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情感 > 远古巫女全文阅读 > 第1卷 第二十七章

第1卷 第二十七章


  黄叶纷纷凋零、枝头稀疏的时候,远行狩猎的队伍终于回来了。风族今年的收获和往年差不多,支撑一族人过冬很勉强。不过因为有了细盐可以交换,饿死老人孩子的事应该不会再有发生。

  由于巫女提供了新型的存储方式——烟熏腊肉,风族人决定将大部分猎物都杀掉制成熏肉。巫澄见状又想起了两种可制作的腊味:火腿、香肠。

  和现代相比,远古的肉质来源五花八门,巫澄认识的只有野羊、野鹿和野猪。其它的一些小型兽类则统统不认识。更大型的比如马、牛、驴则根本没有。这让她十分遗憾。哪怕有一头幼崽也是好的,养到春天总能派上用场。

  一头完整的猎物,后腿用来做火腿,整块的肉做烟熏肉,剩下的那些零散肉则剁碎了加入盐、葱、蒜等调料,灌进洗净晾干的肠衣做成香肠。骨头用来炖汤。一些下水如心、肝、肺、肾、大肠等等,有的和骨头一起炖汤,有的直接烤了吃。血液也被凝固后加盐炖煮。食物的利用达到了最高点。这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肠子的清洁需要大量的盐或者醋,所以有些内脏只能扔了。现在的风族却有足够的条件满足。醋还没发明出来,盐要多少有多少。

  巫澄却觉得还不够,石磨没到,面粉没有。她的计划中,将骨头汤里炖酥的骨头磨成粉,加进面粉做成饼,即饱腹又能补充钙质,这才是达到了食物的最充分利用。

  但就是这样,风族已经像是过盛会一般热闹了。寨子的上空天天弥漫着香喷喷的肉味(炖汤的味道)。部落的人们天天可以吃到肉(各种内脏)。这样的好事,以前何曾有过?因为肉类储存不易,抓回来的活物只能养着,从秋天养到寒冬,厚厚的肥膘变成骨瘦如柴。一点办法都没有。

  部落中有几个女人的肚子微微鼓起,她们怀孕了。今年吃的特别好,孕妇的气色也尤其红润。

  过冬的食物有了保障,花族长打算抽调一部分壮男劳力去窑山烧炭。

  自从发现了木炭在室内燃烧的好处,家家户户都盼着入冬前大烧一次。技术指导只有巫澄和风西。在如此简陋的条件下,巫澄当然是能不远行就不远行,烧炭的重任便落到了风西身上。花族长趁势询问巫澄,明年风西要加入成年男子队伍,侍奉人选即将变更,巫女是否有意见?

  巫澄没意见。花族长呵呵笑着说:“西去了窑山,这段时间巫女无人侍奉,不如就由……”

  “几天而已,不用特意派人。”巫澄不经意的打断花族长,“大家都在为入冬忙碌,不拘哪个,谁有空谁帮我搭把手。特意调派太耽误大家的事。”

  理由很正统,花族长无法反驳,只能应下。私下里嘱咐小女儿,机灵点儿,看着巫女那儿有活就赶紧接手。

  芯作为一个远古少女,在絮的眼里固然娇惯,但以现代的标准来看,十岁的小孩能生火拾柴打扫房间,已是非常能干了。不过同样,以现代的观念,让一个十岁小孩帮着干这么多家务,那绝对是虐待儿童。不像身高已经类似成年人的风西,十周岁的芯不曾发育,实打实一个干瘪小孩。让巫澄使唤她干活?那是死都不可能的。

  于是,每次芯刚过来,巫澄就急急忙忙将她赶走,重活能自己干的自己干,干不动的去喊成年劳动力。芯忙活了好几天,只领了个每天帮着赶鸡的任务——早上放鸡出门,晚上赶它们进鸡圈。

  芯十分懊恼,哭着问花族长:“阿母,巫女是否不喜我?”

  花族长无语,她不知道,也不好当面去问。只能叹口气安慰:“巫女也不曾使唤别人。”

  这也是大实话,风西走后,凑到巫澄身边要帮忙的少男少女不止芯一个,巫澄的确哪个都没搭理。

  芯却不这样想,她认为,一定是西说了什么,巫女才拒绝了所有人:“他就想让巫女离不开他!”

  花族长皱了皱眉,又舒展开。如果真是这样,那也是西的本事。巫女看不上小女儿固然遗憾,所有人家的女儿儿子都没看上就一点也不遗憾了。

  烧木炭的人们还没有归来,风族罕见的迎来了一批客人。

  这群客人远道而来,有男有女,带着大量的活猎物、谷物、麻布。领头的是嬴族长,她的嗓门很大,放开了声音吼:“风母,我嬴族人来给巫女上供啦!”

  巫澄无语凝噎,这叫什么话。就跟她不是活人似的。

  在嬴族长眼里,巫女还真不是一般活人。她一进部落眼睛就瞪圆了,这,这是风族……?

