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杨出现在台北街头,所有的怀疑与疑虑就被彻底打消,当时成立还不到一天的国安局就大举破获抓捕大量的欧美日苏的间谍特工人员。他们被严密的关押起来,进行严格的拷问情报。
而陈雨黎在越南战俘营的生活让他对于拷问很有一套。再加上林杨这个后世的人,对于21世纪,由美国心理学家通过心理上的研究得出了六大酷刑,什么水刑、站刑等等都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拷问方式,而且基本上不会对被施刑者产生较大的生理上伤害。
林杨已经宣布顺应民意不再推行《减免死刑法案》,实际上王家伟在这事情确实做的太过于明目张胆了,对于民意实在是太过于强硬了点,好在未发生较大的暴力冲突。不过从某种方面来说,正是王家伟在这一系列问题的处理上都是以法院为首的司法系统和以人大为首的立法系统,而不是依靠自己手中的行政权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王家伟正是第一个实践华国法制的高官,使得法治在年轻一辈中开始生根发芽,并且极大的震撼了老一辈的人。让他们知道政治还是可以这么玩的。
当然那都是后话,实际上这里面功劳最大的当属钟世杰,钟世杰确实是一个极聪明的人,对于林杨关于后世政府部门危机公关的一点小知识,他记得很牢,而且往往能举一反三,在这次事件中危机公关的能力比起后世的某些老爷来说实在是强太多。
只不过钟世杰在两会上动用军队维持秩序明显的已经超出了法制的范畴,所以被立即发配出了琉球,到惠州担任一个新兵排长,军衔成了中尉。说起来也算是明升暗降,但是很多人觉得这是林杨的历练。
而陈雨明却从一个士官学校学会计的士兵,成为了少尉军官,接替钟世杰成了林杨的新副官。一时间就成了琉球各地被人鲜艳的一个人。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王佳琪确实做到了让林杨的势力伸进南方最后一个军区内,福州军区在这次事件中,成了全国喊打喊杀的过街老鼠。不过正是因为王家伟的努力,整个福州军区所管辖的两个省,并未发生什么民众过激事件,也算是一件好事。
不过,对于林杨来说,接管福州军区并不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因为在林杨的计划中,整合内地南方十余个省,而这些地方又占全国人口的65%,而工业产值却只有全国40%左右,华国的工业主要集中在东北的辽中南工业区,以及华北的京津塘工业区,而南方只有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工业区,而且设备老化,很多都是当年GP时期留下来的。
说白了,要完成这些地区的改革任务,那离全国完成改革已经不远了,可见难度之大。
而且,南洋才是林杨的重心,这里不单单是华国的粮仓,而且也是华国未来的海上命脉,虽然现在华国与全球的进出口贸易才刚刚兴起,但是已经显示出了巨大的潜力。
后世的人对于农业其实已经非常不重视,因为在后世的人几乎已经没有饥饿的记忆,要么已经开始忘掉了。全国每年的粮食损失浪费量大约相当于2亿亩耕地的产量,比第一产粮大省黑龙江省一年的产量还要多。
而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只有农业稳则第二第三产业才会稳定,农产品价格是一切价格的基础,一斤米价上涨1%,经过层层传导,在其他产业的消费品价格是放大效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吃饭问题永远是华国最核心的问题之一。
而南洋不仅仅有华国所需要的粮食,还有石油天然气,以及工业中最重要的原料之一——橡胶,而南洋一直是世界上天然橡胶的最大生产地,其中泰国、印尼和马来西亚更是名列世界天然橡胶产量的前3位,三国天然橡胶产量占全球70%以上,长期垄断了国际天然橡胶的市场供应并左右国际市场价格。
所以林杨最想搞掉的就是这三国,尤其是印度尼西亚,那是华国人民的老仇人了。
但是从林杨出现,并且声明会严厉查处此次走私案,但是如何判案那是法院的事情,与琉球政府无关。他也不会干扰司法程序,也希望大家不要去干扰。
到了5月1号,琉球高级人民法院判处参与走私嫌犯,量刑都在十年到二十年之间,这是根据《走私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等法律所裁决的,并且没收个人财产、非法所得并处以罚金
没有一个人被判处死刑,而且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十到二十年其实并不重,至于没收个人财产、非法所得并处以罚金,这个时代的人有几个有私人财产的?
