絮丝毫不知晓屋子的角落正在进行一场掉节操的谈话。芯是家里最小的女儿,是阿母所有财产的继承人。从小就养的娇惯。心眼也多。跟勇在角落里说悄悄话?无非是编排她的不好,说自己有多好罢了。絮一点儿都看不上这种小心思,不过是窝里横。
在絮的心里,这家里只有三个明白人。阿母、她、还有西。其余的,禾和叶最大的孩子都能承担家务了,没什么大事她们不会过来。勇就是一个典型的部落男人,头脑简单、四肢发达。要是西能换上他的体格,或者他有西的脑子,那才是最完美。
就像有熊部落的姬苍。
但是姬苍想带走巫女。他的野心毫不掩饰。
“阿母,你说,有熊人会这样算了吗?”絮一边编着草鞋,一边担忧的问。
花族长叹了口气,开口:“这件事的主动权不在我们。当然也不在有熊。只在巫女一人身上。”
絮还是有些担心:“巫女当然不会离开我们。可是,姬苍是一个很特别的男人。他最敢做的事,就是违背传统。阿母,你知道吗?他有一个女人。”
她将事情说了一边。花族长一听就明白了内里的蹊跷:“姬苍是一个有野心的男人。”
“对呀!他是不会罢手的。”絮急切的说,“阿母,你没看见他看巫女的眼神,就跟秋天的狼看见最鲜美的小鹿一样。他想要巫女,想的不得了!”
花族长叹息着摇头:“可是絮,我们有什么办法呢?我们是能化身成另一只狼和他打?还是能将小鹿变成猛虎?我们什么都做不了。风族,太弱小了。我们只能等待,等待风族强大,或者巫女成长为厉害的天神。”
絮一算,这都是需要很多很多年才能实现的。姬族,姒族、嬴族,会给她们这样的时间吗?
如果只是一个制盐。她们会。但是风族有这么多新鲜的好东西,以后还将更多,她们能不眼红?
“所以,巫女是对的。”花族长说,“盐母一提出要教大家制盐,巫女立刻就答应了。这是对的,只有大家都会,才不会对我们心怀恶意。我听说云当时还不愿意。唉!她到底是太年轻了,经的事情少。”
絮撇撇嘴:“何止这个。烧陶的时候。巫女弄出了炭,要大家烧。也是云做主,说柴就能烧,这东西没什么用。结果呢?活该她们的炭不够烧,屋里到处是烟!”自家就不一样了。因为西力主烧炭。所以她们家分的最多。足可坚持到秋季末第二次烧窑。
花族长也觉得云很多事不成熟,但她的态度比较宽容:“谁都不是一开始就能将事情都做好的。禾、叶还不如云呢。”
絮很不服气,头一昂:“我就能比她做的好!”如一只刚下了蛋,骄傲的小母鸡。
花族长被逗得呵呵直笑:“好好,你能干。”笑完了,她声音低沉下去:“阿母知道你能干。可是絮,你出生的晚了些。不要和云争,她虽然不如你聪明,但部落的女人们都喜欢她。这一点才是最重要的。”
一个合格的领导人,不一定是最聪明的。但必须是最得人心的。
这是花族长的想法。历代族长也是这样选举而来的。
***************
有熊人走了没多久,一年一度的收获时节到了。地里的粟黍已经成熟,到了收割的时候。
巫澄很感兴趣的要去看看。她一直记得那句话,收获的粮食不够吃一年。
这完全不科学!不说现代人,就和封建时代的农民比吧,这群远古人的体能绝对是女人和男人一样,男人和非人类一样。扣除老人和孩子,这么多壮劳力种的田居然不够吃一年?真没法想象。原因嘛,不外乎几个问题。
第一,种子的产量不高。这个得慢慢培育。虽然她完全不懂。
第二,土地的质量不高。这个她略知一二。施肥嘛。露天厕所的恶心东西又有去处了。
第三,耕种不合理。这个,她等于不懂。去看了再说吧。
就这样,巫澄跟着大部队浩浩荡荡去了种粮食的地方。离部落不远,这可以保证没有大型野兽来糟蹋。地面是平原,据说十分广阔。然后,她就看见了一大片:草原。
是的,草原。
巫澄敢打赌,揪一百个现代人来问,一百个得说是草原。
粮食种在哪里?种在田地里。
没有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巫澄当然不会种田,可那什么坐大巴旅游的时候,一路上总会路过田野。她还闹过笑话,指着窗外说,哎呀,田里种了好多韭菜啊!然后被车上的大人批评不知五谷,告诉她那是水稻。
所以,记忆中的田是一块一块的。甭管连着的平地有多大,田,它就没有完全连着的,必须分成一块一块隔开。为神马?不知道!但肯定有道理!
