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并不是什么灵丹妙药,美国的民主是不适合我们的,所谓的小政府大社会,实际上并不是好的社会形态。华国在21世纪经济上的成功源于大政府,而社会的混乱并不仅仅是大政府的错,更多的时候是大社会建设中的错。长久以来华国的公知们都在宣传一种叫“公地悲剧”的观念,似乎只要私有化就能解决问题,实际上我们的私有化程度非常非常的高,尤其是2003年左右国家进行的“民进国退”,就如某些经济学家所言产生了巨大的腐败问题,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如果仅仅是这些,那么老百姓并不是不能接受的,毕竟任何一个国家官员以及其亲属要在如此巨大的红利蛋糕前保持淡定显然不可能的,就像是没有猫不偷腥,没有男人不想有小三一样,这是人性的缺点。但是问题的关键是,这些产业被私有化以后,所造成的恶果是老百姓难以承受的。
比如说医院,实际上医院名义上是国家的,公立的,实际上却是医院的各个科室都是被承包出去的,也就是私有化的。造成现在医患关系紧张根源也就在此,医生非常辛苦,所拿的工资确实与他们的劳动不成比例,而病人在看病难看病贵的情况下,大多选择不到病死不到医院看病。更加坑爹的是,无论是公立医院还是公立小学、幼儿园的数量居然在跟80年代相比是减少的。他们本身获得这些资源就是跟各个政府部门有关系的原因,现在也利用这些政府权力来限制其他人的进入,形成一种行政垄断的地位。以此来获得自己的高额利润。
后世华国的问题看上去是源于权力与资本的结合,形成官商联盟对百姓的压榨,人民的权力没有得到伸张,比如说消费者权益保护,一个非常简单的办法就是实行集体诉讼权,但是至今没有看到这个法律的影子。所以大家对于小政府大社会是持肯定态度的,似乎只要政府退出,那么人民的好日子就来了。
实际上那不过前门驱狼后门进虎。人民只是被动的选择,官和资本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只是因为现在的官不好,资本还有那么一点好,就认为资本来做就好,那是注定要坑爹的。
就以“公地悲剧”来说,美国80%以上的森林是国家控制的,也没见美国的森林悲剧了,说白了吧,华国的官没有管好自己该管的,比如说医疗、教育、养老等等,而管了太多不该管的东西,比如说交通(什么叫路政?一面通过燃油税向他们交养路费,一面还到处设卡罚款)、烟草局(这个部门也不是好东西)。赚钱的东西政府非常愿意做,而不赚钱还倒贴钱的医疗教育这些事情,躲都躲不赢。这政府实在太急功急利,与其如此,那你们还不如回家洗洗算了。
琉球的民主实际上是对现有体制进行改革以扩大人民手中的权力。政府的权力主要在行政权上,负责为大家服务;社保局负责国有资产,以及一些涉及公共利益而不大赚钱的行业,比如邮政,负责国有资产以及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省委负责对CP的监督与管理,也就是纪委的作用,虽然被极大的限制了权力,但是这样有利于回归本身的价值,同时也负责当地的工会发展;人民代表大会,是各个行业工会的代表,由各个行业通过选举产生,对政府进行监督,通过《预算法》来限制政府的钱袋子,通过立法权来维护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健康发展;政协,是有人民直接选举出来的委员,他们参议国政,对政府以及人大的监督,换句话说,政协就是一个反对者,因为政协代表的上层的利益,人数必然少,他们维护的是少数人的利益,防止出现多数人的****。
琉球省取消地区级,省直辖县,县长是县政府首脑,县委负责对县长的监督,县以下的乡镇,将不设党委,村一级将进行基层民主自治。
