”巫澄表示,中国人到哪儿都要过年,不过年怎么行:“过年很重要的,这是一家团圆的日子。要吃年夜饭,包饺子,看晚会,放鞭炮。新年第一天,小孩子要拿压岁钱。大人互相拜年。”

  “这么多事情!”风西咋舌,“什么是饺子、晚会、鞭炮、压岁钱、拜年?”

  巫澄一一解释给他听,说着说着,自己也怀念起来:“压岁钱、鞭炮和晚会不用管。年夜饭我们可以好好弄一下,还有饺子,有面粉就可以包饺子。我教你包饺子,过了十,午夜,吃饺子,新的一年里都会顺遂。”

  说干就干,当天晚上巫澄就开始泡木耳、发干菇、发干菜。第二天一早,让来帮忙的男人磨面粉,又顺便做了豆腐。火腿被切下剁碎,拌上豆角、菜干、木耳、蘑菇、老豆腐,再加葱、蒜、姜汁调味。馅心便做好了。

  她这里热火朝天的忙活着,自然瞒不过其他人。花族长、云、絮、霞都过来看热闹。巫澄就顺便向她们普及“年”的知识:“传说,很久以前,有一只叫‘年’的怪兽。岁末的这一天会从高高的深山下来吃人,每年都会因为年兽死去很多人。年兽是神兽,杀不死,人们就想办法对付。发现它害怕热闹,怕响声。于是就想了个办法,家家户户敲锣鼓,跳舞欢唱,一直闹到午夜过去,旧年结束。年兽就这样被吓走了。”

  过来帮忙的人听到这样一个故事,深感有趣。风西开口说:“我们这里虽然没有叫‘年’的神兽。但冬天一样很难过,会死很多人。旧岁过去后,春天即将到来,天气也不冷了。平安度过了一个冬天,这难道不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吗?我提议,我们也学着‘过年’,敲木鼓,跳舞、唱歌、吃饺子。”

  在食物足够、肚子不饿的情况下,人们是很愿意来点娱乐的。风西的提议得到了绝大部分人的赞同。庆祝冬天过去,平安的度过一岁。这本身也是一种美好的祝愿。人间没有年兽,但冬天的寒冷、食物匮乏,比起年兽来一样的危险。这种危险杀不死,去除不了。只能靠大家齐心合力度过。度过了难关,又怎么不值得庆祝呢?

  “好!我同意!”絮第一个高声叫。

  “我(我)也同意。”云和她周围的几个女人相视而笑,紧跟着齐声高喝。

  “我们全都同意!”推着石磨的壮小伙们呼呼喝喝的大叫。

  第一批面粉出来,巫澄用水调和,揉成面团,面团再搓成细长条,揪成大小相同的一小团团。大小适中的光滑木棍被当做擀面杖,小面团拍扁,一手持杖擀,一手转动小面片,均匀转动下,一块饺子皮就这样擀了出来。

  巫澄的技术不大好,上好的饺子皮应该呈正圆形,中间厚,边缘薄。和以往一样,大家知道了是怎么做的后,每一个人擀出来的饺子皮都比她的漂亮。絮忍住笑,让巫女歇歇:“您再去教其它人吧。大伙儿都把小麦拿出来了,听说吃了饺子能来岁顺遂,家家都要包呢。”

  巫澄只好继续技术指导老本行,身后跟着一群看热闹的孩子。看着大家欢欢喜喜的忙碌“过年”,她心里涌起一股激情。迫切的想再做些什么,尤其是身后那群孩子,她很手痒的想发一点糖。过年哪有不给小孩吃糖的。可带来的硬糖不多了,每人都发不够不说,她也舍不得。

  也许她可以试着做糖。对了!好像小时候去乡下玩,见过人家做麦芽糖!

  麦芽糖,麦芽糖。有小麦就能做呀!

  巫澄喜不自胜。舀了一碗小麦放入陶盆,加温水浸泡。放在火塘旁边。试试看吧,如果能发芽就做。不能发芽就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