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军事 > 游戏人间之红警时代全文阅读 > 第175章 中南局势

第175章 中南局势


到了11月初,华军已经基本上扫荡了整个北越,完成了战略任务,对于河内事件,有个好处就是华军士兵们基本上不会再悲天悯人的去关怀任何一个越南人了,坏处就是华军出了很多暴力狂人,或许他们以后都很难再融入社会做一个正常的公民。

林杨也完全没有让他们融入社会做一个正常公民的想法,他们是这个时代,很可能是未来很长时间后都是最强大的军队了,一个拥有建国初年敢打敢拼艰苦卓绝的作风和拥有苏美最先进装备武装起来的华军在林杨的眼里就是无敌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华国的财富逐渐增多,人们已经不能再像现在这样背着30公斤(这相当于一个士兵一半体重)以上的装备在高温湿热的热带丛林里狂奔近百公里,每天只吃着几两压缩饼干都能与任何敌人厮杀。华军未来将不会出现这样的军人了。或许装备会越来越先进,但是人的作风将会越来越差。这是社会进步的必然,所以这一代军人的目的就是尽可能的打仗,尽可能的将一切目视内的敌人尽可能打倒,然后马放南山,休养生息,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

就如同老挝战役一样,大量的民兵作为劳力在各个后勤部门支援前线作战,他们战后将会分到足够的土地。虽然林杨是一个大农场集约化建设的坚定支持者,但是为了尽可能的完成对被占国土的控制,那么迁移人口就是最主要的办法,而分割土地给民兵们就是最好的方式。为了进一步加强对被占领土的消化,林杨还专门向民兵们出售老式的56半自动步枪和56式自动步枪,毕竟北越和老挝不一样,老挝的人口只有2百万,而北越却有1000多万,就算被林杨杀了无数,但是在人口数量上华人很难占到绝对多数,甚至相对多数都不太可能。

同时也解决了大量老旧步枪的出路,回炉销毁未免太浪费了。而枪支不能让华人在被占地区能武力保卫自己,减少华军的驻军开支,另一方面实际上也是后备兵力。当然手枪等短武器是不出售的,因为手枪便于隐藏很容易形成犯罪凶器。另外就是任何人不能在城市内河公共场所使用购买的枪支,等等这些规定都能确保枪支不能用于犯罪。

对北越,虽然谁都知道那是华国的口中肉,但是华国可不敢进行吞并,在二战后,对一个国际社会承认的主权国家进行直接吞并是不可能的,那是对联合国宪章的直接挑衅,就会陷入到非常不利的国际坏境里,虽然没有任何国家敢对一个大国真的搞战争,但是国际形象不好也是非常不好的。就像一个黑社会老大,那个派头必须的有的,就算心狠手辣也得做慈善,给别人一个面慈心善的映像,不然以后还有谁跟着混?华国就是要做亚洲(东亚与东南亚)的老大,那么自然得给这些人一个好映像。

所以北越这个国家还是存在的,但是所有的政府官员都必须是华人。到了必要的时候进行公投加入华国就行了。

南越就按照华美的协议,华国取代美国在南越的一切权利,进行驻军,和接收海陆空军基地,南越削减其军事力量,而华军也就此接收了美国的大量装备,包括飞机和坦克汽车等等,这些在历史上可以装备50万陆军的装备后来全部便宜了北越,现在成了华军的装备。本来13、14、42、41、27军改编后大量的重装备不够的问题也得到了缓解。但是必须保证越南的国家独立和自主权利,林杨当然会,在南越有至少110万华人,相比起全南越2000万人口来说不算太多,但是在里面扶植起一群华人政治家对抗阮文绍之流还是绰绰有余的,毕竟这帮靠着军事政变上台的白痴哪里懂得治理国家?而林杨在1969年就开始削减整个南越的军队,就跟另一个时空中的韩国一样,军事指挥权在联军司令部,而联军司令就是41军军长,41军驻扎在南越,控制南越的大城市和交通要道。

正是由于华军在北越骇人听闻的屠杀在对南越的改造上非常成功,华军在南越进行土地改革,将土地通过赎买的方式集中到国家手中,然后将土地纷纷的转到华人手中,同时开办一些初级的资源加工企业。毕竟现在的华国仍然是比较穷困的,哪里能像美国那样撒钱?

到了1969年6月,华军应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的邀请第27军第80师进入柬埔寨,华军开始控制柬埔寨,镇压红色高棉。

27军79师与81师则进入菲律宾替代美国的战领,并且取得了新加坡的美军樟宜基地。

华军在东南亚地区的军事扩张带来了兵力紧张,1969年7月开始,成都军区所属50军进入云南,武汉军区的15军和54军进驻两广,原广州军区55军则进驻菲律宾,福州军区31军进驻琉球,27军作为海军陆战队则驻守琉球,北越,南越和柬埔寨的海军基地。13军驻守老挝与北越,14军则进入华国、老挝与缅甸边境支援GP残军对缅甸军政府的战争。

以上各军以及西南地区的第11军开始进行整编,主要是整编为摩托化步兵,也就是汽车运输的轻步兵。为了加强各军的装甲突击能力,1969年初,在原来各军所属坦克团的基础上,组建狼骑兵旅(编制与美军装甲骑兵团一样),作为各军的主要突击力量。

整合美军所遗留的装备,组建一个战略轰炸机司令部,下属B52远程战略轰炸机20个远程轰炸机团,每团14架B52轰炸机,另有一架备用,共计300架。一个战略运输司令部。下属C130运输机10个运输团,每团14架C130,共计140架。

以及孔茨级驱逐舰6艘,排水量达到5800吨,该级舰上加装区域防空导弹系统,使之成为美国海军第一代大型导弹驱逐舰(DLG),以强化航空母舰战斗群的防空护卫实力。更好的巡洋舰美国现在是不愿意提供的,林杨也觉得现在华军的海军已经足够了,再说都是买的二手的,等以后有更好的时候在说吧。何况华国的造船厂现在已经恢复了生产,还的给他们一点肉吃的,靠买是买不来现代化的。

查丹科之前的算盘算是打对了,因为华军大规模的采用苏联的装备,并且已经建成生产线了,林杨也不可能不用吧?所以很多装备还是苏联的,而海军装备的美国化已经成了定局,林杨现在需要的是国内工厂的消化,而不是撑死了。

但是林杨也不是没办法,通过引进欧美国家的先进发动机、火炮技术、火控计算机等等来改进现有的装备,比如说给BMP1换上30mm机关炮,取代原有的75mm低膛压炮,换上西德的大功率发动机,安装反坦克导弹和自动榴弹发射器;换掉T64A坑爹的两冲程柴油发动机,换上西德的柴油机。

而林杨在琉球省的改革已经为琉球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华国提前十年进行改革,而欧美国家也提前十年获得一个巨大的市场和加速产业空心化,不知道是好还是坏。未来的局势如同弥漫在战争迷雾中,无法看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