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军事 > 游戏人间之红警时代全文阅读 > 第219章 回家(一)

第219章 回家(一)


林杨还在黄帝陵努力的时候,他弟林杨文回到北京的家里,度过他四月的带薪休假。根据林杨设置的军队待遇,兵龄在十年以下的士兵每年都有30天的带薪休假,十年以上每年35天的带薪休假。像林杨文这样的特种部队士兵带薪休假时间就比普通部队多5天。加上路上的时间,一般林杨文休假的时间就会长达50天的时间。

如果有人住在拉萨之类的交通不方便的地方,可能时间还会更长,好在部队还没有在那里征兵,不然休假时间未免太长了。

当然了,林杨文他们作为特种部队往往也没有那么长的时间休假,这都当兵快5年了,林杨文按时休假的时候也就是刚当兵那会,这两年一直在南洋作战,军队根本就没有休假的时候。好在部队给出了双倍的工资给予补偿,不然大家还真的只能憋着这股火了。

长期得不到休假必然会引起军队的士气的持续低落,身体疲惫值的持续积累,最终自然非常容易出事,和平时期看不出来,一旦军队外出执行任务就不好说了,尤其是战争时期。所以在1969年春节之后,结束了很多战备准备工作之后,在南洋的军队开始分批休假。

林杨文现在是特种部队羽林卫下属的一个小队长,和军士长赵德军只能一次休一个。原先两人还计算着一起去那里好好玩玩呢。现在只有林杨文一人,自然就只有独自回家了。

林杨文是属于那种很典型的乖孩子,小时候听话,一个人在家照顾妹妹,学习也好,运动呢只能说勉强。其实他并不适合当兵,尤其是作为一个特种兵更加不适合。林杨文虽然经过长期的征战,已经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英雄级军人,但是他的军事技能比起赵德军那样的天生军人还是有差距的。

林杨这个做哥哥的已经多次希望林杨文能够退伍,然后出来到地方上做一个官员,那是非常简单又清闲的事情,有着老哥的帮衬,平步青云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但是,林杨文不敢,他的那些弟兄还在军队里,自己怎么能就这么临阵脱逃?自己日后如何面对他们?如何面对自己的良心?

何况,林杨文还不清楚吗?自己那个老哥是来自美国这个自由国度的,根本不会给自己那样的建议,一切都是看自己的,长久以来自己的那个哥哥何时表现过那样的亲情了?肯定是家里的父母对自己不放心,希望自己能回地方上工作。

可怜天下父母心。可是也该考虑自己的感受吧?

林杨文就这么背着自己的背囊乘火车回到北京。就跟林杨以前那个时空一样,改革开放几十年,华国变化是翻天覆地的,但是一到火车上,那浓浓的旧时代的气息就能让人回到解放初。

不知道这已经是自己第几次坐火车了,但是每次坐火车的感觉都一样的糟糕。很多时候大家回乡休假的时候都是一群人坐着汽车,那样也比坐这火车舒服。

可是林杨文在小队里就他一个北京人,那他自然就只能孤单的坐着火车。

下了火车,林杨文就立即走出火车站。说句实在话,林杨文更加讨厌人们那种看稀奇的眼神,现在全国上下其实都知道,最有钱的人就是这些从南洋打仗回来的人了。

有女儿的看自己就像是看女婿一样,还越看越满意的样子。问都被问烦了。

好不容易回到家里,家里居然没有人,林杨文就郁闷死了。好在林杨文他爸好歹也是三机部副部长,这里也算是大院,将自己的背囊放在一个邻居家里,然后用邻居家的电话给自己的老爸打了一个电话说自己回来了。

也算是通知了吧,林杨就这么想着,但心里也知道肯定会被自己的老妈念叨个没完没了的。

其实北京这段时间的变化还是很大的,其中之一就是有了一些大百货公司,当然那些都是88军军产。林杨文其实是相当佩服自己的老哥的,虽然打仗的本事不见的有多高,但是这钻政策空子的法子却多了去了。

当年就是给88军供应蔬菜粮食的一个小特权,林杨文就将北京军区划给88军装甲部队训练基地的周边十几个县的合作社纠集起来,告诉他们不用交税了,不用上交各种费了,就一点,采用合作社股份制的原则,每家每户都从合作社取得股份,然后向88军供应蔬菜粮食,88军按照原先国家采购价的120%采购,每个季度每家每户分红,不再给于工分。而干活的农民按照不同的技术能力开工资。