引得很多民众相当不满意这样的判罚。
其实前面讲过,华国是一个注重结果的民族,而且由于长期以后的德治,导致老百姓对于官员的要求极高,老百姓横穿马路没问题,不会真有哪个人会闲的蛋疼的跟别人较真,但是如果对方是一个公务员,那么事情肯定就闹大了。
正如某人所言:华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智商和官员们不断下降的道德之间的矛盾。
实际上就体现了华国传统文化对于官员的道德要求极高,其实这也没办法,因为我们作为一个集权国家,公务员的权力近乎于不受限的,那么多法律实际上能管住能逮住的公务员其实很少很少的。那么长期以来能够保证官员不干坏事的唯有道德。
这是很现实的问题,但是很多时候某些犬儒、宠物专家,就会说什么这是不行的,不与国际接轨。
其实哪天我们的工资与国际接轨了,我们的文明也就跟国际接轨了。仓禀实而知礼节,三千年前的人都懂的道理,我们的领导们三千年都没有懂。
他们确实该天天进党校学习。
林杨不是一个知难而退的人,对于挑战,现在他已经习惯了。再说了,很多事情,知难行易的。
将琉球的这一整套移植到福建与江西两省,是可以的,也是不可以的。
因为琉球和两省的情况并不一样。首先就是福建省的土地较为贫瘠,而江西则是华国有名的鱼米之乡;其次,福建省是沿海省份,在海外有着数量庞大的福建籍华人,而江西则是一个沿长江的内陆省费。
所以两者的改革重点并不一样,福建省林杨打算以商业为主,进行招商引资,设立工厂,而农业上则是像后世一样,在较为狭小且不易进行大规模机械化农业耕作的地方,则采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方式,但是农业合作社仍然存在,作为一个较为松散的商业联盟,这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一样。
如若不然,必然像林杨过去的时空一样,农民种出来的蔬菜烂在地里,而城里消费市场里却忍受着高价的蔬菜。最终肥了中间商,而吃亏的还是农民与市民。老百姓的利益受到损失。而且农业合作社能够较好的处理农民与市场的关系,而不是盲目的种植,同时农民不会处于弱势,一旦出现假种子假农资,而农民的力量积弱,得不到较好的保护。
(以袁隆平为名的种子公司就出现过数次假种子事件,要是在国外,因为集体诉讼的关系,袁隆平绝对已经破产,很可能要被关几千年。)
而且,华国三分之二的国土是山区,拥有大量的平坦优质的土地必然是少数,大量的农民仍然生活在较为贫瘠与闭塞的山区之中,那么组建庞大的农业集团公司,必定只能是少数省份而不是全国范围内。
所以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林杨看来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办法。
综上就能看出,福建省的建设,基本上可以说是照搬那个时空来进行。只是,如同建设琉球一样,要想富,不是先修路,而是先立规矩,将政府各部门进行一个行之有效的变化,让它更能适应新的形势。
而江西省由于在内陆,它的建设自然是以农业先行,在较好的土地地区,建设农业集团公司。现将农业基础建设好,那么作为农业大省的江西,就基本能稳定的发展起来。
这里面农业都是基础中的基础,林杨开始将琉球农业公司里的成熟的人员调入两省组建东方农业公司,而这里有个很敏感的事情就是利益分配问题。
琉球农业公司,是将全省的农田全部集中,所有的农民按照按照人头平分农业公司的大部分股份,而社保局得到其余的,以支付全省农民的养老以及医疗等。
而两省因为要按照不同的地域,来分为两类,一类自然是农业公司,另一类则是家庭联产承包。这就有矛盾,要不要社保局为全体农民提供社保,毕竟大部分钱还是来自于农业公司。
最终商量的结果还是决定,尽快让家庭联产承包的家庭缴纳社保,同时,为他们提供社保金。以达成公平原则。
林杨将入主闽赣两省的事情,且建设与改革计划书,递向中央,等待结果。与很多人设想不同的是,计划书几乎就没有在常委里流传,仅仅只是王主席看完之后,就在第三天赞同了林杨的计划。
这一决定一瞬间就让全国官场震动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