  嬴族长以前没来过风族,不过本姓下辖的分支氏族部落却是去过。部落寨子嘛,都差不多,区别是有大有小,人多人少。可风族这会儿却很有些不同,大部分房子外面都用荆棘圈了个小院,房子后面种着绿色植物,房屋之间的空地干干净净,不时有秃了翅膀的野鸡领着一群小鸡跑来跑去。家家户户的房子外面都垒着一个奇怪的东西(土灶),下面烧着火,上面炖着陶锅。锅里不知煮的什么肉,香味扑鼻。那乖东西上方还挂着一串串奇怪的肉,不是鲜肉,也不是变质的坏肉。这是怎么回事?

  “风母,你这儿可真是……大不一样啊!”见花族长出门来迎,嬴族长酸溜溜上前的寒暄:“这些都是巫女教的?”

  “是。”花族长笑呵呵的应承,没有半点不好意思。风族有巫女,这是她们的运气。

  嬴族长最先关心的是悬挂的肉:“那是什么?”

  花族长便解释,什么是烟熏肉,怎么做,优点是不会变质,能储存很久,当然,味道也十分之好。

  嬴族长得知风族也是刚刚学会不久,羡慕嫉妒恨立刻少下去一大半。哎呦,这烟熏肉也不难做,无非是费盐,她们此次前来就是学制盐的,回去后趁着活猎物的肥膘还没掉赶紧做起来,一样来得及。

  松了口气的嬴族长又对土灶十分感兴趣,花族长照例解释。她已经习惯了,上回姬族人来也是这样,看什么都新鲜,什么都要问。

  于是,嬴族人也知道了骨头可以炖汤,可以熬出骨油。肠子用盐洗干净,可以做香肠、可以煮着吃。房子后面种的绿色植物叫做“蔬菜”,配合着肉吃味道很好。这些蔬菜长的很快,大量收割后晒成菜干,冬天和腊肉一起炖煮,对身体很有好处。

  远古人对于肉类是非常看重的,其次是谷物。因为这两种都能填饱肚子。水果地位低,虽然靠它能饱腹,却仅仅是饿不死而已,不能吃成壮劳力。蔬菜就更没有地位了,嬴族长一直认为那就是草,什么都没得吃了才吃它呢。

  絮快人快语的解释:“巫女说了,肉食配上‘菜’,对身体有好处,不容易生病。”

  这个见效是长期的,巫澄从不费心费力的去改变当地人的习惯,她只是按照自己的习惯过着生活,每顿饭都要有蔬菜,每天吃一点肉,或者骨头汤。每天洗脸洗脚,夏季天天洗热水澡,天冷后加长间隔时间,最多也不超过五天。头发天天梳整齐,四五天一洗,用淘米水和鲜花瓣滋润发梢。房间天天打扫,物品全部进藤箱箩筐摆放。

  她我行我素着,风族人不自觉的跟着有样学样。渐渐的,她们发觉这样过日子的确不错,好在哪里说不上来,但确确实实是变好了,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

  故而,絮只是说了这么一句就不再言语。嬴族人爱照办不照办和她都没关系。这种继承而来的无所谓态度反而让嬴族长重视起来,巫女天天这样吃,一定有好处,狡猾的风族人不肯说而已。不说就不说,咱们回去照搬着做。

  于是,嬴族长热情的参观了各家的菜园子,详细询问了种植方法,蔬菜种类。

  巫澄的处世哲学是:我不求着你改变,但你若真心想改变,我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仔仔细细将该说的都说了,同时遗憾的表示,能吃的蔬菜非常多,远不止她种的这些,但在风族部落周边只找到这些,如果下次嬴族长还来,希望能多带点植物。每一类植物都有自己的价值,只是有的被人发现得知,有的不得知。

  比如大枣、比如桃子。这是果肉能吃的。还有一些植物,果肉不好吃,但果仁非常有用。这便是坚果。核桃、板栗、杏仁、松子。她板着手指算,风族这片地域不知什么原因,一个坚果都没发现。

  嬴族长一拍大腿:“哎呀巫女!那些果子我们都见过,谁家也不知道核里头的果仁能吃,还不是见它长在周围碍事就给砍了。”

  花族长也是捶胸顿足,每家部落都一样,不结能吃果子的小树(灌木)都砍了。

  “松树我知道。”嬴族长当即表示,“还以为松果只有松鼠能吃,既然是好东西,回去我就让人摘。”

  巫澄见状忙补充:“坚果有果油,是对身体好。但凡事该有个轻重缓急,还是先把过冬的食物准备齐全了再弄这些。”

  “巫女放心。”嬴族长拍着胸脯保证,“过冬食物最麻烦的一样就是肉食储存,不到下雪杀掉的肉类存不住。养着那些活物又掉膘。如今知道了做腊肉、香肠、火腿,过冬的食物就一点问题没有。”

  嬴族长别提有多乐呵了。来一趟风族真不亏。之前姬苍带回了制盐的方法,据说还有好多别的本领。她们不但自己学会了,还热心的派人去教下辖氏族分支。有那目光短浅的,陶氏、盐母之流,还真就学了后不打算再来朝拜巫女。傻透了有没有!有熊人会做腊肉吗?会将碎肉做成香肠吗?有熊人知道怎么将内脏血液利用充分吗?

  哈哈哈!这群傻货!她们统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