结果可想而知,整个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大增,粮食还不明显,两个月后就为部队提供各种蔬菜以及鸡鸭鱼肉,根本吃都吃不完,这还是林杨大幅度提高每个士兵的伙食的情况下。最后那些部队用不完的粮食和蔬菜就被88军以各种名义在驻地附近的城市出售,价格当然是比供销社的要贵一点。

但是仍然供不应求,毕竟那个时候供销社虽然便宜,但是根本就没有多少货,很多时候都是靠票之类的混搭着才能买。而军队供应渠道就非常的充足,那个时候林杨就在钻空子,为了不被人说,林杨还专门将88军供应点称之为军人服务社。名义上是供应给军属的,实际上是卖给全民的。

当然,南边的训练基地也是如此,可以说88军到哪里这个政策就这么执行。最终88军不但军费越来越多,周边的农民得利,城市的市民也得利,可以说是一举三得的情况。

这里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国家将农产品价格压制的太低,而林杨只是将卖出价格调高一点,期间的倒卖利润之高是极其惊人的,而这些账目总数是多少,就只有三个人知道。林杨,许齐林和郭德荣。

在前世,改革开放初期所谓的八大王中一个一个月能挣十几万,在当时参与调查的干部就震惊的说不出话来,如果让外面的人知道林杨这样的倒卖挣多少,估计林杨早就不是英雄而是人人喊打的资本家了。

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军人服务社不单单卖粮食蔬菜,还卖大量的琉球生产以及进口的工业产品,当然价格极高,比之琉球的价格起码贵上一倍有余,即便如此也是常常脱销。

要知道,这里面有很多税是琉球得了,而全国各地因为是计划经济,根本就没有税这玩意,说白了就是以全国养琉球一省之地,琉球能不富吗?而且各地的官员们敢去征税吗?那可是军产。

由于我们国家是暴力革命取得全国政权的,所以军队在解放初的时候往往在城市里占据着极好的地理位置,就算到了林杨那个时代,全国各地的军队也有许多驻扎在城市中心地带,自然也催生出了谷俊山这类人。

而林杨现在就是利用这些军产(主要是房地产)做军人服务社,因为林杨会给高额的租金给当地的军队,所以他们也乐得有这么以为财神进来。

结果林杨的生意是越做越大,而且根本就阻止不了的强大。

正是因为利润极高,所以自然会产生大量的走私情况,从琉球流向大陆。要说有更多的货物进入大陆市场,林杨不会生气,只会高兴,毕竟大陆市场极大,而人民的生活也困苦,自己搞东高西还不是为了人民能够有个好的生活。

问题在于,在琉球每一家厂商通过正确渠道流出的产品都是有案可查的,也就是税那是绝对跑不了的,同时每一个产品都能够追诉,也就是一旦出现假冒伪劣产品,能够追诉到生产厂家。根据琉球的法律,集体诉讼权能让一个厂家垮掉。但是走私者却是拿着很多厂家生产的不合格产品走私。

这就让林杨不可接受了,你这是要掀桌子啊,最后就是搞得大家都没得吃。林杨可是深深知道假冒伪劣所带来的市场破坏效应了。但是,大陆的物资短缺已经到了令人崩溃的地步。

打比方说一双皮鞋,如果线没有车好,或者是上漆的时候有点小瑕疵,厂家是不敢发货的,但是就这么销毁就有点亏了,一旦有人来收购这些不合格产品,老板自然愿意,由于现在工会的力量起来以后,每个工人都知道自己的利益是跟厂子的效益挂钩的,这样明显的提高效益的事情,他们也会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结果这些东西就能以几乎与垃圾相比的价格收购,然而一旦卖到大陆去,价格就是上百倍的翻。而且一般的大陆百姓其实是不在乎的,看着军人服务社里一样的皮鞋,比自己的便宜的多,一点小毛病那是绝对认为赚了的。

如果这样还是好的,最恼火的事情莫过于大量成衣厂所留下的边角料,那个就纯粹的垃圾了,被走私者弄到大陆以后,可以组织当地的农民就用这样的边角料缝起来做衣服,对于比较贫困的人来说仍然是极好的衣服。

前一种还好,后面这种事情根本没法查,要知道前面所说的八大王里的螺丝大王,就是靠倒卖螺丝月赚十几万,能想象这些走私者能赚多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