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军事 > 游戏人间之红警时代全文阅读 > 第六十四章 华夏之瘤(二)

第六十四章 华夏之瘤(二)


  大家都发现,林杨对于江西、福建两省的改革计划交上去之后,王主席看了之后,思考了三天就点头同意了。

  以这个时候王主席在CP内外声望以及权威来说,也就意味着福建江西两省参与了此次事件的官员,无论军地干部还是什么开国功臣,都将连同其家人一起被开除。

  历代以来都是法不责众,而这个时候居然连同全家老老小小都被处理,对全国的官员是一个极大的震动。

  这个时候就算是傻子也懂得,原来王主席和林杨其实都是穿一条裤子的人。他们虽然在行事风格上完全不一样,但是他们的目的都只有一个——消灭官僚主义。

  时在枪毙了张子善、刘青山以后,王主席说了一段话,“我们杀了几个有功之臣也是万般无奈。我建议重读一下《资治通鉴》。治国就是治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之不国。如果一个个都寡廉鲜耻,贪污无度,胡作非为,国家还没有办法治理他们,那么天下一定大乱,老百姓一定要当李自成。GP是这样,CP也是这样。杀张子善、刘青山我讲过,杀他们两个,就是救两百个、两千个、两万个啊。……事出无奈,不得已啊。问题若是成了堆,就是积重难返了啊。崇祯皇帝是个好皇帝,可他面对那样一个乱摊子,只好哭天抹泪的去了哟。我们CP不是明朝的崇祯,我们决不会腐败到那种程度。”

  官僚主义到底有多恐怖?

  首先,我们来看看古代,知道历史的大致都知道,我们历史上有一个所谓的“人口天花板”,一旦到了那个人口上限,我们国家就会****。

  我们能够非常的清晰的看到,汉代两次****,人口都在5000多万,不到6000万的样子,而在唐朝安史之乱的时候,这个人口已经是6000多万,而在宋朝,明朝的时候,爆发大****的时候,人口已经突破一亿。

  而在明朝的时候,所谓的美洲高产作物还未普及。

  所以这个“人口天花板”不是自然造成的,不是天灾,而是人祸。而这最主要的就是以中央集权制度下的官僚集团。

  为什么呢?正是因为官僚集团是天然的保守者,因为他们是代天子牧守一方,作为一只牧羊犬,你是希望羊到处跑还是乖乖就呆在一个地方呢?

  如果回顾历史,我们对于周边地区的开发不是发生在国家大统一的时候,而是国家大分裂的时候。春秋就不说了,长江中下游的开发始于三国的吴,历经东晋南北朝,才稍微有点样子,但是这个主要的开发过程很明显并不是主动的,而是因为北方战乱,大量北方汉人南逃的被动方式。

  而到了另一次大规模南逃也就是两宋之交的时候,就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所以,我们国家之所以会有“李约瑟之谜”,主要的问题在于官僚集团身上。对于官僚们来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都是皇帝的,他们为官一任不过是为了出人头地,他们是没有那个动力去开拓去发展的。就说那些水利工程,往往只有在大分裂(五代十国的钱塘的建设)以及刚统一(大运河)的时候,还会修建,到了后面谁管呢?

  千里做官只为财的他们根本就没有那个想法。

  其次,让我们看看外国,就拿苏联来说,苏联的解体,到底是谁干的?现在很多时候,美国一谈到冷战的胜利就是自己的功劳,但是我们从刑事案件的理论,谁获益最大谁就有最大的动机。

  那么只有一个——官僚特权阶层。这个词其实就是专门为苏联的官僚们设立的。

  苏联官僚特权阶层到底有多坏呢?在斯大林时期,斯大林为了笼络人心,发明了一套很有意思的红包制度,就是每年都会定期的给各个高级干部发放巨额的红包,给的钱是多少只有斯大林一个知道,现在一般推算,大致等于苏联每年财政收入的3%到4%,加上官员的亲属共计有300万人受益。

  后来赫鲁晓夫上台,推行改革就把红包制度取缔了,结果显而易见的。

  在苏联解体前夕,苏联全国举行公投,85%的民众希望维持苏联的存在。但是叶利钦等官僚们仍然将苏联给大卸八块,这就是所谓的民主。他们为了一己私欲将一个伟大的国家解体,让上亿人口迅速进入贫困。

