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都市言情 > 缘,凋谢在那场流年全文阅读 > 第1章 那些温暖(1)

第1章 那些温暖(1)


一下子与你好近

一个不知所措,一个无所适从。你那种特别的东西,让我一下子太远,一下子又太近……庄庸:你让我不知所措

我努力想为你提供一种成熟的呵护与宽容,但一直笨手笨脚。你那种特别的东西,又让我在走近你的过程中,又特别没有分寸感,一下子太远,一下子又太近。

每一次给你打电话,在放下话筒的那一瞬间,时常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就是刚才还贴近耳畔的声音一下子飘得那么遥远,仿佛这话筒只要轻轻放下,这一辈子彼此之间的关系就会一刀两断,一起走过的所有痕迹,都会像蛛丝一样,被轻轻抹去。那一夜——就是我被拒绝之夜——这种感觉特别强烈。但并没有愤怒,或者其他什么偏激的情绪,你肯定会想像不到放下话筒之后我竟会心如此止水。虽然后来偶尔想起,总是一些说不出来的感伤。我想也许我不该打这个电话,可还打了;就像我一向都明白待你,是应该倾述,可还是忍不住给你说了我过去。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从在你生活的边缘之外行走开始,好多时候你都让我手足无措。能让我手足无措的女孩不多,但你绝对算是一个。因为每次(见到你或读到你的信),你都让我不知如何待你才好。

从理论上来说,我应该从容地看待你,来了就是来了,走了就是走了,就像她们说的,你是一株幽谷里的百合,有些许清冷,有些许淡漠,那一种绝美,只有静静地看待,你才能更坚韧地生长。所以应该以一种怜爱的心情看你,简单、自然、亲切,没有太多好复杂的内容,只有静静地等待,等待你慢慢舒展生命的内容,这一种呵护,这一种宽容,是我应该做也想做但一直都没能做到的。

事实上你的气质之中,时不时透出一种很特别的东西,让我不能从容地待你。我的心太年轻,太年轻的心没有足够的成熟,来为你温柔的成长提供足够的呵护与宽容;而且对它来说,好一种特别的东西,仍然是一种无法拒绝的诱惑,它时常让我产生一种想走得离你更近的深邃的渴望,而不管这样做是对,还是不对。我没法像对别的女孩那样,怀着一颗平常心待你。

因此我一直是在这两者之间走着钢丝绳。我不知道我能够走多久?又能走多远?到底哪一种距离才适合你我?甚至我真的不知道我应该怎么去做。我努力想为你提供一种成熟的呵护与宽容,但一直笨手笨脚。你那种特别的东西,又让我在走近你的过程中,又特别没有分寸感,一下子太远,一下子又太近。也许这可以解释之前之后某些连自己都没法言喻的行为。为此我必须要你给我一段时间。无论是你,还是我,都必须有一段时间,才能学会才容地与相处。没有谁能在最初的日子里,就能确定自己在对方的生活里究竟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只有在不断地走近、疏离、又走近的过程中反反复复地调整,才可能寻找到一种彼此都适合的距离。这需要两个人的努力。一个巴掌是拍不响的,你说是吗?

总觉得应该学会珍惜。即使注定了只能同行一段路程,我也要努力把它做好,有过那些日子真好,一起走过的感觉真好,这样真的很好。

林沁:请温柔地等我

经历了生活中精神和情感的某些挫折,当一个又复活了,重新走情感和精神之路时,她会很容易翻出被压抑的愤怒,以及随之而来的悲伤、痛苦等情感。克服这些障碍,不仅需要我,也需要你努力。

再提笔给你写信,恍若已隔了许多时光,怎么也续不上似的,这其中,不知发生了什么。 昏昏沉沉地走过整整两个月,然后总算可以坐下来静静地整理自己。于是将所有你的信重读了一遍。这次,读得很平静。如果说以前看你的信更多的是种不安、惶恐和心绪芜杂的激动,那么这次更多的是种感动,为你感动。