政府职员出现两类,一类就是公务员考试上来的公务员群体,他们作为技术官僚是政府服务能力、行政能力的基础,一般都是在本系统内升迁,不能说干的好就能当县长,他们属于委任官员,不用申报财产,可以不是CP;另一类就是CP官员,官员必须是CP,他们由上级指派,人大与政协决议通过,向上级负责,同时也向同级的人大与政协负责,必须申报财产,往往都是省委下面的工会主席锻炼过后,被党委组织部筛选,进行干部培训后推荐给党委,党委在两会提名(一般都是差额提名,一个位置起码要提供两个候选人),然后两会通过(其实和现在差不多),两会对提名人不满意可以不通过,但不能提名,上任后两会可以弹劾,同时通过60%的票后,自动下台,然后党委再提名。
这样保证了CP的一党执政地位,同时党委只负责官员的培训和提名,官员上任后,只进行监督权,当然,党委一般都是后知后觉的(就跟现在一样),一旦两会启动弹劾,为了保全CP的威信,党委都会选择对官员进行调查,如果不是什么大事,那么就让官员自动辞职,换个人干,如果是大事,比如涉及刑事犯罪,那么党委必须抢在之前开除其党籍,送交司法机关。
这就涉及到两会能随时召开,所以,人大代表都是脱产的,不能像现在一样,需要开会才召集人。所以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就得常驻省会或者县城,他们的工资是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150%,没有专车,只有交通费补贴,同时为其配套建设公寓,四室两厅140平米,当选后就可入住,改选后就离开,家具家电一应俱全,保障代表委员的生活起居。
相应的,要保障CP的地位,毕竟对于这么大这么多民族国家来说,一个坚强统一的领导还是非常重要的,民主化最容易出现民族分裂势力和地方保护主义,这些都是坚决要打击的对象。林杨也设置了很多限制,首先就是人大委员长和****都必须是CP,同样由党委提名,两会通过。
在这里就能看到,最重要的是什么,那就是工会,工会不单单能产生人大代表,同时也是党委选择CP的地方,CP将由此重新回到精英时代,而不会像后世一样,多大八千多万,加上其亲属,都可以说是人民了,还有什么党的差别?
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会锻炼,和党委组织部的干部培训,这样的官员一般都有较强的组织能力,社会能力,亲民的形象,不像后世那样道德智商无限低。同时,因为工会就在本地,往往当地的代表委员以及当地民众都能体验到,与其说是CP选人,实际上,代表委员们不也知根知底?自然不会出现从外地空降一个人过来。
这就涉及到了地方势力抬头的问题。对此,林杨是持肯定态度的,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优势与不足,他们对各地有信息交通人脉等各个方面的优势,而且各地自然愿意将自己的家乡建设的更好。所以这并不是什么坏事,实际上也有利于分权,毕竟华国历年来中央集权过重。(实际上,现实生活中,地方政府势力抬头才是个大问题,比如说这房地产的事情本身就是地方政府势力圈钱,还比如说户籍制度,但是本书里的时代很明显是中央过强,地方弱)
这样的改革在之前其实已经在做了,比如说工会,现在琉球的国营企业,各个企业的党委已经在负责工会,随着改制的要求,企业的党委将被解散,然后合并到当地县一级党委,当然,改制后的党委的部门会非常少——组织部、宣传部(基本上就是安置闲人的)、监察部、工会委员会。那些在工会的CP们,原先以为没有了前途,毕竟林杨一到琉球的改革是将政企分开,厂长(经理)负责制,党委没了权力,同时工资与生产不挂钩,只能拿死工资,不少人都辞职不干了。现在改制以后,工会瞬间成了香饽饽,这里就是干部培训学校啊。
实际上2月6日,宣布改革内容,华侨和外国资本已经明白这里的机遇,说白了谁不想为自己获得更好的经营条件,最好将现在的3到5年的减免税收的政策改成十几二十年。所以也开始着手培养自己的工会人才。
王家伟这下就有得忙了,他之前就猜到林杨要这么干,但是却没想过林杨的动作这么快,这才来琉球一年,而且林杨为了抢在华侨与外国资本反应过来前,也就是2月10号,就要召开琉球的省两会——按照新法改革的两会,将大量法律确立起来。日后他们就算想改也会非常困难而漫长。