其次,田边得有水。旅游车一路开过去,没一会儿就见一个水塘,不大,小小的。一看就是人工挖的,不是天然湖泊。田和田之间水塘无数。这肯定也不是农民闲着无聊挖个大坑闹着玩!
最后,庄稼,它是整整齐齐一排排的。这个巫澄记得很清楚。一样的间距,几乎一样的高度。远望去,才有一片片田野美景。
这眼下。这熙熙攘攘,多多少少,坑坑洼洼,地势起伏,杂草丛生的一大片荒野草原,告诉她是风族的“种粮地”?开什么国际玩笑!
特么粮食够吃才有鬼了!特么你们还能又高又壮的活着简直是个奇迹!
巫澄感慨万千。
地不是这样种的。
花族长、云,以及很多女人都注意到了她震惊、难看的脸色。花族长忐忑的问:“巫女,有什么地方不对吗?”
巫澄摇摇头,她对种地一窍不通,单凭印象中的那几点改良,能不能提高产量?提高多少产量?这都是问题。但话说回来,所有的人力工作里,种地应该也是最简单的。因为小时候巫爸爸经常恐吓她,不好好学习长大了只能要饭。巫妈妈在一边帮腔,说对,要是个男的,有一把力气,还能去乡下种地。你一个女的,没指望。
可见从最朴实的观念来看,有力气就能种地。
当然,种地本身的技术含量绝对没有这么低,相反高的不得了。不然袁隆平怎么轰动世界呢?农科院这种研究机构哪个国家没有?
只不过是封建时代的农民本身素质低,不能干不机灵。因为那能干的、机灵的,出路都相对多些。不会只苦哈哈的在地里刨食。就是这样的农民,如果没有税收,平原田地可以尽情开垦,水源有保证。那么,一个成年男人的种地收获,绝对够两到三个人吃一年。
既然这样,改进一下种田应该不会太难。巫澄给自己打气,总不会比制盐更难吧。
但时间上可能会很长。毕竟熬盐时的改变,完工了就能见成效。种田的改变,则必须三个季节过去才能目睹成果。
还是先弄个试验田吧。
“我想改变一下。”她试图用最简单的语言说明,“我见过的田,不是这样的……”
“田?那是什么?”花族长惊讶的询问。
“……”巫澄想到了田的四个方格。很好!象形汉字,地被隔成一块块果然是必须的。所以,没有隔开土地种植的石器时代语言里,连“田”这个单词都没有。
她满头大汗的解释完什么是“田”。花族长不理解:“为什么要隔开来?”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巫澄要给跪了。求农科院高手解答,在线等,急的不得了!
农科院高手没有。只有一群麻雀喳喳飞过,落到地里争着啄食成熟的粟米。她只好装作高深莫测的样子,双手背在身后,迎风眺望,缓缓说:“以后,你们自会明了。”
麻麻,我终于知道传说里,为神马神仙都辣么高大上了。
“闲话以后再说,赶紧先收粮食。”巫澄手一挥,女人们四下散开,飞快的用磨锋利的石头一边割,一边拔。
为什么要拔呢?因为石头它很不锋利啊!没有铁器的悲哀。
巫澄叹息。这样的劳动效率,这样的五谷收成。人口还真的不能过多。不然,野兽渐少。食物绝对不够吃。
这个时代最迫切需要的,其实是金属冶炼的出现。
所以说,她不但要种田,还要打铁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