我该怎么对你说呢?我是一个普通的女孩,经历、感情和体验都很平凡。那曾经发生过的一切简直还称不上故事。我似乎什么都不记得了,唯一清晰的就是:毕业了,分别了;他走了,我哭了。相处几年,和他关系一直是不清不楚,若有若无的。他很傲气。也许这是他真正吸引我的,尽管我总痛恨他这种时时让我受伤的傲。拖了几年,没想到最后还是落了个不了了之。一切都过去了,但如今我的心绪打着千百个结,无法理清,更无法剪断。甚至一个人独处时,抬起头来,仿佛他还在身边看着我,没有说一句话,忘不了。而且我并不是随随便便的女孩,感情也不像果子,丢失了一枚,马上就去拾起另一枚。之后听我只想从网中挣脱出来,所以除了拒绝,我别无选择。他们都是很好的男孩子,本应该遇上比我更好的女孩。

你也是,那一天你的电话过来,下意识地便选择了拒绝,也就是逃避。

以后的感觉很难受。我不知道我是做对了,还是做错了。二十多年里,你也许不是我最好的朋友,可像打动我最深,甚至几乎走进我内心最深的人。我的心灵从没对你设防。我珍惜这种感觉,就像捧在手心的易碎的水晶球一样地关爱和珍惜它。你的感情让我猝不及防。在那一瞬间如何能叫我真实地面对?

你曾经说我渴望什么,就拒绝什么,等待什么,就逃避什么。我很清楚自己一直在拒绝,一直在逃避,只是未曾意识到自己跳进了一个如此遁环的怪圈。渴望、等待,实际上又拒绝,逃避了一切可能,所以才会有更加落寞、憔悴的等待。淡下来,才发现自己不敢投入的原因在于我的内心深处非常害怕彼此之间的关系会无疾而终。因此,为避免这种可怕的危险,就拒绝投入自己的感情,拒绝投入自己的生命,我始终河流在这种关系之外,从不投入进去。

所以我的第一次感情才会无声无息地湮没。这些体验中有许多我不敢回首的可怕创伤——我没有勇气允许以后的生命重演类似的经历。

你懂我的意思吗?你真的懂吗?所以我还是有敢给你什么承诺。只能说,我会去尝试。尝试走出自己给自己套起的笼子。最初的步子会很小,会是战战兢兢的,甚至还会缩回。但我会迈出第一步,一定!

你能等我吗?像你说的,温柔地等我长大?也就是说,走出某种无法逾越的精神状态。这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经历了生活中精神和情感的某些挫折,当一个人复活了,重新走向情感和精神之路时,她会很容易翻出被压抑的愤怒,以及随之而来的悲伤、痛苦等。克服这些障碍,不仅需要我,也需要你的努力。复活需要支付很昂贵的代价。至少,需要时间。你说你会给我这种时间。我很感动。

很不习惯表达自己对别人的关心,很多时候,都是宁愿把话埋在心里。但这次,还是想对你说:注意身体,善待自己。真的,我现在希望你过幸福些。很真诚地希望。

相约到黎明

6年前,她在一家电台主持夜间热线节目,节目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相约到黎明》。那时,她只有23岁,年轻漂亮,青春逼人。每天清晨,她从电台的石阶上走下来,然后就在28路车的站台上等车。

很多次他和她都在这里相遇。那年,他刚刚来到这个城市,他是她忠实的听众。最初打动他的是她的声音,闪电一般击中了他孤独的内心。

28路车的第一班车总在清晨的6:30开来。他选了她后排的一个位置,他默默地看着她,就像听她的节目。

对此,她却一无所知。她的男朋友刚去日本,男朋友24岁,一表人才,在一家日资公司做策划,能说一口流利的日语和韩语。他去日本时,她送他,飞机从虹桥机场起飞,然后在天空中变得像一只放在橱窗里的模型,呼啸的声音还残留在她的耳边,她才把抑制了许久的泪水释放了。她不想让他看见她的脆弱,却有一种只有自己才能体会的痛。这是她第一次爱情中的分别……她得恪守着自己的诺言,她对他说:“不管你什么时候回来,我都会等你……”她不是那种爱许诺的人。因为她真的很爱他才说了这句话。她不需要他对她承诺什么,既然爱一个人,就应该给他最大的空间和自由。