  最后,我们看看另一个时空的华国,我们进入了全球最坏的权贵官僚资本之中。比如,因为碘盐的专卖,有些人甚至得了碘摄入过量的疾病,还是不得不吃碘盐,加重病情。苛政猛于虎也,古话说了数千年,却依然如故啊。

  在电影《太行星》里,老人自问自答:我们大中国纵横8000里,却被小日本占了大半去,为什么?官不以民为人,民不以国为家。

  人作为社会性的生物,生来就会认同自己所在的群体,这是天性,所以爱国是每个人的天性,民不以国家不是不爱国,而是官不以民为人,大家不得不以脚投票。

  所以林杨和王允文都想对干掉官僚主义,而且两个人的也想法是出奇一致,那就是依靠民主,不过王允文信奉的人民群众直接起来造反,而林杨却想着依靠法制。

  而对于官僚主义的载体,官员们,王允文想的是搞掉一批很有影响的人,比如开国元勋,来震慑一些基层的小官员们。

  这样的想法很正常,因为我们国家自古以来玩的就是这一套,即刑上极,赏下同。简单的来说,就是通过搞掉权力极大的人来震慑,教育其他人,而做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我们国家的军队条例对于惩罚也是如此,只是效果真的不大好,军队腐败已经是军队最大的威胁,而不是我们的敌人)。

  说到底这一套还是古代人治的理念,所以在另一个时空中,却惹来了绝大部分的开国元勋的反对,而在民间流传着主席与开国皇帝刘邦与朱元璋一样的想法,就是扶自己的儿子上位而大杀功臣的说法。

  结果不言而明,是失败的。官僚主义不但没有在华国消失,反而在全国更加蔓延开来,使得华国成了实际上的全球最坏最恶毒的权贵资本主义道路。民众——无论是有权有势的还是无权无势的,他们在最顶级的权贵面前犹如蚂蚁一般毫无抵抗的能力。

  而林杨想的却是严刑峻法对付那些违法乱纪的人,这样就被没人会说是林杨专门来搞人,是公报私仇,因为法律就在那里,不会引起全国元勋们的反对,毕竟他们也是人中的精英,知道法律不可轻触。(大多数人是有文化有道德有理想的人,只有一些比较个别的,人心是向善的,尤其是没有威胁到自己的时候)

  接着就是历史上很很成功的方式——杯酒释兵权,用金钱换取元勋们的权势。

  而实际上,某矮个伟人在改革开放后也是如此做的。

  在建国初期因为有着土匪武装以及GP残军,特务等等敌对势力,所以为了让各地能够快速反应,处置危机情况,所以在省与县之间临时设置了地区级。当地区级基本在偏远或者边防地区。

  在80年代,华军百万大裁军,实际上并没有裁掉那么多,相当一部分军队被调入新组建的武警部队,实际上武警部队也是现役部队,不过在国际上我们不承认。1984年组建的武警部队包括当时的一些乙等步兵师,黄金、水电、交通等等建设部队也并入武警。实际上后来的几次裁军,很多时候都是将军队成编制的并入武警,成为机动师,被裁掉的实际上是少数部队。

  这就减少了改革的阻力,另一方面就是将临时的在少数省份才有的地区级变成了常设的一级,这样也就能安置大量的退役的军官,尤其是师一级高级军官。

  这个思路非常简单,就是用行政权换军权。(有些效益好的大型国有企业,也接收了相当数量的军队转业军官,但主体,或者说有权有势的基本上都到好单位去了)

  随着某次众所周知的********,矮个伟人结束了华国干部终身制,为平民时代打开了一个宽阔的大门,但是这个大门,所耗费的资源也是无比巨大的。

  首先其配套的就是干部的退休问题,就有了后来饱受诟病的公务员免交社保基金的问题。同时全国的医疗资源向公务员,尤其是840万高级干部倾斜。我们国家每年政府公共医疗支出9000亿,高级干部占80%,也就是7200亿。

  而根据陕西神木县的免费医疗,一年政府补贴1。5亿,平均每人400元,乘以13。5亿,也不过6000亿就能实现全国的免费医疗。

  当时的国家总理在医疗改革时候说:那些老同志为我们这个国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所以我们必须要对他们的生活进行保障。

  不过,林杨知道,现在他所能做的,其实也是如此,只是自己因为南洋的战利品和来自美国的支持,让他有足够的金钱来“杯酒释兵权”,而不像那位前辈那样,在国家稳定与官僚主义之间痛苦的抉择。