要知道,现在的工会,实际上就是过去的国营企业,这些工会里本身就有大量CP,这是林杨能肯定取得巨大优势的两会,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等到明年再开会,或者晚个半年几个月的,林杨敢肯定,到时候琉球到处都是工会。
而16号就是年三十,这要在一星期内,将这么多事情解决完,可想而知得多忙。
琉球的省两会,起初让琉球和南方的媒体不适应,大家还没看明白呢,但是北方的媒体可是非常清楚的,那就是扩大人民的话语权,这不是要了官僚阶层的命吗?群起而攻之,南方的琉球、两广和云南等省份,这几年深受林杨改革的影响,对于北方的谩骂理所当然的进行回击,等大家都回过神来的时候,才知道这是巨大的利益啊。
后世有位学者这么评价华国人,耿直而又圆滑,坦诚却又世故,多疑却又轻信,古板却又灵活,讲实惠却又重义气,尚礼仪却又少公德,主中庸却又走极端,美节俭却又讲排场,守古法却又赶时髦,知足常乐却又梦想爆发,烧香算命却又无宗教感,爱抱团儿却好窝里斗,爱挑刺儿却又会打圆场,不爱管闲事却又爱说闲话,懂得“只争朝夕”的道理却又主张“慢慢来”。
看起来很矛盾,实际上就是一个词——现实。华国人是经历数千年的风雨,各色人等,不一而足,但都是现实无比。当南方的媒体发现自己获得了巨大的利益,比如说华侨和外国资本开始向他们赞助,开设广告,大把赚钱的时候,林杨的新政策,不但能保证他们的利益会最大化,同时也会保障他们人身利益的安全的时候,他们有什么理由不积极投入这次大论战之中呢?
而《实践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文章也提前十年进入人们的视野。这次大论战不仅仅让人民看的很欢乐,北方的人民相对于南方这几年搞得红红火火,自家里可是每米下锅的状态。北方的媒体本身就是空言无物的泛泛之文,哪里比的过人家那里,而且自己一天拿着死工资,也没那个心思天天跟南方吵。随着论战的继续,北方的人民已经开始起来进行实际的行动来捍卫他们的权力——造反。好几家报社被造反派冲击下被迫关牛棚等等,更是无心应战。
以往某些人拿出主席的口号或者语录就能左右那些造反派的行动,想打谁就打谁,而现在却不怎么管用了。谁TM一天没事干想这么闹啊?话说,他们一天还真没事干,只是他们很明白一个问题,南方开始富了,而他们穷了。
要知道,身在琉球和南洋各个战线的军队开始回乡,他们每个人都是几大包几大箱的东西往家里搬,家里有了电视(虽然是8寸的黑白电视),洗衣机,冰箱,以及其他的电器,家里人人都换好几件新衣服(实际上到琉球工作的人,工资也就比普通工人稍高点,但是这是一家人几十年的积蓄买的,内地是很难买到的),在自己面前那个吊样让任何留在家里玩造反游戏的人很是郁闷。
尤其是参军的人,工资极高,待遇极好,过去和自己穿着补丁旧衣服的发小,现在身穿笔挺的白色礼服,混的好的人,当了军官或者士官,更是开着吉普车(M151实在太多,林杨的政府也没有那么多人有级别配,所以大量的M151或者摩托车实际上是军人拍卖走了)回家,次一点的也能开个摩托回来。这简直就是赤裸裸的打脸。
回来就召集人要开同学会,只要从南方回来,人家是干净笔挺的衣服,自己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破衣烂衫,而且很多军人回来就是找媳妇的(军人的伤亡高,为了保持必要的士气,林杨从一开始就鼓励士兵结婚,同时发放房屋补贴,这不就是给军人妻子住的?而且修改婚姻法,规定军人允许18岁结婚,女方到17岁,只要对方父母同意),那些当兵的开同学会,主要目的也不是跟自己的穷同学叙旧,主要还是为了找班花校花结婚的。
这已经不是赤裸裸的打脸了,简直就是扇了耳光打倒在地,再在脸上留下脚丫子印。要不是那帮当兵的带着枪,真心想弄死几个。
就算窝在家里也不安生,父母又开始了“你看看隔壁的小孩”的咒语,想死的都有了。
这样的思潮下,中央连两会都不得不延后。这也让林杨松了口气,只要不是一棒子打死,那么就是有机会的,自己也可以去日本一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