28路早班车从城市的中心穿过,停停走走。她下了车,他也下了车,他看到她走进一栋20层的大厦,然后看到第11层楼的一扇窗粉红色的窗帘拉开了,她的影子晃过。他想,那些初升的阳光此时已透过她的窗户,然后落在她的脸上,一片绯红。

有一天,他拨通了她的热线电话。他问她:我很爱一个女孩子,但我并不知道她是否喜欢我,我该怎么办?她的答案就通过电波传到他的耳际:告诉她。爱不能错过。

第二天清晨,28路车的站台上,他早早地出现在那里。她从电台的石阶上走下来,他又坐在她的后排。车又在那栋20层的大厦前停了下来。他跟着她下了车,但还是眼睁睁地看着她进了大门。因为没有说话的理由,没有戏剧化的情节。他是那种很谨慎的男孩。他不想让她认为他很鲁莽。

终于有一天,车晚点了。后来他们才知道车在路上出了点故障。那时已是冬天,她在站台上等车,有点焦急。因为风大,她穿得很单薄,她走过来问他:几点了?他告诉了她准确的时间。站台上只有他们俩。她哈着寒气。他对她说:很喜欢你主持的节目。她就笑:真的?他说:真的,听你的节目已有一年了。他还说:我问过你一个问题的,但你不会记得。于是他就说了那个问题。她说:原来是你。就问他:后来你有没有告诉那个人呢?他摇摇头说:怕拒绝。她又说:不问,你怎么会知道呢?她还告诉他:我的男朋友追我时,也像你一样。后来他对我说了,我就答应了。现在他去了日本,三年后他就回来……车来了,乘客也多了。在老地方,她下了车,这次他却没有下,心中的寒冷比冬天还深。

故事好像就这样该结束了。但在次年春天的一个午后,她答应他去一家叫“惊鸿”的茶坊。因为他说他要离开这个城市,很想和她聊聊,聊完之后,他就会遗忘这个城市。她觉得这个男孩子满腹心思,有点痴情有点可爱,只是她怎么也没有想到他会说他爱的人是她。她确实惊呆了,但还是没有接受。她说:不可能的,因为我对男朋友说过:不管他什么时候回来,我都会等他……我们是没有可能的。他并没有觉得伤心。很久以前他就知道会有这样的结局。“我走了,爱情留在这个城市里。”他说。

午后,冬天的阳光暖暖地洒在大街上,他像一滴水一样在人群中消失了。

爱情有时候就是这样:相遇了,是缘;散了,也是缘,只是浅了。她继续做她的热线节目。

她的男朋友终于回国了,带着一位韩国济洲岛上的女孩。他约她出来,在曾经常见的地方。他神不守舍地说了一些不着边际的话。“我想和你说一件事……”他终于说。无奈的荒凉在那一刻迅速蔓延,像潮水一样,她只恨到现在才知道。痴心付诸流水,只是太晚了。覆水难收。

她请了一段时间的假,呆在家里,只是睡,太疲倦了。一起走过的大街,看过的街景,说过的话……爱过、疼过的故事都淡了。她心如止水地上班去。

其实,他并没有离开这个城市,只是不再乘28路车。他依旧听她的热线,是她最忠实的听众,甚至于有点迷恋从前的那种绝望。

有近一个星期,他没有听到她的声音,以为她出差了,或举行婚礼了……有些牵挂。

三年后,一个很偶然的机会,他读到她的一本自传——《晚上醒着的女人》。

书中写了她失败的初恋;也写了一个很像他的男孩,还有那家叫“惊鸿”的茶坊……那时他结婚刚一年,妻子是他的同事,一个很听话的女孩。

有时候,最美最美的爱情,我们往往看不到,因为它被心灵珍藏着,我们自己都无法把它展开。

一切可曾安好

一杯红酒,一盒香烟,坐在窗前,仰望夜空,星光淡淡,一切是那样的安静,穿越时空,忘记时间,把自己疲惫的心升华,感觉到自己是始终笑着的,今晚的夜色真美。

在这漫漫的冬夜,寻着昨日岁月留下的印迹,忆起曾经走过的路,其实那不是叹息,而是需要笑容弥漫在你脸上,对与错都要肯定,没有什麽,因为那是你曾经走过的路,记忆也不再尘封……

自从我们毕业,回忆便成了一种习惯;自从18年后的短暂相叙,在心底珍藏的是什麽?只有你我知道。星夜里,重温你的柔情,高山流水的音符,舒缓着我的心灵,就象你在身边呢喃私语。细细品味着美好的记忆,如同拨动心弦,让我如痴如醉,不愿醒来。

机场一别,安检把我们相隔在好象两个残酷的世界里,留给我的背影,深深烙在我的脑海里,那个样子是我这段时间的永恒。真想让这份记忆,与嫦娥一起融入太空,融入生命的星河,滋润着我的心田。

我能感觉到,你的笑容还是那样灿烂,那么绚丽,永恒藏于心间,走不出我的视线。聆听你的声音,不是希望你说什麽好听的话,而是为了想听到你的声音而去听,让我拥有了片刻的温馨,就像一首经典的老曲,充满了憧憬,温柔而甜美,捕获着我的心;就象一只精灵的燕子,放飞你的心情;虽然是那样的遥远,可旋律很动人,还是久久回味,让我心醉,让人释放一天的劳累。感谢你。

你清澈的眼神,透着一丝的忧郁,跃动着灵光,让我心动,让我担忧。像一弯柔美的月光,洒落一地的光辉,传递着爱意,静静的流淌,没有任何语言,没有任何装饰,我知道,那是心与心的相会。

感受你的气息和不安静的心跳,我辛酸苦涩,心灵震撼;不管过去多少年,还是那样的清晰,那样的自然,永存心间。这种感觉一辈子也忘不了,也不愿意去忘,那是希望,那是支持。曾试着醉倒自己,也曾试过让心平静如水,但不管走多远,无论走到哪里,怎样去逃避,都无法欺骗自己,我不再骂自己是一混蛋。

我不相信缘分,可佛说:“五百年的回眸才能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在茫茫人海中,能够遇见你,真的是一种缘。即使带着尘世的俗,但那是扎在心底的不可也不能抹去的,随着彼此潇洒的挥挥手,对与错,得与失,已不再重要,那最真的情怀,已深深的埋在记忆里,想忘也忘不了,想再有也不会。

人生的道路上,你我来去匆匆,为谁来?为谁去?似乎早有定数。仰望星空,总有一颗是你的,也会有一颗是我,在闪烁,在发光,在运动,但不一定就会相聚,那便是我们最后的归宿。让永恒的宇宙,慢慢洗涤我们的过失,老了,再次挥挥手,互相祝福,我们不再遗憾。

就这样,我醉在没有你的日子里,就像你匆匆的来,又匆匆的去……一粒沙

当他听到墓穴被关上,心里想着的是在海底等待自己的另一粒砂。他并不惊慌,因为他有的是时间,他曾经为了两尺距离整整旅行了两亿年……很久很久以前,在寂静的海底躺着两粒砂。他们相距两尺。一粒砂爱上了另外一粒砂。他凝视着两公尺之外的另一粒砂,平安幸福的地过了很多年。水下风平浪静,砂粒觉的很幸福,因为他知道有自己所爱的砂可以让自己凝视,不用管水面上的海枯石烂或沧海桑田。

沙滩上出现了恐龙的脚印,潮水涌来,脚印消失了,没留下然后痕迹。这于海底的砂没有关系,但是在这一刻他忽然想了一个念头:到自己所爱的砂面前说我爱你。于是这粒砂开始了他的漫长的路途,他一点一点的滚动,不放开一点动力,不管是细如发丝的暗流还是鱼儿缴起的微波,每当有这种力量,他总是感谢上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